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炎漢方才立國,就被告知亡國消息了?”
劉備黑人問號臉,蹙著眉說道。
孔明也沒搭話,隻是自顧說道:“嶽飛能畢十年之功做到光複中原,如此勝利如此戰功放在我大漢足以異姓封王。”
頓了下,他又垂歎道:“恐怕經此之後,宋軍再想收複舊地難矣!”
班師回朝,得勝之軍士氣受挫,銳氣儘失,大好的局勢被主動喪儘,很難再獲取了。
機不再失,沒有把握好的,敵人也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況且,經此一遭,孔明認為中原人心必定大失,可能淪陷區的百姓,縱然會依舊反抗胡虜侵略,但他們心中就沒有大宋的王庭了。
簡雍笑道:“這嶽飛元帥,倒是自幼學習咱們的丞相啊!”
嶽飛喜讀春秋,榜樣是諸葛亮,這種信息對於季漢的眾人而言無疑是一種激勵。
劉備歎息完自己的大漢,扭頭對著孔明垂詢道:“丞相,北伐要失敗啊!”
諸葛亮搖著羽扇,淡淡開口道:“陛下,複興炎漢本就是逆天之舉,若是因為怕了或者提前知道了結局就不去乾了,那炎漢就不會是炎漢了。”
劉備聽到這話,心中的才有了底,隨後看向天幕,慨然說道:“若是能與這嶽飛元帥一起共事,倒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唐朝
李世民看著嶽飛的一生自述很難受,這樣一位農家子弟,沒有選擇苟且的人生,而是去救天下!
若是他沒有成功就另說,可他明明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受到君父的乾預。
那趙宋的皇帝是人類嗎?
這天下本該趙宋的皇室去救,本該士大夫去救,本該享受國家恩養的貴族們去救。
可偏偏是一個農家子挺身而出了,在母親處於淪陷區的情況下依然堅持送孩子參軍報國,光複中原。
三次從軍,四次北伐,一生曆轉二十餘年,落得個淒慘下場。
何其可歎!何其可惜!
“英雄豪傑不過嶽飛嶽鵬舉是也!”李世民慨然。
“魏武曾說老驥伏櫪者,壯士也。”
“宋人無數的仁人誌士,為了救天下,殞死於北伐救國之途,彩!”
至於說宋人皇帝和朝廷那群昏邪之輩,李世民心裡懶得說了,無非又是一個楊廣之類的罷了。
隨後,李世民道完了心中感歎,看向自己的群臣,正氣道:“朕要在長安城外修一座大碑,紀念這群救天下的宋人。”
“更為紀念壯誌難酬的嶽飛!”
宋朝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嶽飛的一首詞壓兩宋,其中包含的慷慨悲壯的家國之情、英雄豪氣,壓得宋朝不知多少,隻知道吟風弄雪的騷客無法提筆。
更讓各時空的宋廷文武無法直視,那道在天幕裡熠熠生輝,注定要永遠名垂華夏青史的嶽飛。
此等人物,不是生來的英雄,是在時勢中鑄就的英雄。
張懷民看完不禁讚歎:“這人寫的詞就是好,一詞壓兩宋,嘿嘿,比蘇軾寫得好!”
蘇軾擰眉,扭頭看了一眼張懷民:“比我好,反正也比你好!”
“我本來寫得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