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茶杯跌落在鬆軟的地毯上,茶水將地毯濺濕,盛怒之下鮑德溫也顧及不了自己的形象大罵道:
“陸軍是一群廢物嗎?師長都能被活捉!這可不是在十字軍東征,也該死的不是什麼有來有回的對抗戰!”
“國力相差這麼多,武器裝備相差這麼多,他們兩個月沒有拿下沙特也就算了,給我交一份師長被活捉的答卷,這t算什麼事!!”
對陸軍抱有的信任一掃而空,
恢複些許理智的鮑德溫,回過味來:
“誰告訴你的這個消息,以我對陸軍的了解,這個事應該沒這麼快到我的辦公桌上。”
“是德意誌派人安撫了沙特方麵,他們想用這件事換我們在談和條約上的讓步。”
張伯倫如實彙報道。
從腦中捕捉回之前張伯倫彙報給他的條約內容,左右徘徊的鮑德溫下了個決定。
依照現在這種情況,
戰爭絕不可能兩個月結束,但這個海口他們誇下了,為了政府權威,戰爭必須要在兩個月內以他們勝利收場:
“你去德國一趟,我可以同意羅曼的要求,但伊拉克和伊朗的油礦股份占比不能動,這是底線之一,除此之外英國政府還有一個要求。”
“這場戰爭明麵上要以中東國家主動談和,英國大勝作為收尾,明麵上約旦和其他國家是我們出於尊重獨立性主動放棄的,英國無論如何都要贏這個麵子!”
鮑德溫開口道。
這已經是能解決這堆爛事的最好結果了,雖然隻是麵子上贏了,但在民眾眼中在世界各國眼中他們就是贏了。
隻要做到這點就夠了。
至於實際虧出去的殖民地,反正這些殖民地也都是包袱,隻要伊拉克和伊朗的油礦股份不丟,石油供給不斷,阿曼這個沿海國家依舊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那割了就割了吧,還能減少點軍費支出。
當然這件事的責任不能他來背,想到這裡,鮑德溫提醒道:
“記住張伯倫,戰爭的發動和你我都沒有任何關係,我們是迫於以丘吉爾為首的軍事激進派的壓力才妥協的。”
“無論在黨內還是在上下議院都保持這個說辭。”
本就對丘吉爾沒什麼好感的張伯倫悻然同意:
“是首相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
見張伯倫起身要走,
鮑德溫又叫住了他:
“不過也不能完全不擔心德國人,吞並捷克和奧地利已經說明了他們的野心,我們需要一個能遏製他的國家製衡歐洲局勢。”
“我聽說意大利和德國的關係不好,你去完柏林再秘密去一趟羅馬。”
......
第四天下午,
柏林,
還是同樣的地點,還是同樣的人,不同的是沒了丘吉爾,羅曼和張伯倫聊的愉快的多。
“我明白您對和平歐洲的構想,張伯倫先生,我現在正在走在實現他的道路上。”
羅曼其實並沒有撒謊,
在他眼中隻有統一的歐羅巴,才能離和平更近一點。
張伯倫訕笑一下並沒有在這個話題上深聊,提醒道:
“羅曼先生,我們會按照您的要求完成條約,還請您也依照條約,對這件事保密。”
羅曼點頭開了個玩笑:
“我明白張伯倫先生,今天我沒來過,而您也沒來過。”
喜歡重生德意誌,從警察到魁首請大家收藏:()重生德意誌,從警察到魁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