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向眾人,眼中閃爍著超越時代的光芒:“這八萬兩,就用作船舶研究院的啟動資金。將來造出新式海船,不僅可增海貿之利,更能建強大水師,揚威四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光啟聞言激動不已:“陛下聖明!船舶之學確是要務!老臣願舉薦幾人,皆精於舟船製造。”
朱由檢點頭:“此事就交由徐愛卿辦理。記住,朕要的不是修修補補的改良,而是全新的設計!可以更大,更快,更堅固!”
正說話間,王承恩來報宴席已備好。朱由檢心情愉悅,邀眾臣同往偏殿用膳。
宴席間,君臣難得放鬆,言笑甚歡。朱由檢甚至破例飲了三杯禦酒,麵泛紅光。
酒過三巡,李邦華忽道:“陛下,國庫雖現盈餘,然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由檢擺手:“愛卿但說無妨。”
李邦華麵色凝重:“此番盈餘,多賴陛下新政。然新政觸動了諸多利益,朝中暗流湧動。臣恐...”
朱由檢冷笑一聲:“朕知道溫體仁一黨不會善罷甘休。然國庫盈餘便是最好的回答!民心得失,不在口舌之爭,而在實績如何!”
他舉起酒杯,目光掃過眾臣:“諸卿記住,隻要我們做實事的腳步不停,那些空談之人就永遠追不上我們!”
“陛下聖明!”眾臣齊聲應和,舉杯共飲。
宴畢,眾臣告退。朱由檢獨留李邦華,二人回到乾清宮繼續議事。
“李愛卿,方才宴席間你欲言又止,究竟有何顧慮?”朱由檢問道。
李邦華壓低聲音:“陛下明鑒。溫體仁雖表麵順從,然其門下官員近日頻頻出入各大臣府邸。臣收到風聲,他們正在收集新政所謂的‘弊病’,欲在年末大朝會上發難。”
朱由檢不屑一笑:“跳梁小醜,何足掛齒。朕倒要看看,他們能找出什麼‘弊病’來!”
“陛下不可輕敵。”李邦華鄭重道,“他們不敢直接反對陛下,必會從執行新政的官員身上下手。徐光啟、孫元化、宋應星,乃至臣本人,都可能成為靶子。”
朱由檢目光轉冷:“朕的人,豈容他們隨意構陷!李愛卿,你且繼續留意他們的動向。必要時,可讓李若璉配合調查。”
“臣遵旨。”李邦華稍作猶豫,又道:“陛下,還有一事。國庫盈餘的消息傳出後,恐有人會以為朝廷寬裕,從而伸手要錢。各地請款奏疏恐怕會如雪片般飛來。”
朱由檢哼了一聲:“朕心中有數。這些銀子要用在刀刃上,不是讓他們揮霍的。你擬個章程,嚴格規範請款程序,沒有切實規劃和預期成效的,一概不批!”
“臣明白。”李邦華躬身道。
談話間,夕陽西斜,橘紅色的光芒灑入殿內。朱由檢走到窗前,望著紫禁城層層疊疊的琉璃瓦,忽然問道:
“李愛卿,你說若是皇祖父萬曆皇帝看到這份奏書,會作何感想?”
李邦華沉吟片刻:“神宗皇帝晚年,為遼東戰事和宮廷開支,曾加征遼餉,民多怨言。若見今日國庫盈餘,想必也會欣慰。”
朱由檢長歎一聲:“但願朕的作為,能告慰列祖列宗。大明積弊已深,如久病之人,非猛藥不能治。如今初見成效,更不可懈怠。”
他轉身看向李邦華,目光堅定:“明日早朝,朕要親自宣布這一消息。讓滿朝文武都知道,新政不僅可行,而且必行!”
“陛下聖明!”李邦華由衷讚道。
當李邦華退出乾清宮時,夕陽已完全沉入西山。朱由檢獨自站在殿內,看著那份宣告國庫盈餘的奏疏,心中百感交集。
他從現代帶來的知識,正在這個古老帝國生根發芽。雖然前路依然漫長,但至少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王承恩,”他忽然喚道,“墨墨,朕要擬旨。”
夜幕降臨,乾清宮的燈火一直亮到深夜。一份關於設立“大明發展銀行”的詔書正在醞釀之中,那八萬兩銀子的用途,皇帝心中早有更為深遠的規劃。
殿外秋風颯颯,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嶄新時代的來臨。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