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新朝班底_在造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在造大明 > 第214章 新朝班底

第214章 新朝班底(1 / 1)

第兩百一十四章新朝班底一)

文華殿內,檀香的清幽幾乎要被紙張的陳舊墨香與一股新生的銳氣所壓倒。窗外天色已近黃昏,最後一縷金紅色的餘暉斜斜地潑灑進來,將殿內浮動微塵染得晶瑩,也照亮了紫檀木大案上堆積如山的卷宗與奏本。

朱由檢——此刻仍稱監國,但距離那九五至尊之位僅剩一步之遙——並未坐在那象征最高權力的禦座之上,而是隨意地搬了張梨花木椅,與英國公張維賢、以及剛剛被秘密引入宮中的徐光啟分坐案前。方正化如一尊沉默的石像,侍立在朱由檢身後陰影與光亮的交界處,目光低垂,氣息綿長,仿佛不存在,卻又將周遭一切細微動靜儘數掌握。

殿內再無第五人。肅清閹黨的血腥氣似乎還在北京城的街巷間隱隱飄蕩,但在這帝國的核心殿堂裡,一種更為緊迫、關乎未來的沉重博弈已然展開。

“……魏閹及其核心黨羽雖已掃除,然其流毒深遠,非一日可清。”朱由檢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但更多的是沉靜如水的堅定。他修長的手指輕輕點著案上一份名錄,那是李若璉與方正化連夜整理出的朝廷空缺要職清單,“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多少位置空懸,或由庸碌之輩、騎牆之徒暫代。國事蜩螗,如久病之軀,虛不受補,用藥猛了恐生變亂,緩了則貽誤生機。新朝伊始,這第一劑藥方,關乎國本,不得不慎。”

英國公張維賢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曆經數朝的風浪讓他此刻顯得異常沉穩。他微微頷首,目光掃過那份名錄,沉吟道:“監國所慮極是。眼下朝局初定,首重平穩。然平穩非固步自封,需得有砥柱中流、能任事之臣,方可推行新政,重振綱紀。老臣以為,內閣首輔之位,關乎政令通達,當擇一德高望重、能調和鼎鼐、且……與閹黨牽扯不深之人暫領,以安眾心。”他話語謹慎,提出了“暫領”二字,目光卻看向朱由檢,試探著這位年輕監國的真實意圖。

朱由檢聞言,唇角勾起一絲極淡的笑意,似窗外暮色般難以捉摸:“國公老成謀國。調和鼎鼐,安穩過渡,確為必要。”他話鋒輕輕一轉,如流水遇石,自然繞開,“然則,僅止於此嗎?”他的目光投向一直靜坐聆聽的徐光啟,“徐先生,您可知孤為何甘冒奇險,也要請方正化將您從滬上田園悄然接至這風暴中心的紫禁城?”

徐光啟一身半舊的道袍,清臒的麵容上刻滿了歲月的溝壑與學問的沉澱,一雙眼睛卻亮得驚人,毫無古稀老人的渾濁。他一路行來,目睹京城肅殺後的平靜,又聽了朱由檢方才一席話,心中早已波瀾起伏。此刻聞言,他拱手道:“老朽迂腐,然監國深夜密召,想必非隻為讓老朽在這文華殿中,靜觀落日餘暉。”他的語氣平和,卻自帶一股學者特有的耿直與力量。

“自然不是。”朱由檢的笑意加深了些,“孤欲請先生入閣。”

短短六字,輕如羽墜,卻重若雷霆,在這靜謐的殿中轟然回響。張維賢花白的眉毛猛地一揚,顯然極為意外。即便徐光啟素有清名且學貫中西,但在黨爭傾軋中屢起屢挫,早已邊緣多年,驟然直入內閣,這步子邁得未免太大、太疾!這絕非他預想中“暫領”首輔的合適人選。

朱由檢將兩人的反應儘收眼底,卻不待他們發言,便繼續道,語速平穩卻不容置疑:“非是尋常閣臣。孤欲請先生專司一事——統籌格物致知之學,督導農工百技之革新,主持修訂曆法,並……為大明培育精通算學、物理、實藝之新才。”

他頓了頓,目光灼灼,仿佛能點燃這殿內漸濃的暮色:“新政之基,不在空談道德文章,而在富國強兵。富國,需改良農具,推廣新種,興修水利,通達商貿;強兵,需精煉鋼鐵,改良火器,優化火藥,革新戰法。此間種種,哪一樣離得開先生所倡導之‘實學’?內閣之中,若無一人高擎實學火炬,縱有良策萬千,終將淪為紙上談兵,寸步難行!先生,您願否入此樊籠,為天下先,為大明劈開一條荊棘之路?”

