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燧石與鋼片撞擊的瞬間,一蓬密集、耀眼、帶著淡藍色尾跡的火星,如同微型煙花般驟然迸發!數量之多,亮度之高,遠超尋常打火鐮的火星!這些熾熱的火花大部分向下濺射,落入下方方正化早已準備好的、鋪著薄薄一層引火藥的石板上。
“噗嗤!”
幾乎是火星落下的同時,那層引火藥猛地爆燃起來,騰起一團橘黃色的小火球!雖然轉瞬即逝,但那迅猛的燃燒速度,清晰可見!
“嘶——!”院子裡響起一片整齊的倒抽冷氣聲!
所有工匠,包括宋應星,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剛才那是什麼?那麼多火星?那麼亮的火星?引火藥燒得那麼快?這…這可比火繩慢慢杵進去快了十倍不止!而且,這還是在露天,有微風的情況下!
那質疑的老匠人更是激動得胡子亂顫,撲到石板前,不顧燙手就去摸那燃燒後留下的黑色痕跡,嘴裡喃喃道:“神了…神了!真能點著!還這麼快!王爺…王爺真乃神人也!”
朱由檢放下燧石和鋼片,拍了拍手上的灰,微笑道:“諸位現在信了?此非虛妄,乃物理之道!隻要燧石夠硬、棱角分明;擊砧夠硬、角度精準;引火藥夠純、夠敏…這燧發點火,可靠無比!且不受風雨影響,無需明火,扣動扳機即發,射速遠超火繩槍!”
他再次指向木板上的燧發機結構圖:“此機括,便是將方才演示之力與火,通過精密的杠杆、彈簧整合於槍身之內!其難點,在於彈簧之力需足夠強勁且持久;燧石夾需穩固可靠,每次撞擊角度一致;擊砧需耐磨,長久使用不變形;聯動機構需靈活順暢,開蓋、撞擊、點火一氣嗬成!”
朱由檢的目光掃過一眾還沉浸在震撼中的工匠,最後落在眼神發亮、躍躍欲試的宋應星身上:“宋先生,車床既已初成,精車銃管、打造槍身托柄之事,便交予工坊其他匠人。先生之能,當用於攻堅克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指向燧發機圖紙的核心部分:“這燧發機括,結構精巧,對材料、加工、裝配要求極高,非先生親自主持不可!所需之強韌彈簧鋼、耐磨擊砧鋼、精密小件…正可讓我們的‘木鐵一代’車床小試牛刀!在打造這燧發銃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加工能力最好的磨礪與提升!”
宋應星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頭頂,對著圖紙深深一揖,聲音洪亮:“王爺放心!宋某必竭儘全力,啃下這塊硬骨頭!此燧發之器,實乃火器之革命!若成,我大明將士,將無懼風雨晝夜,持此利器,破虜殺敵,易如反掌!”
“好!”朱由檢撫掌,隨即又補充道,“此外,此銃若成,其彈丸射出,旋轉飛行,則更穩更準。如何讓彈丸旋轉?”他拿起一根圓頭鉛彈,在尾部比劃了一下,“可在銃管內壁,刻上螺旋凹槽膛線)!彈丸略大於銃管口徑,發射時受火藥推力,嵌入凹槽,被迫旋轉而出!此乃後話,待燧發機成熟,再行研究。先生可先記下。”
膛線?旋轉?宋應星雖然一時無法完全理解旋轉與精準的關係,但他對王爺的話已深信不疑,立刻鄭重記下。
接下來的日子,西山工坊如同上緊了發條。精車銃管的工作在車床的“滋啦”聲中穩步推進。而工坊深處另一個更安靜的院落,則成了宋應星和幾位頂尖巧匠的“燧發攻堅”實驗室。
強力的彈簧成了第一個攔路虎。要反複經受高速撞擊壓縮,又要保持彈性不疲軟,對鋼料的韌性和熱處理要求極高。宋應星帶著人,守著滲碳爐和油淬槽,反複試驗不同含碳量的鋼片,記錄著每一次淬火後的硬度和韌性表現。廢掉的彈簧鋼片很快堆了一小筐。
燧石夾和擊砧的耐磨性也讓人頭疼。普通的淬火鋼,撞擊幾百次後,燧石夾的夾口就變形鬆動,擊砧表麵也坑坑窪窪,火星產量急劇下降。宋應星不得不嘗試不同的鋼材配方雖然缺乏鎢鉻等元素,但嘗試加入少量錫、銅),優化淬火工藝,甚至開始研究如何對擊砧表麵進行更精細的表麵硬化處理。
精密小零件的加工更是對“木鐵一代”車床的極限挑戰。那些細小的杠杆、軸銷、卡榫,需要極高的尺寸精度和光潔度才能保證動作順滑。車床的晃動和精度不足被無限放大,工匠們幾乎是用放大鏡在操作,用最細的銼刀和油石一點點手工修磨,廢品率居高不下。
宋應星幾乎住在了工坊裡,頭發亂糟糟地沾著油灰,雙眼熬得通紅,嘴裡經常念念有詞,不是“彈簧力不夠”,就是“擊砧又打凹了”。他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每一次失敗的參數和改進方向。
朱由檢偶爾會過來,帶來一些關鍵性的建議,比如彈簧的纏繞方式和熱處理後的回火溫度控製,或者擊砧撞擊麵的最佳弧度設計圖。更多時候,他隻是默默看著,提供充足的物資支持,讓宋應星和工匠們在不斷的試錯中前進。
這天傍晚,夕陽的餘暉給工坊鍍上一層金色。宋應星蹲在院子裡,對著一個剛剛組裝好的燧發機括原型,眉頭擰成了疙瘩。他手裡拿著一小塊燧石,小心翼翼地裝進燧石夾,然後用力扣動了扳機試驗杆。
“哢噠!”燧石夾帶著燧石猛地向前撞擊在擊砧上!
