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好漢子!殺身報仁,仗義死節,實乃漢室之忠臣,興國之良將。”關羽眼睛也不眨的看著武將廊上的塑像,隨即遙遙的拱了拱手,隻為拜忠漢之魂。
......
天幕上畫麵持續閃過每一位將軍的塑像,將他們的生平儘量展示而出。
“將軍向寵:丞相點名人物,夷陵之戰中為劉備保留了生機,於鎮壓南蠻起義時戰死。”
“張南——戰死夷陵,號義無雙,與馮習並流芳。”
“馮習——戰死夷陵,號忠無二,與張南垂青史。”
“馬忠:雖為武將,更像文臣,常留守成都主持大局,病逝。”
“季漢最好的見證者——廖化,五十歲亦隨薑維北伐,七十餘歲亦隨薑維受劍閣,隨後迫於劉禪詔令而降,被遷徙洛陽途中,不忍國亡而噴血病逝。
耳熟能詳的故事,薑維的名言嘛。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南郡季漢時期
“馮習馮休元,張南張文進!”劉備認出二人,名字脫口而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葛亮點了點頭,他對這二人也頗有印象。
赤壁之戰後,江東聲勢威隆,這倆人居然棄周瑜而過江投奔劉備,實屬難得。
龐統麵色忽然一沉:“向寵,這個人我認識,其叔父向朗與我相識,曾言族內有一侄子謙遜有禮,文武兼備且尚未加冠。”
“荊州義士何其多也!”糜竺歎然:“與我徐州義士一樣,忠勇無二。”
張飛忽然發現了眾人忽略的地方,“蠻人柔弱不堪,怎麼可能讓我漢室一良將戰死?莫非使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
趙雲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翼德將軍的腰圍,嗯......
怎麼說呢。
在你麵前,有不柔弱的人嗎?
不過,讓劉備鬆了一口氣的就是馬忠了。
最起碼馬忠的存在證明了他季漢還是有善終的人。
不至於要麼病逝,要麼戰死,要麼累倒在工位上......
“馬忠是潘璋的部將,此前我見過,沒想到他居然也投靠了我。”
張飛努了努嘴,想要開口,這一次關羽的眼刀沒有給他機會。
他隻得心底吐槽一句:前線還在作戰,廖化等將正在為國儘忠,成都的朝堂居然比前線將士還先投降!
阿鬥忒不爭氣了!
......
“傅肜傅僉父子皆武將,因避嫌而將父傅肜遷文臣廊。夷陵之戰時,傅肜主動為先主殿後,義戰不退,死前罵道: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自此,吳狗一詞成為了諸夏典故。
其子傅僉文武兼備,深受薑維寵愛,後力抗魏軍寧死不降,獻身於亡國前夕。”
......
啊?
眾人當場呆滯住了。
傅家父子的故事聽得他們人都有些恍惚。
一旁的關羽麵色沉重,狹長的丹鳳眼微眯著充斥殺氣,眼神極為駭人。
劉備人也麻了。
愣在原地半天沒有動靜。
公事堂中的眾人此時隻生起了一個念頭:滿門忠烈!
——
《三國誌·蜀書·鄧宗張楊傳第十五》:時又有義陽傅肜,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儘,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三國誌·蜀書·蔣費薑傳第十四》:鐘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彆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
《漢晉春秋》:蔣舒將出降,乃詭謂傅僉曰:“今賊至不擊而閉城自守,非良圖也。”僉曰:“受命保城,惟全為功,今違命出戰,若喪師負國,死無益矣。”
《漢晉春秋》是東晉時史學家習鑿齒撰寫的一部史書:記述三國史事,以蜀漢為正統;魏武雖複漢禪晉,被習鑿齒認為仍屬篡逆,此書紀年法理以晉承漢。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