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晉商之觴,鹽稅風波_在造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在造大明 > 第237章 晉商之觴,鹽稅風波

第237章 晉商之觴,鹽稅風波(1 / 1)

紫禁城的暖閣內,炭火燒得正旺,驅散了窗外凜冽的寒意,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凝重。新糊的窗紙透進蒼白的天光,映照著一份攤開在紫檀木禦案上的密奏,以及崇禎皇帝朱由檢那張愈發冷峻的臉。

侍立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方正化,眼觀鼻,鼻觀心,大氣不敢出,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年輕天子身上散發出的、幾乎凝成實質的怒意。

禦案之下,新任戶部尚書李邦華垂首肅立,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極致的憤懣與一種難以言喻的羞愧。他手中緊緊攥著一份副本,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閣內靜得可怕,唯有那密奏上殷紅的朱批,如同鮮血般刺眼。

“砰!”

朱由檢的手掌猛地拍在案上,那聲巨響震得筆架上的禦筆都跳了一跳。他倏然起身,明黃色的袍袖帶起一陣風。

“國之碩鼠!民之蠹蟲!邊軍之血仇!”他的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冰冷徹骨,每一個字都像是淬了冰的刀子,“朕的將士在遼東浴血奮戰,缺糧少餉,甚至兵刃甲胄都不全!他們呢?!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好一個‘八大皇商’!當真是富可敵國,通天手段啊!”

他念出的每一個名字,都像是一記重錘,敲在李邦華的心頭。這些盤踞在山西,以張家口為據點,看似隻是普通豪商巨賈的名字,此刻在皇帝的怒吼中,顯露出其猙獰的本質。

“鐵器、火藥、糧草、布匹、甚至是我大明的山川地理、邊鎮布防圖!”朱由檢拿起那份密奏,手臂因憤怒而微微顫抖,“就為了換後金那些人參、毛皮、東珠!他們將我大明的血肉,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努爾哈赤、皇太極!讓他們拿著我大明打造的刀劍,穿著我大明紡織的布匹,來屠殺我大明的子民!!”

他的目光猛地射向李邦華:“李卿!你告訴朕!這些年,通過他們的手,資了敵多少?又肥了他們自己多少?!邊軍欠餉,朝廷財匱,是不是也有他們‘功勞’?!”

李邦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聲音哽咽:“老臣…老臣有罪!稽核不力,察查不明,致使蠹蟲橫行,國帑流失,資敵誤國至此…老臣萬死難辭其咎!”他並非閹黨,但也曾在舊朝為官,麵對這觸目驚心的罪證,一種深切的無力與恥辱感攫住了他。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立刻下令將這些人滿門抄斬的衝動。他知道,憤怒解決不了問題,這些晉商盤根錯節,與宣大、山西的將門、官員乃至朝中某些勢力,恐怕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貿然動手,隻會打草驚蛇,甚至可能逼得他們狗急跳牆。

他繞過禦案,走到李邦華麵前,親手將他扶起:“李卿請起。此事非你之過,積弊非一日之寒。朕登基未久,魑魅魍魎自然要一個個跳出來。現在不是請罪的時候,是該如何斬斷這些魑魅之手的時候!”

他的語氣堅定,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你的‘一條鞭法’深化方案,朕看了,很好。清丈田畝,攤丁入畝,計畝征銀,若能推行,必能廓清寰宇,充盈國庫。但在此之前,得先把這些趴在國庫和邊軍血脈上吸血的蛀蟲,給朕揪出來!碾碎!”

李邦華借著皇帝的手站起身,擦去老淚,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堅定:“陛下聖明!此等奸佞,不除不足以平民憤,不除不足以正朝綱,不除…不足以慰邊軍將士在天之靈!老臣懇請陛下,嚴查嚴辦!”

“查!當然要查!而且要一查到底!”朱由檢轉身,目光如電,射向一直如同影子般靜立的方正化,“方正化!”

“老奴在。”方正化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聽令。

“內廷給我盯緊了,尤其是可能與晉商有勾連的宦官,無論涉及到誰,隻要有蛛絲馬跡,立刻密報於朕!但切記,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老奴明白。”方正化低聲應道,眼中閃過一絲陰鷙的寒光。作為皇帝在宮內的利劍,他深知這道命令的分量。

“李若璉!”朱由檢的聲音再次響起。

幾乎就在他話音落下的瞬間,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便從暖閣的陰影處邁步而出,仿佛他一直就站在那裡。他依舊穿著那身顯眼的飛魚服,腰佩繡春刀,身形挺拔如鬆,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唯有那雙眼睛,銳利得如同鷹隼,仿佛能洞穿人心。

“臣在。”

“你親自去辦!”朱由檢將那份密奏遞給他,語氣森寒,“朕給你最大的權限。動用你一切能動用的力量,北鎮撫司的所有精銳緹騎,你發展的所有暗樁眼線。給朕撬開張家口的每一道門,查清他們每一筆交易,摸清他們每一條走貨的路線,拿到他們與建虜、與邊鎮敗類往來勾結的鐵證!記住,是鐵證!要能經得起天下人審視,讓任何人都無法為之翻案的鐵證!”