“嚓!”一蓬火星濺起。
然而,下方的引藥池蓋子雖然被聯動頂開了,但那些火星大部分四散飛濺,隻有零星幾點落入池中引火藥上。引火藥“噗”地冒了一小股青煙,微弱地閃了一下,就熄滅了。
又啞火了!
“哎喲!”宋應星懊惱地一拍大腿,結果忘了手裡還拿著燧石,棱角硌得他齜牙咧嘴。
“噗嗤…”旁邊傳來一聲壓抑不住的輕笑。
宋應星一抬頭,隻見朱由檢不知何時站在了旁邊,方正化手裡還提著一個食盒。
“王爺!”宋應星連忙起身行禮,臉上帶著沮喪和尷尬,“讓您見笑了…這火星濺落還是不穩,十次能成功點燃三四次就算不錯了…這可靠性,還不如火繩呢!”
朱由檢沒說話,走到那燧發機旁,仔細看了看撞擊點和引藥池的位置。他拿起燧石夾,調整了一下燧石突出夾口的角度,又用小銼刀在擊砧撞擊麵的下方邊緣,極其輕微地銼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向內的小凹槽。
“試試。”朱由檢將燧石夾裝好,示意宋應星再來一次。
宋應星將信將疑,再次扣動扳機。
“哢噠!嚓——!”
這一次,撞擊產生的火星,大部分被那個細微的小凹槽“兜”了一下,如同被無形的漏鬥引導,形成一道更集中、更向下的火星流,精準地潑灑進敞開的引藥池中!
“噗——轟!”
一小團橘黃色的火焰瞬間在引藥池中爆燃!成功了!
“這…這…”宋應星看著那迅速熄滅的小火苗,又看看擊砧上那個幾乎看不見的小改動,目瞪口呆,“王爺…您這…神來之筆啊!這凹槽…竟有引導彙聚火星之妙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點小技巧罷了。”朱由檢笑了笑,從方正化打開的食盒裡拿出兩個還冒著熱氣的烤紅薯,“先生和諸位師傅辛苦,先墊墊肚子。燧發之路,道阻且長,然方向已明,曙光在前。今日解決火星濺射,明日攻克彈簧疲軟,後日優化聯動機構…吾等,有的是時間,也有的是耐心!隻要這火星不滅,”他指了指引藥池裡殘留的黑色痕跡,又指了指自己腦袋,“吾等心中之火不滅,此新式火銃,必成!”
宋應星接過滾燙的紅薯,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暖意,看著王爺平靜中蘊含著無比信心的眼神,再看看那成功了一次的燧發機原型,連日來的疲憊和沮喪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更堅定的鬥誌。
“王爺說的是!”他狠狠咬了一口香甜的紅薯,燙得直哈氣,卻目光灼灼,“火星不滅,心火不滅!這燧發銃,宋某造定了!”
就在這充滿希望與鬥誌的時刻,院門口傳來一陣急促卻刻意放輕的腳步聲。李若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臉色凝重,快步走到朱由檢身邊,附耳低語了幾句。
朱由檢臉上的笑容瞬間斂去,眼神變得銳利如冰。他聽完,隻是微微點了點頭,對宋應星道:“先生且忙,工坊之事,全權托付於你。”說完,便帶著方正化和李若璉,迅速離開了院子。
宋應星拿著啃了一半的乾餅,看著王爺匆匆離去的背影,又想起李若璉那凝重的神色,心頭莫名地籠上了一層陰影。朝堂之上,怕是又起了風波?那魏閹…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