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宗也善待開國功臣,修建雲台閣供養二十八士,好啊!
勳貴家族世世代代輔佐老劉家,可美了!
連著好幾代明君名臣名將呢!
可是......劉誌內心在瘋狂咆哮:
有沒有一種可能?
興大漢者勳貴也,亡大漢者勳貴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些兼並土地,坐大的豪強們也是這群勳貴後代呢?
嗚嗚嗚......祖宗有了好名聲,而我隻能抓耳撓腮,動都不好動!
大唐
長孫無忌回到了位上後,就在心裡默默盤算著。
如今看到了天幕上的話,也在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大外甥被那個武後給趁病挾製了?
身體不好?
我關隴集團的好男兒怎麼能身體不好!?
承乾血脈裡還流淌著我長孫氏的血,鮮卑族的好男兒是頂天的漢子!
要不,找幾個師傅帶著承乾多學學武藝,練練身子?
“朕的後宮裡,好像沒有姓武的妃子吧?”李世民有些不確定,求助的看向身旁的皇後。
得了長孫皇後一個白眼後,搖了搖頭。
李世民這才放下心來,“也就是說,這個姓武的小......是後來才入宮的。”
皇後一直恪守著德行,從未對甘露殿裡眾人的朝政指點說過任何意見。
她更是不止一次提醒過這個兄長,彆插手朝政,甚至以曆代外戚家族來說教。
保住自己的富貴就好了。
長孫無忌後來當上了輔政大臣,這種情況她沒招,是李世民的決定。
可是看到長孫無忌做出了獨攬朝政的行為......
此時的她看到這裡實在是難以忍耐,輕聲道:“兄長,孩子大了難免有些自己的想法。”
“妹妹認為,縱然是生在富貴人家,也該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主,而不是一直的約束他們,更何況是我們這樣的人家呢?”
長孫無忌低頭拱手,道:“娘娘說的對!”
......
【“鬨麻了!分明是李世民臨終前囑托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我仁孝的兒子兒媳以後就交給你們了。
所以得知高宗想法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第一時間跳出來堅決反對!
結果就是,仁孝的兒子把兒媳給廢了,立了個小娘為後。
武後因此一直懷恨在心,先搞長孫無忌,最後搞褚遂良。
本來要先搞褚遂良的,但是人家行事太正了,不愧是天可汗嚴選托孤大臣,隻能先搞把她整得最狼狽的長孫了。
但凡長孫無忌像田蚡、霍光等一樣,死得都不冤,可問題是人家沒有。
所以後來就有很多人對長孫無忌打抱不平,說他當初不該為了甥舅之情扶持高宗上位的。”
追評:“隻能說,明哲保身還得是李??啊!三位輔政大臣,隻有他來了一句這是陛下的家事。最後就他被善終了,另外兩個全都遭了武後的毒手。”
......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家族,好像在高宗時期被抄家很多?房氏、杜氏、李靖、侯氏......還有太宗中後期的一些名臣家族......”
追評1:“房遺愛是個龜男,老婆高陽公主跟和尚搞在了一起,還要幫著老婆去造反,鬨麻了!”
追評2:“不是吧?我記得怎麼說高陽與辯機和尚有染,然後唐太宗暴怒,杖殺公主府數十位婢女,自此高陽失去了寵愛,但是否真的私通不是一直存疑嗎?”
追評3:“難洗清,反正可以確認的是長孫皇後在貞觀十年病逝,之後成年的子女都挺能作妖的。
不過,高陽在房玄齡死後貪圖房遺直繼承的爵位和家產,慫恿房遺愛跟著自己謀反是實錘的。”
追評4:“太宗的公主還算好,高宗的公主才是最作妖的,差點當上皇太女了。”
追評5:“高陽公主私通案一直在存疑,唐代典籍並沒有說私通,並且在《舊唐書》中,也未曾提及高陽公主與辯機私通,最早的記載是歐陽修在《新唐書》裡聽民間野史寫上去的。
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噴新唐書嗎?
因為宋朝聽風是雨,啥都往裡麵加。”
追評6:“其實高陽公主謀反案也有謎團......總之唯一一條可以確定的是,李世民不會教育子女。
貞觀十年後成年的皇子皇女,都很會玩,這是真的。”
追評7:“太宗公主都很有名的好吧?穿越者最愛的集美貌與才華的長樂公主,戀愛文主角晉陽公主,長安城一霸、小太妹高陽公主。”】
貞觀年間,天色很好。
然而,群臣們的心情並不美麗。
甘露殿裡的眾人:非要把話全都說絕了,你們才肯善罷甘休嗎?!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