一番話語,摒棄了所有朝堂上慣用的虛與委蛇,直指核心,將一項前所未有的、極具挑戰性的重任赤裸裸地呈現在徐光啟麵前。這不是讓他去和稀泥,而是讓他去當一把開山的利斧,一個播火的先鋒。

徐光啟怔住了。他那顆飽經滄桑、早已慣看秋月春風的心,此刻竟如擂鼓般劇烈跳動起來。他一生追求、屢遭排擠打壓的信念,竟從這位年輕的監國口中,以如此清晰、如此堅定、如此賦予重任的方式被道出!他仿佛看到自己翻譯的《幾何原本》、撰寫的《農政全書》不再是書房裡的孤芳自賞,而是即將化為田間地頭增產的糧食,化為工匠坊中精良的器械,化為軍中將士克敵的利刃。

一股難以言喻的熱流湧遍全身,老人家的眼眶竟微微有些濕潤。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起身,整理衣冠,然後向著朱由檢深深一揖,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沙啞,卻字字千鈞:“老臣……徐光啟,蒙監國不棄,授此重任!雖才疏學淺,然願效仿古之愚公,竭儘殘年之力,為大明實學興邦,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這不是對權力的承諾,而是對理想的獻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維賢目睹此景,心中震撼無以複加。他忽然明白了,眼前這位年輕監國的野心與格局,遠非“平穩過渡”四字所能涵蓋。他要的不是修補,而是重塑!徐光啟的入閣,本身就是一個無比強烈的信號——新朝的天,要變了!

朱由檢離座,親手扶起徐光啟:“得先生一諾,勝得十萬雄兵!”他轉而看向張維賢,“國公,徐閣老專司實學興革,此乃開創之舉,恐引清流非議。故而內閣仍需一位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穩得住場麵之人。孤意,起複孫承宗孫老先生,如何?”

張維賢聞言,眼中精光一閃。孫承宗資曆極老,曾任帝師,督師遼東頗有建樹,且剛直不阿,在朝野威望素著,正是“德高望重、能調和鼎鼐”的絕佳人選。更重要的是,孫承宗與徐光啟在重視邊防、務實任事方麵頗有共同語言,且皆與閹黨不睦。由他坐鎮內閣,既能安撫人心,又能為徐光啟的“離經叛道”提供一層保護,確實是最佳選擇。

“監國聖明!”張維賢這次是真心實意地讚歎,“孫高陽孫承宗)老成持重,胸有韜略,確是首相之不二人選!若他能出山,朝局定矣!”

“孤已命人星夜前往高陽傳旨征召。”朱由檢點點頭,一切儘在掌握,“此外,都察院左都禦史一職,至關重要。新政推行,必觸利益,貪腐蠹蟲,需有利刃剜除。孤意屬李邦華。此人清正剛直,素有‘鐵麵’之稱,整頓吏治,非他不可。”

“李邦華確為佳選。”張維賢表示讚同,“其風骨卓然,足以震懾宵小。”

“刑部喬允升,老成練達,熟悉刑名,可留任尚書,協同李邦華清理積案,重振法司綱紀。”朱由檢繼續道,手指在名錄上緩緩移動,“至於戶部……國庫空虛至此,非大魄力、大智慧者不能為。然急切間難覓桑弘羊、劉晏之才。暫由原侍郎……他報出一個名字,乃曆史上有名的實乾派)署理,待日後考察,再行定奪。兵部之事,待孫先生到京,再與袁可立老尚書等詳議,眼下由王在晉暫領,穩住局麵即可。”

他語速不快,但每一個名字的提出,都顯然經過深思熟慮,權衡了各方利弊,既考慮了當下的穩定性,又為未來的改革埋下了伏筆。一張新朝核心班底的雛形圖,就在這夕陽餘暉下的文華殿內,被他清晰地勾勒出來。

張維賢越聽越是心驚,越是佩服。這位年輕的監國,對朝臣的了解程度、對職位關鍵性的判斷、以及這種平衡與前瞻的眼光,哪裡像是一個深居宮中、年僅十七歲的藩王?簡直如同一位已在皇位上運籌帷幄了十年的成熟帝王!

“監國思慮周詳,老臣歎服。”張維賢由衷說道,“如此安排,穩妥而不失進取,新舊並用,實乃眼下最佳之策。”他頓了頓,補充道,“隻是……如此多老臣起複,恐需時日。在此期間,朝政運轉……”

“故此,孤需要國公鼎力相助。”朱由檢看向張維賢,目光誠懇而凝重,“勳貴集團,與國同休。值此鼎革之際,孤希望以國公為首,諸位勳臣能暫棄些許清閒,多擔些責任。五軍都督府、京營、乃至城中巡防,仍需仰仗諸位穩定軍心,確保新政推行期間,京畿穩如泰山。此非虛言,實乃重中之重。”

他將“與國同休”四字稍稍加重,既是提醒,也是捆綁。張維賢自然聽懂其中深意,立刻肅容道:“請監國放心!勳貴世受國恩,值此之時,自當竭誠效力,以報君恩!京畿安危,老臣願一力承當!”

