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間的驚呼,打斷了正和皇帝商討著出兵草原問題的眾人。
李世民望向殿外,本來黑乎乎不甚美觀的天幕此時竟出現了畫麵。
“此時神跡再次變化,莫不是告知我大唐,征伐頡利可汗一戰,必勝乎!”長孫無忌再次出口說道。
李世民果真聞言哈哈大笑,麵色驚喜,“善!”
“諸位臣工,隨朕前去看看神跡為大唐帶來了什麼祝福吧!”
說罷,李世民走在最前,身後跟著一眾臣工往天幕走去。
明朝。
洪武十三年的冬至,沒有下雪。
民間常說瑞雪兆豐年,今年的這個冬天格外的冷,也沒有雪花降下。
紫禁城裡也沒有去年冬至那麼熱鬨,宮人們行色匆匆,絲毫不敢耽誤手中的活計,生怕觸動了聖人,給自己惹來大禍,宮牆內到處都是冷鬱的氛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冬至日,這是漢家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清朝之前僅次於正日。
它不但象征著一年的終焉,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往往冬至時,皇帝便會率領臣子舉行祭天大典,向昊天上蒼禱告,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順便,給忙了一年的打工人放個冬至休沐假歇一天。
對於大明的官僚而言,冬至更是難得的法定假期。
在老朱手底下乾活,不止要隨時備好遺書棺槨,還要領低工資,還要無休。
剛剛在前朝領著三品以上的大臣祭完天地的朱元璋,步履匆匆,正要去後宮換身衣服。
大臣們還在謹身殿等皇帝賜宴,他也不能耽擱太久。
“重八,今天冬至了,就彆繃著那張臭臉了。”馬皇後溫和的眼神看著老朱被宮人換著衣服,她上前順了順領子。
“今天還臭著張臉,多不吉利?”
朱元璋冷哼一聲,“咱臭著臉還能因為啥?不都是前朝的那幫賊臣一個個忤逆君父!”
“胡惟庸這頭狼心狗肺的東西,咱看重他,重用他,他就這麼回報咱!”
“那群讀書人圍繞在胡惟庸身邊,誰眼裡還有咱?”
馬皇後不悅,“大臣是賊臣,那你這個皇帝不就成了賊人頭子?哪有這麼說自己臣子的?”
“嗬!就他們那幫人乾得事,足夠咱誅了九族了!”朱元璋吹鼻子瞪眼的,明顯不服,還要繼續和自己妹子說叨。
“好啦好啦。”馬皇後先是“嘖”了一聲,她瞪了眼小嘴巴哆嗦個不停的朱元璋,溫聲說道:“該殺的都殺了,今年都要過去了,不說那麼多了。”
“標兒還在前朝等著咱倆呢。”
老朱哼哼唧唧的,還是聽話的收拾下心情。
這群狗娘養的讀書人,就是打心裡瞧不起咱這個泥腿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謹身殿上,太子朱標率領著一眾皇子和大臣,對著上座的朱元璋帝後恭敬的跪道。
“都起來吧!”朱元璋道:“今個喜慶,沒那麼多規矩了。”
殿內眾臣紛紛起身謝恩。
就在這時,殿外一聲轟鳴響過,無數道金光乍現。
“出什麼事兒了?”
突然的悶響聲,讓殿內的群臣一時間議論紛紛。
太子朱標眼神示意侍從出去查看情況。
朱元璋坐在上麵,眉頭直跳。
還真能是妹子說的,咱殺孽太重了,剛祭完天地,上蒼的警示就來了嗎?
不可能,咱行事光明磊落,賊老天除非瞎了眼才會懲戒咱洪武朝。
“陛下!好事!好事啊!”出去的禁衛很快折返回來。
“之前出現的神跡上麵有變化了?”
神跡,數月前忽然出現在奉天殿廣場上的一道巨大的黑幕,起初伴隨著五彩霞光降臨。
霞光散去,眾人發現那真的隻是一塊黑乎乎的幕布,懸在天中,也沒個動靜。
恰此時,胡惟庸案爆發,有人私下傳言,這是上天給大明朝的警示,那黑幕上麵全是不甘瞑目為民請命的清官。
散出謠言的人很快被內衛帶走,順帶著又是一連串的株連案。
朱元璋自然對此不屑,胡惟庸身邊都是些什麼貨色,自己斷然不會殺錯。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直到今日,沉寂許久的天幕終於有了變化。
“去看看!”
老朱拉起身旁的馬皇後,往奉天殿的位置徑直走去。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