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光光的“六元及第”和“三鳳護駕”之後,現實的官場生涯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按大胤慣例,一甲三名直接授官,蕭辰作為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從六品。
聽起來清貴,實則是標準的“儲相”起點,也是……熬資曆、磨性子的地方。
翰林院坐落於皇城東南角,青磚灰瓦,古木參天,環境清幽雅致,與不遠處六部衙門的繁忙喧囂形成鮮明對比。
這裡仿佛自成一方天地,連空氣都彌漫著陳年墨香和書卷特有的微塵氣息。
蕭辰第一日點卯,便感受到了這裡微妙的氣氛。
同僚們多是往科的進士,資曆最淺的也比他早入翰林兩三年。
表麵客氣周到,一口一個“蕭修撰”,恭喜“六元及第”之聲不絕於耳,但那笑容背後,是難以掩飾的疏離、審視,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排擠。
一個不滿二十的毛頭小子,驟然登上文官體係的頂峰起點,打破了論資排輩的潛規則,自然會引來諸多不服與嫉妒。
更彆提他得罪了權勢滔天的靖王,在許多人看來,這狀元郎的前途,未必就如表麵那般光明。
果然,沒幾日,掌院學士靖王一派)便笑吟吟地給蕭辰安排了“重任”——整理翰林院後樓那座塵封已久、浩如煙海的前朝古籍檔案庫。
“蕭修撰年輕有為,精力充沛,正適合這等細致活計。”
掌院學士捋著胡須,語重心長,“此乃夯實根基、了解前朝典章製度的好機會,望你好生珍惜。”
話說得漂亮,實則誰都知道,那古籍庫多年無人係統整理,蛛網遍布,蟲蛀嚴重,不少竹簡、帛書、紙卷都已脆弱不堪,稍有不慎便會損毀。
工作量巨大且枯燥無比,乾好了是分內之事,乾不好或損壞了典籍,便是大過。
分明是想將他困在這故紙堆中,消磨其銳氣,隔絕於核心事務之外。
同僚們或同情,或幸災樂禍地看著蕭辰。
這幾乎等同於被“發配”了。
蕭辰卻麵色如常,甚至帶著一絲“欣然接受”的表情,拱手道:“下官領命,定當儘心竭力。”
他這副反應,反倒讓準備看他失落或憤怒的掌院學士有些意外,隻得乾笑兩聲:“如此甚好,甚好。”
於是,蕭辰的日常,便從風口浪尖,驟然變成了與故紙堆為伴。
每日點卯後,他便獨自一人進入那光線昏暗、充滿黴味的古籍庫。高高的書架直抵房梁,上麵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卷宗、典籍、檔案,許多都覆蓋著厚厚的灰塵。
庫內隻有一個小窗透光,空氣中漂浮著細小的塵埃,在光束中緩緩飛舞。
安靜得隻能聽到自己翻動書頁的沙沙聲,以及偶爾老鼠跑過的窸窣聲。環境堪稱艱苦。
但蕭辰樂得清靜。無人打擾,正合他意。
他隨手拿起一冊記錄前朝地方官吏考核的竹簡,看似在費力辨認上麵的蟲蛀和字跡,實則——
帝經快速檢索,啟動!信息提取,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