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崇禎字典》
天啟七年的春天,北京城迎來了一件稀奇事——信王府門口排起了長隊,而且排隊的不是求見的官員,也不是請願的百姓,而是一群七八歲的娃娃,個個手裡攥著幾文銅錢,眼巴巴地望著王府大門。
“排隊排隊!都彆擠!”一個小太監站在門口維持秩序,聲音尖細卻頗有威嚴,“識字的站左邊,不識字的站右邊!”
隊伍頓時亂成一團,大多孩子慌慌張張地往右邊跑,隻有零星幾個怯生生地站在左邊。
王府內,朱由檢正對著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發愁。
“宋先生,這《千字文》也太難了,能不能再簡化點?”他指著其中一行,“你看這個‘鶉’字,筆畫多得能當迷宮走,孩子們哪記得住?”
宋應星撓撓頭:“殿下,這已經是最基礎的啟蒙讀物了...”
“基礎?”朱由檢哭笑不得,“我這二十一世紀來的都覺得基礎,明朝的娃娃們不得哭暈在茅房?”
方正化在一旁插話:“殿下,其實老奴覺得,識字本就是件難事,哪能一蹴而就...”
“錯!”朱由檢一拍桌子,“識字不難,是你們教的方法不對!來,看我給你們變個魔術。”
他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下幾個字:“你們看,這是‘馬’,這是‘媽’,這是‘罵’。”三個字排在一起,形聲字的規律一目了然。
宋應星眼睛一亮:“殿下這是...要將漢字按偏旁部首歸類教學?”
“不止,”朱由檢又寫下一組字,“這是‘青’,這是‘清’、‘請’、‘情’...看出門道沒有?”
方正化眨巴著眼睛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哎呦!這些字讀音差不多啊!”
“聰明!”朱由檢笑道,“咱們編一本《崇禎字典》,就按形聲字分類,同偏旁的字放一起,同音的字放一起。再搞個拚音標注,保證娃娃們三個月就能讀報紙!”
宋應星激動得胡子直抖:“殿下大才!若是此法可行,天下寒門學子都有書讀了!”
說乾就乾。朱由檢當即召集王府裡所有識字的,連廚子賬房都沒放過,全部投入編撰工作。他自己更是親自上陣,把現代漢語拚音簡化成了一套“崇禎注音符號”。
幾天後,第一版《崇禎字典》終於出爐。朱由檢決定先在王府周邊的窮苦孩子中試點,這才有了王府門口排長隊的一幕。
“來來來,每人領一本,不要錢!”朱由檢站在門口,親自給孩子們發書,“回家好生學著,三天後我來考試,考得好的獎勵糖葫蘆!”
孩子們領到書,個個如獲至寶,歡天喜地地跑了。
然而朱由檢沒想到,這事很快就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日早朝,禮部侍郎周道登突然出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
“陛下!信王殿下近日推行所謂《崇禎字典》,將聖人之字任意簡化,敗壞文風,玷汙斯文,此乃斷我華夏文脈之舉啊!”
溫體仁立刻跟著附和:“周大人所言極是!漢字乃聖人所創,一筆一劃皆有深意,豈可隨意更改?信王此舉,實乃褻瀆先賢!”
朱由檢站在一旁,心裡直罵娘。這幫老頑固,正事不乾,咬文嚼字倒是一個頂倆。
天啟皇帝本來在打瞌睡,聽到“信王”二字才勉強睜開眼:“五弟,又有啥新鮮玩意兒了?”
朱由檢趕緊出列:“皇兄,臣弟隻是編了本識字課本,讓窮苦孩子也能讀書認字,並無更改漢字之意。”
“胡說!”周道登激動得胡子直抖,“臣親眼所見,書中將‘禮’簡寫成‘禮’,將‘義’簡寫成‘義’,這不是篡改是什麼?”
朱由檢心裡冷笑,麵上卻恭敬:“周大人,這些簡寫體民間早已有之,臣弟隻是將其整理收錄,方便教學而已。”
“民間俗體,豈登大雅之堂!”溫體仁義正詞嚴,“若人人都寫俗體,百年之後,誰還識得正體?聖賢經典何人能讀?”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大多官員都站在周道登一邊。畢竟讀書人是少數,誰也不想自己的識字優勢被平民百姓輕易超越。
徐光啟看不下去了,出列道:“陛下,老臣以為,信王殿下初衷是好的。如今我大明識字者不足十一,若能推廣簡易識字法,於國於民都是好事。”
周道登立刻反駁:“徐大人!文字乃國之根本,豈可因便利而損其精髓?今日簡化一字,明日簡化一詞,長此以往,聖賢之道誰人繼承?”
雙方爭論不休,天啟皇帝被吵得頭疼,最後擺擺手:“罷了罷了,五弟也是好心。這樣吧,你那什麼字典,隻在自家教教下人便是,莫要往外傳了。退朝!”
朱由檢憋著一肚子氣回到王府,卻發現門口又排起了長隊。這次不是孩子,而是一群大人,個個衣著樸素,一看就是平民百姓。
“信王殿下!求您行行好,教我們識字吧!”一個老漢帶頭跪下,後麵呼啦啦跪倒一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人家快請起,”朱由檢連忙扶起老漢,“這是為何?”
老漢抹著眼淚說:“小老兒的孫子前日領了殿下的書回家,才三天就能認一百多個字了!街坊鄰居看了都眼熱,求殿下也教教我們吧!”
朱由檢心中一動,問道:“您孫子現在何處?”
老漢朝人群裡喊了一聲,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怯生生地走出來,手裡緊緊攥著那本《崇禎字典》。
朱由檢隨手指了幾個字,男孩果然都認得了,雖然發音不準,但意思都說對了。
“天才啊!”朱由檢驚歎。三天認一百多字,這放在現代也是神童級彆了。
男孩卻搖搖頭:“殿下,不是俺聰明,是您的書編得好!同偏旁的字放一塊兒,記一個就能猜一片!”
圍觀的百姓紛紛附和:“是啊殿下!您就開個識字班吧!我們願意交學費!”
朱由檢心中暗喜,表麵卻為難:“不是本王不肯,是朝堂上諸位大人不同意啊...”
百姓們頓時炸了鍋:“那些官老爺自己識文斷字,就不許我們平民百姓識字了?”“憑什麼他們能讀書,我們就得當睜眼瞎?”
眼看群情激憤,朱由檢趕緊安撫:“諸位靜一靜!這樣吧,本王在王府後院開個夜校,每晚教一個時辰,你們願意來的就來,但切記保密,莫要聲張。”
百姓們歡呼雀躍,千恩萬謝地走了。
當晚,信王府後院燈火通明,朱由檢親自授課,來了足足兩百多人,連窗外都趴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