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北宋無名將,南宋無名臣,三百年的兩宋文武不堪挑?趙宋千古一人」
秦朝
“能出嶽飛這樣的英雄,宋朝同樣的英雄豪傑必不可少。”
嬴政自信的說道:“宋朝這樣的朝代都能三百年,我大秦錚錚傲骨,開創大一統時代,少說也得八九百年吧!”
末了,嬴政想了想,又加上了一句,“最起碼和邦周一樣。”
「臨危受命,書生掌兵,文武全才
千古名相,千古一人——
屬於南宋的謝安——虞允文」
“謝安一樣的人?”李世民眼中飽含深意,魏晉的風流人物留下的故事不少,大唐的世家很多人都是他們的粉絲。
“虞允文像謝安的不知道哪一方麵?”李世民嘀咕道。
是文?是武?是滔天的戰功?是高貴的門第?還是位極人臣的榮耀?
「虞允文,唐朝政治家、書法家、貞觀名臣虞世南後裔」
甘露殿
貞觀眾人的視線紛紛落在了虞世南身上,你這老小子平時就愛寫寫字,沒想到這麼會教子孫,後代出了個千古一相!
李世民看著有些慌亂的虞世南,從竇建德敗亡後便跟著他的老人,笑道:“伯施倒是出了個好子孫啊!”
尉遲恭大咧咧的招呼道:“永興公,家傳有何絕學啊?傳授傳授俺唄?”
他朝著虞世南擠眉弄眼,湊得熱乎,“俺也想自己的子弟,將來也多有出息,能一直出仕大唐建功立業啊!”
尉遲敬德的一番打諢,倒是讓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大學士少了些許慌亂。
看著眾人打量過來的欽佩目光,虞世南心底也升起一股豪氣,來自子孫給的底氣。
他朝著眾人一一拱手,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宋朝時候的事,我這個老祖宗隔著代也不知道他父母怎麼教育的孩子啊!”
話是這樣說的,可虞世南的嘴角揚的卻很高。
「由於奸臣秦檜弄權,蜀地出身的士子不得為官,虞允文也在其中。
直到秦檜死去,為了平衡朝中勢力,蜀地的黨錮才得以解除。」
一言既出,北宋各時空的蜀地士子皆麵帶憤怒。
“秦檜是何人?奸臣弄權,難道朝中的清貴就沒人敢反對嗎?”
“奸臣弄權,這是黨錮啊!”
張懷民愣了一下,憤怒過後,又賤笑著衝著好友說道:“子瞻啊,你好像就是蜀地人士吧?”
蘇軾向來不慣著這種,牛脾氣上來,對著天幕上的秦檜破口大罵:“你不要給我哇哇叫!”
“你個哈麻批的秦檜!”
「紹興三十一年,金帝完顏亮統率金軍主力越過淮河,進迫長江。
意圖一舉滅宋。
所以他號稱六十萬大軍兵分三路。
自己獨帶一路,號稱四十萬,其中能戰之士十餘萬。
就在兩淮前線崩潰,金軍勢如破竹度過淮河的時候
在采石城
虞允文本是朝廷派來的督師
卻團結了守城的將士,並組織禦敵
以一萬八的宋軍對抗十餘萬的金人
大勝之金軍
金軍無奈,隻得退而專攻其他防線
誰知道虞允文像狗皮膏藥一樣粘著他打
隨著虞允文的阻截,各路的宋軍也獲得了充足的喘息時間
最後多路宋軍一起進攻,逼退了金人來勢洶洶的大軍」
唐朝
“伯施,你這子孫可比謝安有本事的多了!”李世民看得眼睛發亮,衝著虞世南又說道:
“你家族中若還有這樣的弟子,可送來宮中與朕的皇兒一起讀書,朕親自調教於他,保證又是一個鎮國大將啊!”
虞世南一臉的苦笑,當讀書人不好去當什麼將軍啊。
不過,心底倒是盤算著,回家後讓族人多關注下,族中有沒有虞允文這樣值得培養的子弟。
雖然虞允文不知兵,但是他懂政治啊。
謝安淝水之戰雖然戰功滔天,但是水份也是極多的。
淝水之戰,本就是苻堅自大,像曹操當年赤壁一樣,被勝利蒙蔽了雙眼。
結果自食惡果。
短暫彙集的集團軍看似強大,其實人心尚未收複,就連國內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拿這樣的軍隊,去打誓死保衛家國的東晉,勝算何在?
杜如晦開口了,倒是接了虞世南想說的話。
“虞允文以一萬餘人,戰勝傾國而來的金人,說知兵懂武,並不為過。”
人家還真不是懂一點皮毛,金國雖然內部也有著各種的問題,但人家是一個建國許久,曾有鯨吞天下實力的大國,遠非苻堅的前秦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