李若璉雙手接過密奏,動作沉穩有力,沒有任何多餘的言辭,隻是簡練而堅定地吐出三個字:“臣,領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沒有問任何問題,沒有提任何困難,那眼神已然表明,無論這些奸商隱藏得多深,關係網多麼龐大,他都必將如同最老練的獵手,將他們一一揪出,撕碎。

“此事絕密,”朱由檢的目光掃過在場三人,“僅限於爾等三人知曉。在李指揮使拿到確鑿證據之前,不得對外泄露半分。朕要看到的,不是一兩條小雜魚,而是要將這張通敵賣國的巨網,連同它背後的保護傘,連根拔起!”

“謹遵聖諭!”三人齊聲應道。

李若璉率先行禮退出,他的腳步無聲卻迅疾,仿佛一股冰冷的暗流,已然開始向著山西方向湧動。

暖閣內暫時恢複了寂靜,但那種山雨欲來的壓抑感卻更加沉重。

朱由檢踱回窗邊,看著窗外被寒風刮過的灰蒙蒙的天空,忽然開口,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李邦華說:“鹽稅…鹽稅那邊,恐怕也是一攤渾水吧。”

李邦華剛剛稍定的心神又是一緊,苦笑一聲:“陛下明鑒萬裡。鹽政之弊,尤甚他處。兩淮、兩浙、長蘆…各大鹽場,幾為豪商與官場敗類勾結把控。私鹽泛濫,官鹽滯銷,朝廷鹽稅年年銳減。他們上下其手,富得流油,而國庫…唉!”他重重歎了口氣,“據老臣初步核查,去年鹽稅實際入庫,不足太祖朝時三成!其間貪腐之巨,駭人聽聞。”

“官鹽價高而質劣,私鹽價廉而物美,百姓自然趨之若鶩。”朱由檢冷笑一聲,“這道理簡單得很。無非是朕的鹽法給了他們上下其手的空間,給了他們壟斷牟利的特權!”

他轉過身,眼神中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暴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冷靜得可怕的決斷:“鹽鐵之利,乃國家命脈,豈容宵小竊據?整頓鹽稅,勢在必行。李卿,你戶部先拿出個章程來。引入競爭,打破專營,嚴打走私,革新鹽法…步子不妨邁得大一些。”

李邦華精神一振,但旋即又麵露難色:“陛下,鹽政牽扯甚廣,利益盤根錯節,若驟然變動,恐引激烈反彈…朝中…”他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溫體仁等保守派官員,以及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江南等地利益集團,絕不會坐視這塊肥肉被輕易動刀。

朱由檢自然明白他的顧慮,他走到禦案前,拿起另一份奏疏,那是都察院幾位禦史聯名上的,內容卻是彈劾李邦華在清丈田畝試點中“操切行事,滋擾地方,有損聖德”。

“反彈?”朱由檢嘴角勾起一抹譏誚的弧度,將那份奏疏扔到李邦華麵前,“已經來了。看看,你這邊還沒開始動鹽稅,隻是清清田畝,就有人坐不住了,指桑罵槐,攻訐於你。無非是嗅到了風聲,想提前給你施壓,讓朕投鼠忌器罷了。”

李邦華拿起奏疏快速瀏覽,臉色變得鐵青:“顛倒黑白!無恥之尤!”

“跳出來也好。”朱由檢的語氣平靜得可怕,“正好讓朕看看,都是哪些人,在急著維護他們那一畝三分地的‘祖製’!李卿,你放手去做。鹽稅章程,給朕往狠裡寫,往根子上改!這惡人,朕來做。這刀子,朕來揮!”

他走到李邦華麵前,用力拍了拍這位老臣的肩膀:“朕要的,是一個能支撐起強軍、富民的新大明,不是一個被蛀空了根基的爛攤子!誰擋在這條路上,”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凜冽的殺機,“朕就搬開誰。”

李邦華看著年輕皇帝眼中那不容置疑的決心與深藏的銳利,胸中陡然湧起一股久違的豪情與熱血,他再次深深一揖:“老臣…必不負陛下所托!縱使身前千夫所指,身後刀山火海,亦百死無悔!”

暖閣外,寒風依舊呼嘯,卷起陣陣枯枝敗葉。

而在帝國的深處,一場針對經濟命脈和蛀蟲的無聲戰爭,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一方是意圖革新、手握強權的少年天子與他忠誠的乾臣,另一方,則是盤踞百年、根深蒂固的龐大利益集團。

棋盤已鋪開,棋子已落下。接下來的,將是步步驚心的博弈與雷霆萬鈞的清洗。

李若璉的身影早已消失在重重宮闕之外,他帶來的冰冷煞氣,卻仿佛依舊縈繞不散,預示著晉商集團的末日,已然開始讀秒。

第237章完)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開美食店,你淩晨三點營業? 文娛旗手:開局軍歌燃爆水藍星 我把遊戲裡的東西帶到現實 誰還傳統禦獸?我合體變身! 雙異能學生 致邪修群員,不要在群裡搞自己人 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 開局長生萬古,我隻想老實閉關! 不露臉電台主播,全網都在找我! 1960:開局俏寡婦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