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的特旨和全權委托,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塊巨石。
蕭辰這個新鮮出爐的“軍工坊籌建特使”,持著禦賜金牌,第一站便來到了工部衙門。
工部,掌管天下百工營造、器械製作,向來是技術官僚的大本營,也充斥著各種盤根錯節的勢力和固有的傲慢。
蕭辰這個以文采揚名的狀元郎,突然空降來“協理”軍工事務,在許多人看來,無異於外行指導內行,簡直是胡鬨。
工部尚書倒是老成持重,表麵客氣,親自接待,但幾句寒暄後,便以“部務繁忙”為由,將蕭辰推給了分管軍器製作的右侍郎以及將作大匠等人。
右侍郎姓周,是個麵容古板、眼神裡帶著審視的中年人。
而將作大匠魯衡,更是工部有名的技術權威,頭發花白,脾氣火爆,一輩子跟鐵錘、圖紙打交道,最看不慣的就是誇誇其談的文人。
“蕭特使,久仰大名。”
周侍郎語氣平淡,聽不出喜怒,“不知特使對軍工製作,有何高見?需要下官如何配合?”
言語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敷衍。
魯衡更是直接,哼了一聲,甕聲甕氣道:“狀元公的文章,老夫是佩服的。
但這軍器製作,講究的是實打實的手藝和經驗,可不是紙上談兵就能成的。”
蕭辰仿佛沒聽出他們話裡的釘子,笑容和煦:“周侍郎,魯大匠,蕭某年輕,於實務確是生疏,今日前來,主要是觀摩學習,了解現行軍器製作的流程與規製。”
他態度謙和,倒讓周侍郎不好再明著刁難,便引著他前往工部下屬的將作間觀摩。
將作間內,熱火朝天。
工匠們赤著上身,汗流浹背,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不絕於耳。
空氣中彌漫著煤炭、金屬和汗水混合的氣味。
工匠們正在製作製式弩機,從鍛造弩臂、打磨齒輪、到組裝調試,各有分工,但看起來效率並不高,且成品規格似乎有些微差異。
蕭辰看得很仔細,不時詢問一些細節,比如鐵料來源、淬火工藝、零件互換性等等。
他的問題往往切中要害,讓陪同的魯衡都有些詫異,這狀元郎似乎並非對工匠之事一竅不通。
然而,當蕭辰看完整個流程,提出要推行“規製化製作”和“分工序協作”的新章程時,矛盾終於爆發了。
“規製化?分工序?”
魯衡眉頭擰成了疙瘩,聲音陡然提高,“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做的!每個老師傅帶著徒弟,從頭做到尾,才能保證弩機的靈性!
你這什麼規製化,豈不是要把活生生的手藝,變成死板的木頭疙瘩?”
周侍郎也皺眉道:“蕭特使,軍器製作,關乎將士性命,曆來謹慎。
貿然更改祖製,若出了岔子,誰也擔待不起啊。”
他身後幾個工部官員也紛紛附和,言語間多是質疑和反對。
更有一名姓王的員外郎,陰陽怪氣道:“蕭特使才華橫溢,殿試文章驚動陛下。
但這工匠賤業,實不必勞煩特使親自插手,免得……沾了煙火氣,有損清貴。”
這話就帶著明顯的挑釁和貶低了。場麵一時有些僵持。
不少工匠也停下手中的活計,偷偷望過來,眼神裡帶著好奇與不信任。
蕭辰知道,光靠嘴皮子是不可能說服這些老油條的。他需要展示實實在在的東西。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魯衡身上,忽然問道:“魯大匠,依您看,眼下製作的這弩機,可能保證每一把的力道、射程、精準度都完全一致?”
魯衡一愣,梗著脖子道:“大同小異!老師傅手下出來的,差不到哪裡去!”
“大同小異?”
蕭辰微微一笑,走到旁邊一個成品區,隨手拿起兩把剛剛製作完成、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製式弩機。
“那請魯大匠看看,這兩把弩,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