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和其他工匠聽得一愣一愣的。好像…是怎麼個理兒?殿下這麼一解釋,那玄乎的話好像也沒那麼難懂了?
朱由檢又翻到講滑輪組那頁:“還有這個!‘天機連環,環環相扣,力分而勢不減’!王大叔,你想想咱們吊裝大炮筒子用的那套滑輪組!是不是幾個小輪子一轉,幾個人就能拉起老重的東西?那輪子是不是一環扣一環?力氣是不是分到幾個人身上了,但拉起的東西分量一點沒減?這不就是‘力分而勢不減’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三眼睛一亮:“嘿!還真是!殿下您這麼一說,俺就明白了!原來古人都知道用滑輪組省力啊!還起了個這麼…這麼有學問的名字!‘天機連環’!嘖嘖,聽著就帶勁!”
朱由檢趁熱打鐵,翻到火藥配方那頁,指著那段“觀星象,察地氣”的警告,小臉一板,嚴肅地說:“至於這個!李大叔!你可要記住了!古聖先賢說了,火藥這東西,威力巨大,跟老天爺借火一樣!配比一定要準!不能亂來!亂來真的會遭天譴的!你看咱們工坊每次配火藥,是不是都要稱得準準的?一絲一毫都不能差?這就是在‘循天地至理’!懂不懂?”
李老蔫被唬得連連點頭:“懂!懂!殿下說得對!這火藥可不是鬨著玩的!必須準!必須準!怪不得每次配藥前,宋先生都要讓我們淨手焚香…呃,雖然沒真焚香,但意思到了!意思到了!”他自動腦補了儀式感。
宋應星在一旁聽得嘴角直抽抽,內心瘋狂吐槽:殿下!您這忽悠人的本事真是…爐火純青!睜眼說瞎話都不帶臉紅的!還淨手焚香?我什麼時候讓他們乾過這個?!
但他看著牛二、王三、李老蔫等人恍然大悟、對那本“古籍”瞬間肅然起敬的表情,再看看朱由檢那張寫滿“真誠”的小臉,隻能默默地把吐槽咽回肚子裡。算了…效果達到了就行…節操什麼的…暫時先放放吧…
朱由檢成功“點化”了幾位工匠頭目,心滿意足地背著小手,在工坊裡溜達起來。他走到新搭建的硫酸製備點附近,一股更濃烈的刺鼻酸味撲麵而來。
“方伴伴,”朱由檢捏著小鼻子,甕聲甕氣地問,“這‘綠礬油’硫酸的古稱)的味兒,是不是有點太衝了?隔著二裡地都能聞見!這要是讓外人聞到了,還以為咱們王府在煮什麼千年老陳醋呢!”
方正化麵不改色地回道:“回殿下,按宋先生的方子,蒸綠礬取油,此味…難以避免。已命人用艾草熏香遮掩。”
“遮掩?”朱由檢小眉頭一挑,看著不遠處幾個被酸霧嗆得直咳嗽、眼淚汪汪的工匠,“這能遮掩得住嗎?再說了,天天聞這味兒,工匠們的肺還要不要了?本王還指望他們多乾幾年活呢!”
他踱著步子,小腦袋瓜飛快轉動,忽然眼睛一亮:“有了!方伴伴,你去找幾個大點的陶罐,裡麵裝上生石灰!不不不,生石灰味兒也衝…裝堿麵!對!就是咱們蒸饅頭用的那種堿麵!把這‘綠礬油’的罐子,放到裝滿堿麵的大罐子裡!堿麵能吸這酸氣!這叫…酸堿中和!懂不懂?保管味兒小多了!還能防著點酸氣腐蝕東西!”
方正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了然,躬身應道:“是。殿下此法甚妙,老奴即刻去辦。”他心中暗歎:殿下這“古籍”還沒捂熱乎呢,就用上裡麵的“酸堿相克”之理了?這活學活用的速度…
“還有!”朱由檢又想起什麼,指著遠處正在水力驅動下“哐當哐當”砸著鐵胚的衝錘,“那動靜!跟打雷似的!跟宋先生說,給那衝錘底座下麵墊幾層厚牛皮!再澆上點桐油!減震!降噪!彆整天搞得跟要拆房子似的!本王耳朵都要被震聾了!”