殿內的光線愈發暗淡,方正化無聲無息地點亮了幾盞宮燈,柔和的光暈驅散了角落的黑暗,將三人的身影投在牆壁上,拉得很長,仿佛與這殿宇、與這帝國的命運緊緊纏繞在了一起。

初步的人事框架已然議定,朱由檢心中稍安,但一股更深的思慮浮現心頭。他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清醒:“人選雖定,然諸公可知,我等腳下,並非磐石,而是流沙?”

徐光啟與張維賢皆是一怔,看向他。

“魏忠賢聚斂之財,數額之巨,觸目驚心。”朱由檢的目光掃過案頭另一份剛剛由李若璉呈上的、墨跡未乾的抄家清單初步彙總,“然其能如此肆無忌憚,盤根錯節,所依仗者,絕非區區閹人身份。乃是一張無形之網——一張由投獻、包庇、利益勾連編織而成的貪腐之網!這張網,遍布朝野,深入州縣。魏閹雖除,網猶在!其上趴伏的蠹蟲,erey換了個吸取民脂民膏的姿勢,甚至可能因恐懼而變得更加貪婪、更加隱蔽。”

他手指關節輕輕叩擊桌麵,發出篤篤的輕響,每一聲都敲在聽者的心上:“若不能撕破這張網,縱有良法美意,下行至府縣,亦將扭曲變形,徒增民怨!抄沒之財,看似如山,若不能堵住源頭,不過杯水車薪,轉眼即罄。更甚者,此網恐會反撲,編織新的羅網,試圖將新政、將孤,甚至將諸公,一同困死其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番剖析,冰冷徹骨,將繁華初定下的巨大危機赤裸裸地揭開。張維賢倒吸一口涼氣,他久曆官場,自然知道這“網”的存在與可怕。徐光啟則麵露凝重與憤慨,他一生致力於經世濟民,最恨的便是此等蛀空國本的蠹蟲。

“監國之意是?”張維賢沉聲問道,感覺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千斤。

“李若璉的錦衣衛,方正化的東廠,經此一役,已初步掌握。”朱由檢的聲音冷冽如冰,“然其職能,絕不可再淪為黨同伐異、陷害忠良的工具。孤欲將其重塑!使之成為懸在這張貪腐巨網之上的利劍!需得耳目靈通,洞察地方吏治;需得鐵麵無私,稽查錢糧流向;需得雷厲風行,斬斷利益黑手。此事,李若璉已有腹案,不日將呈報詳細章程。”

他看向兩位重臣,目光如炬:“故而,新政之初,恐非一片頌歌。將有掙紮,將有反撲,甚至會有汙蔑與攻訐,指向錦衣衛,指向東廠,指向孤,乃至指向力主改革的諸公。望諸公,早有準備,心有定見,勿為流言所動,勿因阻力而退。”

暮色徹底籠罩了紫禁城,文華殿內燈火通明,卻仿佛被更深的黑暗包裹。朱由檢的話,為剛剛議定的光明前景,蒙上了一層現實的、殘酷的陰影,卻也點燃了另一種更為決絕的鬥誌。

徐光啟蒼老的麵容上煥發出一種異樣的神采,他朗聲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老朽連生死尚且看淡,何懼流言蜚語、宵小反撲!”

張維賢亦挺直了腰板,豪邁之氣頓生:“勳貴與國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鏟除奸佞,重整河山,乃臣等本分!監國但有所命,英國公府上下,萬死不辭!”

朱由檢看著眼前兩位態度迥異卻同樣堅定的老臣,心中那根緊繃的弦稍稍鬆弛了些許。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艱難還在後麵。但至少在此刻,他並非孤身一人。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望向窗外完全暗下來的天空,幾顆星子已經開始閃爍,清冷而遙遠。

“很好。”他輕聲道,仿佛在對自己說,又仿佛在對這個即將迎來劇變的古老帝國宣告,“那便……先從這張網開始,一寸一寸,把它撕開。讓該見到陽光的,重見天日。”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民國: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 萬維聖輝:終末救贖之約 乾坤輪 盜墓:聽雷師情迷蚩尤 大明養生小帝姬 紅樓:父不爭氣,我親自上陣 逆命回溯,正派反派都是我自己 擁兵三十萬,漢卿你的感情在哪? 邪神滅世?和我的崩鐵女友說去吧 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