龍舟的硝煙與血腥尚未在運河的波光中完全散去,帝都的朝堂之上,一場由暗流催生的風暴已轟然降臨!
金鑾殿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
女帝高踞禦座,鳳冠垂下的十二旒珠玉遮住了她大半麵容,隻餘下緊抿的、毫無血色的唇線,透出帝王的冰冷與一絲不易察覺的虛弱。
龍袍之下,她緊攥的掌心,殘留著醉生夢死散逼出體外的毒血帶來的粘膩感,以及…那個僭越之吻留下的、揮之不去的灼熱觸感。
“臣,禦史中丞張汝貞,泣血彈劾!”
一名身著猩紅官袍、麵容清臒的老臣出列,聲音悲憤激昂,如同杜鵑啼血,“皇商司司正蕭辰,禦前失儀,衝撞聖駕!龍舟驚變,陛下險遭不測,其護衛不力,罪責難逃!
更兼其恃寵生驕,於運河禦宴之上,竟…竟敢行逾矩僭越之舉!此等大逆不道,不嚴懲不足以正朝綱,謝天下!”
“臣附議!”
兵部侍郎王煥靖王黨羽)緊隨其後,聲音洪亮,“蕭辰雖有小功,然居功自傲,目無君上!龍舟傾覆,皆因其督造不力,機關失察!請陛下嚴懲,以儆效尤!”
“臣等附議!”
呼啦啦跪倒一片,多為靖王黨羽及被玉貴妃暗中籠絡的官員。
他們口中喊著“正朝綱”,目光卻閃爍著幸災樂禍與急於撇清關係的算計。
文武百官屏息垂首,目光在禦座與跪地的彈劾者之間遊移。
保皇派官員如戶部尚書等人,麵露憂色,欲言又止。
角落陰影裡,數名身著不起眼內侍服飾的赤鳳軍精銳,手按刀柄,眼神銳利如鷹,無聲地監視著朝堂動向。
靖王雖未親臨,其意誌卻通過黨羽張汝貞、王煥等人展現得淋漓儘致!
玉貴妃一身素雅宮裝,跪在禦階之下,未施粉黛,眼圈泛紅,更顯楚楚可憐。
她以絲帕掩麵,肩膀微微聳動,帶著哭腔的控訴字字誅心:“陛下…臣妾親眼所見!那蕭辰在龍舟傾覆之際,非但不思護駕,反而…反而趁機輕薄聖體!
此等狂悖之徒,留之必成國之大患!求陛下為臣妾…為皇家體統做主啊!”
她身後的心腹太監微微垂首,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陰冷笑意。
與此同時,宮外,數道命令已通過隱秘渠道發出:查封金鳳名下的江南絲綢莊;切斷通往蕭辰貶謫地“臨江縣”的漕運糧道;重金懸賞江湖殺手,目標——蕭辰項上人頭!
絕境!明槍暗箭,十麵埋伏!
三重絞殺:
1.朝堂傾軋:玉貴妃哭訴坐實“輕薄”罪名,禦史彈劾扣死“失職”“逾矩”,靖王黨羽群起攻之,形成滔天輿論壓力!
女帝重傷未愈,強行壓製恐引發更大動蕩。
2.勢力絞殺:皇商司權限被架空,金鳳商業網絡遭精準打擊,資金鏈瀕臨斷裂!
臨江縣地處邊陲,漕運一斷,物資匱乏,無異於死地!
3.生命威脅:貶謫之路千裡迢迢,江湖殺手環伺,赤鳳軍名為“護送”實為監視,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女帝的目光透過旒珠,冷冷掃過跪伏的群臣,最後落在玉貴妃那張梨花帶雨卻暗藏毒計的臉上。
她胸腔內氣血翻湧,毒素雖除,經脈卻如針紮般疼痛。
她知道,這是靖王的反撲,是玉貴妃的毒計,更是對她帝王權威的試探!
此刻若強保蕭辰,非但保不住,反而會坐實“寵信佞臣”之名,將蕭辰徹底置於火上烤!
更會暴露她重傷未愈的虛弱…
必須斷腕!
必須…以退為進!
女帝緩緩抬起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聲音帶著重傷後的沙啞,卻依舊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蕭卿…龍舟護駕,確有力所不逮之處。”
她刻意模糊了關鍵,“至於失儀…”她頓了頓,目光如冰錐刺向玉貴妃,“朕自有明斷。然禦史所奏,眾議洶洶,不懲不足以安眾心。”
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喉頭的腥甜,一字一句,如同冰冷的鐵錘砸下:
“著,革去蕭辰皇商司司正之職,褫奪所有恩賞,貶為…臨江縣,縣尉!即日啟程,不得延誤!
赤鳳軍…遣一隊精銳,‘護送’蕭縣尉赴任!無旨,不得擅離臨江!”
“陛下聖明——!”
張汝貞、王煥等人眼中閃過狂喜,叩首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