“是。”方正化再次應下。
朱由檢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背著小手,像個小大人似的繼續巡視他的“工業帝國”。所到之處,工匠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恭敬行禮,眼神裡充滿了敬畏——不僅是對他身份的敬畏,更是對他隨口就能解決“酸味”、“噪音”這些老大難問題的“智慧”的敬畏!殿下果然是天縱奇才!連古書裡記載的“酸堿相克”、“以柔克剛”的道理都能隨手拈來,運用得如此精妙!
宋應星跟在後麵,看著朱由檢指點江山,再看看工匠們心悅誠服的表情,再看看自己懷裡那本被改得麵目全非的《格物基礎》,心情複雜得像打翻了五味瓶。他默默地從袖中掏出一個小本子和炭筆,趁著沒人注意,飛快地記下朱由檢剛才說的“堿麵吸酸氣”、“牛皮減震降噪”等“實用小妙招”。嗯…雖然原理殿下都懂,但具體操作細節,還是得靠他們這些工匠去摸索落實…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格物致知”吧?宋應星努力說服自己。
幾天後,徐光啟府邸。
書房內,燭火通明。徐光啟正伏案疾書,翻譯著一本拉丁文的數學著作。他眉頭緊鎖,顯然遇到了難題。
管家輕手輕腳地進來,呈上一個錦盒:“老爺,信王府派人送來的,說是宋應星先生新近整理的一部古籍抄本,請您斧正。”
“哦?宋應星?”徐光啟放下筆,有些意外。宋應星他是知道的,一個醉心實學的舉人,在工部掛了個閒職,名聲不顯。信王殿下竟如此看重他?還讓他整理古籍?
他好奇地打開錦盒,裡麵是一本裝幀樸素的線裝書——《格物基礎卷一)》。
“格物基礎?”徐光啟輕聲念出書名,心中一動。他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段被朱由檢“魔改”過的開篇:“夫天地之氣,分陰陽,陽清而上浮為天,陰濁而下凝為地…陰陽交感,化生萬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光啟眉頭微皺,這開頭…頗有些道家玄學的味道。他耐著性子往下看。
看著看著,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眼神卻越來越亮!
“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非力大也,乃借天地之勢,臂長而力聚也…”杠杆原理)
“天機連環,環環相扣,力分而勢不減…”滑輪組)
“金鐵之性…需以地火煆之,去濁存精…”焦炭煉鐵除雜質)
“天火之引…其配比需觀星象,察地氣…”火藥配方警告)
雖然通篇充斥著“陰陽”、“天地”、“精微之氣”等玄奧詞彙,但徐光啟是何等人物?他浸淫西學多年,精通數學、物理、天文!他敏銳地從這些看似玄虛的文字背後,捕捉到了極其精辟、甚至超越時代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思想!
“妙!妙啊!”徐光啟忍不住拍案叫絕,激動得白胡子都在顫抖,“想不到!想不到我華夏先賢,竟有如此深奧的格物之學!竟早已洞悉杠杆、滑輪之力學精要!更知金鐵煆煉之秘法!雖言語古奧,隱於陰陽五行之說,然其理至真!其道至簡!實乃我輩之瑰寶!”
他如獲至寶,捧著這本《格物基礎》,在書房裡激動地踱步:“此書!此書當刊印天下!廣傳於世!讓我大明學子,皆知我華夏亦有此等格物至理!不必事事仰仗西學!”
他立刻回到書案前,鋪開信箋,提筆蘸墨,準備給信王殿下寫一封熱情洋溢的信,懇請殿下允許他出資刊印這部“曠世奇書”,並親自作序,將其發揚光大!
燭火搖曳,映照著徐光啟激動而興奮的臉龐。他渾然不知,這本被他視為華夏格物學瑰寶的“古籍”,其“原作者”此刻正在王府裡,一邊啃著蜜汁烤鴨腿,一邊發愁地嘀咕:
“哎呀,徐老頭要是真把這書印得滿天飛…萬一哪天露餡了,本王這‘物理皇帝’的臉,該往哪擱啊?”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