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累的宣布完詔令後,群臣惶恐低下了頭,皇後心裡也在滴血,還懵在那裡無法回神。
長孫皇後無法接受自己養育教導了十幾年的兒子,居然是個逼死親舅舅的人。
群臣束手無策,勳貴唯唯諾諾。
偌大的甘露殿上竟然無一人敢出頭嗎?
長孫無忌根本不管這些,第一個站出來,上前就是大哭著撲倒在地,抱住了李世民的腿就嚎哭道:
“陛下啊!臣心懷大唐,絕無半分背棄您和江山的念想!”
“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謀反的。”
長孫無忌雖然一直在貞觀朝扮演著諂臣的角色,但眾人並不會覺得他就是個庸人。
對於他的這番自證的話,群臣也是心裡暗自點頭:自古以來都沒有長孫氏這麼穩的國戚,他是被奪舍了拎不清去造反?
證明完心意後,長孫無忌又接著哭道:“承乾這孩子我看著長大的,臣相信他不是這樣的人。”
“天幕上是高宗皇帝,而不是如今的貞觀太子李承乾,臣相信承乾定然是被壞人教唆的,他本意還是好的啊,陛下!”
“請陛下莫要怒火下令,毀了孩子啊!”
哎!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低頭看見長孫無忌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嚎,有點嫌棄。
但是大唐皇帝還是很能共情這個大舅哥的。
李承乾是他的親外甥,無論如何也要保。
況且天幕都說了,承乾登基後行事出格且荒唐,他這個舅舅作為輔政大臣的情況下,站在親情和君臣之禮上,都儘到了規勸的本分。
長孫無忌心情自然是傷神的,對外甥這般好,居然被背刺了。
而且,你想讓我下台你就說啊!
甚至羅織罪名也行啊!
可是你說我造反!!!
特麼的,我,長孫無忌,大唐趙國公,淩煙閣開國第一功,妹妹是皇後,舅舅也是國公,堂弟也是國公,皇帝是發小,外甥女是兒媳,外甥是皇嫡子,我吃飽了撐得去造反?
李世民蹬了蹬腿,將長孫無忌嫌棄的踹在了一旁。
哪曾想長孫氏涕泗橫流,不依不饒。
貞觀上將無奈,隻得伏身去攙扶起大舅哥,寬慰道:
“輔機,你知道的,我是最信任你的。”
皇帝這般親熱的話反而讓長孫無忌哭得更凶了,李世民見到長孫無忌的大喇子都流到了自己衣袖上,眼皮直跳,想要不動聲色的抽身,可是大舅哥真情流露起身後就死死的抱著皇帝的胳膊,根本抽不開。
李世民:......
“輔機之前說的對,是朕衝動了,朕收回之前的話,咱們繼續看天幕。”
“承乾這孩子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兒,其後必然有隱情的。”
得到了大皇帝的好話後,長孫無忌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隻是李世民回到了自己原位後,從皇後袖口裡不動聲色的抽出了一張絹帕,默默的在桌案下擦拭著......
魏征旁邊的李承乾早就瞪大了眼睛,他萬萬沒想到老舅居然這種情況下都能翻盤。
我的太子之位暫時保住了?
雖然老舅的手段有點丟人,但是李承乾依然發自內心的感激長孫無忌。
舅舅放心,這輩子孤定然不會在錯信任何一個壞女人了!
我李承乾,與壞女人不共戴天!
......
【追評:“主要他還是得罪了新皇後,然後就被誣告謀反全家流放了。”
追評1:“這得看史書上是怎麼蓋棺定論的,隻要史書上沒有說長孫無忌目無君上,僭越自大,那他就不是。
史書隻是說他沒有支持高宗廢後立小娘,所以就被懷恨在心,直到事後被誣告謀反,全家流放至死。”
追評2:“長孫無忌當時得罵自己瞎了眼,親外甥居然向著外人這麼對舅舅。”
追評3:“沒辦法,高宗太想證明自己了,他不想再被舅舅掌控去延續老爹的貞觀之治了,他想走自己的路,所以就和小娘一拍即合,把長孫無忌搞下台。
隻能說,父親的功績越大,做兒子的越有壓力。”
......
追評4:“真正的守成之君,最完美的二代就得看漢明帝,延續前政的基礎上自己開創新路,而不是一上台就急著推翻前人。”】
看到這裡,漢皇們倒是一個個都樂了。
說得多好啊!
那老李家就是做做樣子罷了,真正的善待功臣還是得看我老劉家!
漢桓帝時期
雒陽南宮裡,劉誌看著天幕裡後世人的拌嘴,默然無語。
世祖爺善待功臣,好啊!
給咱大漢留下了好名聲,激勵後生人為了功名而效力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