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黨爭再起,彈劾光啟
晨鐘破曉,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還掛著昨夜的露珠。文武百官沿著漢白玉石階緩緩而行,魚貫進入奉天門。今日是大朝會,京官四品以上皆需出席。
朱由檢端坐龍椅之上,目光掃過殿下群臣。經過一年多的整頓,朝堂氣象已大為改觀,但當他看到溫體仁那雙似閉非閉的眼睛時,心中仍是一凜。這位老臣就像一條蟄伏的毒蛇,看似溫順,卻隨時可能暴起傷人。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司禮太監拉長聲調。
話音剛落,禦史楊維垣突然出列:臣有本奏!
朱由檢微微頷首:
楊維垣高舉奏本:臣彈劾禮部尚書徐光啟,身為閣臣,不思輔政,反沉迷奇技淫巧。其主管之格物院,耗銀巨萬,近日所謂蒸汽機試驗失敗,白白浪費公帑數萬兩!請陛下明察!
朝堂頓時一片嘩然。徐光啟臉色一白,出列欲辯,卻被朱由檢用眼神製止。
緊接著,又有幾位禦史出列附和,言辭激烈,直指徐光啟蠱惑聖聽浪費國帑敗壞士風。
溫體仁這才緩緩出列,語氣溫和卻字字誅心:陛下,徐大人忠心可鑒,然格物院開支確實巨大。去歲至今,共耗銀八十五萬兩,而產出幾何?若將這些銀兩用於賑災或強軍,豈不更好?
朱由檢麵無表情:溫愛卿以為該如何?
溫體仁躬身道:臣以為,格物院可保留,但規模當縮減,經費當削減。徐大人年事已高,不宜過度操勞,可另選賢能主管。
這話看似公允,實則要奪徐光啟的權。幾位保守派大臣紛紛附和。
徐光啟再也忍不住,出列奏道:陛下!格物院雖耗資不菲,然其產出遠超投入!新式紡機已推廣江南,效率提升三倍;水泥用於河工,耐久性倍增;軍工作坊改良火器,遼東大捷皆賴於此啊!
楊維垣當即反駁:徐大人此言差矣!紡機、水泥皆工匠之技,何須耗銀巨萬?至於蒸汽機,嘩眾取寵,徒留笑柄!
雙方爭論不休,朝堂頓時分成兩派。改革派以徐光啟、李邦華等為首,保守派則以溫體仁為核心,彼此攻訐,互不相讓。
朱由檢冷眼旁觀,心中明鏡似的。這哪是為了國家,分明是黨爭再起。溫體仁見新政漸顯成效,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便趁機發難。
肅靜!朱由檢終於開口,聲震殿宇。
群臣頓時噤聲。
徐愛卿,朱由檢問道,蒸汽機因何失敗?
徐光啟躬身答道:回陛下,是因氣缸鑄造精度不足,密封不善。然此次試驗已取得大量數據,下一台定能成功。
溫體仁輕笑:若下一台再失敗,是否還要繼續投入?如此循環,國庫何以堪?
朱由檢不答,反而問道:溫愛卿可曾讀過《墨子》?
溫體仁一愣:臣...略有涉獵。
《墨子》有雲:故所謂功,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朱由檢緩緩道,格物院所做之事,皆為利國利民。蒸汽機一旦成功,可用於礦場排水、農田灌溉、工坊動力,一機可抵百工之力。此等利國利民之事,何謂浪費?
他站起身,目光如電:朕倒要問問,去年清丈田畝,某些人家中田畝數目,與魚鱗冊上所記,相差何止倍蓰?這些流失的稅銀,又該如何計算?
此話一出,不少官員臉色頓變。溫體仁也一時語塞。
朱由檢繼續道:朕知道,你們中有人視格物院為眼中釘。為什麼?因為新式紡機讓江南布匹價跌,斷了某些人的財路;因為水泥修路架橋,再難虛報工費;因為新式記賬法,讓貪墨無所遁形!
他走到禦階前,聲如洪鐘:你們彈劾徐愛卿浪費公帑,可曾見過格物院賬目?可知每一項開支皆有記錄,每一項研究皆有規劃?相比之下,某些衙門開支無度,寅吃卯糧,又該如何說?
朝堂鴉雀無聲。
朱由檢回到龍椅坐下:朕意已決。格物院非但不裁,還要擴大。今後每年撥銀百萬兩,專項用於科技研發。徐愛卿年高德劭,朕特準其可隨時入宮見駕,稟報研究進展。
他目光掃過溫體仁等人:至於彈劾之事,朕命錦衣衛會同戶部,徹查格物院賬目。若真有貪墨浪費,嚴懲不貸;若係誣告,反坐其罪!
這話一出,楊維垣等人頓時麵如土色。
退朝後,朱由檢特召徐光啟至文華殿。
老臣一進殿便跪地請罪:老臣無能,致陛下為難...
朱由檢親手扶起他:愛卿何罪之有?是朕考慮不周,讓你受委屈了。他歎道,改革之難,朕早有預料。隻是沒想到,他們會從格物院下手。
徐光啟老淚縱橫:老臣縱死無憾,隻恐新政受阻...
朱由檢冷笑:他們越是這樣,朕越要堅持。愛卿放心,格物院朕一定會保下來。
正說著,王承恩來報:皇爺,李若璉求見。
李若璉入內行禮:陛下,臣已查清,楊維垣等人上書前,曾多次密會溫府。他們的奏本,也是溫府師爺代為起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由檢並不意外:果然如此。可抓到實質把柄?
暫時沒有。李若璉道,溫體仁十分謹慎,從不親自出麵,都是通過門生故舊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