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第一個模塊:能源核心艙_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 > 第521章 第一個模塊:能源核心艙

第521章 第一個模塊:能源核心艙(1 / 1)

“先鋒號”e2船塢的金屬地麵上,用星晶粉末繪製的簡易儀式圖案泛著淡紫色微光——圖案中央是“奇美拉”級的艦徽,周圍環繞著“希望”“堅韌”“突破”三個古老的人類文字,這是團隊為能源核心艙開工儀式特意準備的象征,既致敬人類文明的傳承,也寄托著對“奇美拉”計劃的期許。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船塢穹頂的破損縫隙,恰好落在儀式圖案中央。團隊成員們身著整潔的戰術服,自發站成半圓形,雷諾手中捧著一塊從“老兵”號拆下來的舊裝甲碎片——這塊碎片上還留著追獵者粒子炮的灼痕,是他們數次死裡逃生的見證;凱和星璃並肩站在左側,手中共同托著新型聚變核心的110模型,模型表麵的靈能紋路在陽光下閃爍,像一顆跳動的“新心臟”;老周、莉娜、小林及其他技術骨乾站在右側,手中握著不同的建造工具,從焊接槍到校準儀,每一件工具都象征著即將投入的戰鬥。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能源核心艙的開工儀式,這不僅是‘奇美拉’級第一個模塊的啟動,更是我們從‘圖紙構想’邁向‘實體建造’的曆史性一步。”雷諾的聲音在空曠的船塢中回蕩,他舉起手中的舊裝甲碎片,“這塊碎片來自‘老兵’號,它陪伴我們躲過了無數次追獵者的追殺,也見證了我們從被動求生到主動反抗的轉變。現在,我們要將這份‘堅韌’融入能源核心艙的每一個零件,讓‘奇美拉’擁有比‘老兵’更強大的‘心臟’,更堅定的‘信念’。”

話音落下,凱和星璃緩步走到船塢中央的建造基座旁。基座是用10塊星晶合金板拚接而成的,表麵經過精密打磨,平整度誤差不超過0.1毫米,這是未來能源核心艙的“承重基礎”。星璃將手輕輕放在基座上,靈能緩緩注入,基座表麵的細小紋路被逐一激活,泛著柔和的光芒;凱則將聚變核心模型放在基座中央,模型與基座的定位孔精準對接,發出一聲輕微的“哢嗒”聲,像是兩個時代的“對話”。

“能源核心艙,開工!”

隨著雷諾一聲令下,老周率先啟動了安裝機械臂。機械臂的合金爪精準抓起一塊厚度5厘米的星晶合金板,緩緩放置在基座邊緣的定位槽中。莉娜手持激光測距儀,實時報出數據:“合金板與基座水平偏差0.05毫米,垂直偏差0.03毫米,符合安裝標準!”小林則在一旁的記錄表上,鄭重寫下“能源核心艙開工,時間:星曆3025年7月15日,初始零件:星晶合金板編號xc001),安裝精度:優”,每一個字都寫得格外認真,仿佛在記錄一段即將載入史冊的曆史。

能源核心艙的建造初期,重點集中在“框架搭建”與“基礎防護”兩大環節,每一步都需要極致的精準與耐心:

一、框架搭建:毫米級精度的“骨架”構建

能源核心艙的框架采用“星晶合金桁架+複合支撐梁”結構,需要在3天內完成24根主桁架與48根支撐梁的安裝,每一根構件的位置、角度、連接強度都直接影響後續核心設備的安裝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桁架安裝:主桁架采用“靈能輔助定位”技術,星璃通過靈能實時感知桁架的空間位置,將數據傳輸給凱,凱再通過計算機微調機械臂的安裝參數。第一根主桁架安裝時,機械臂先將桁架初步固定,星璃的靈能像“無形的水平儀”,感知到桁架存在0.2毫米的傾斜,立刻反饋:“左側高度偏高0.2毫米,需向下微調機械臂參數。”凱迅速在控製台上輸入指令,機械臂精準調整,最終將桁架的垂直度誤差控製在0.05毫米以內,遠超設計標準的0.1毫米。

?節點連接:桁架與支撐梁的連接采用“靈能焊接+機械螺栓”雙重固定。老周帶領焊接小組,用特製的靈能焊接槍在節點處形成“星晶熔池”,將兩種構件的金屬分子重新融合,形成無縫連接;焊接完成後,再用星晶鈦合金複合螺栓進行二次加固,每個螺栓的擰緊力矩都嚴格控製在500牛?米,確保既不會因力矩不足導致鬆動,也不會因力矩過大造成金屬疲勞。

“框架是能源核心艙的‘骨架’,骨架的精度直接決定了後續聚變核心、緩衝艙等設備的安裝精度。”老周一邊檢查剛完成的焊接節點,一邊向身邊的年輕技術人員講解,“之前‘老兵’號的框架誤差有2毫米,導致後期能源核心與管道對接時出現嚴重偏差,我們花了整整一周才勉強修正。這次‘奇美拉’的框架,我們必須做到‘零誤差’,為後續建造打下完美基礎。”

二、基礎防護:多層屏障的“安全堡壘”

能源核心艙作為“奇美拉”的“心臟”,不僅需要強大的性能,更需要完善的安全防護。初期建造階段,團隊重點搭建了三層防護屏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能屏蔽層:在框架內側鋪設厚度2厘米的靈能屏蔽膜,這種膜是用星晶粉末與高分子材料複合製成的,能有效阻擋靈能波動的外泄,避免核心運行時的靈能信號被追獵者探測到。鋪設過程中,小林帶領小組用靈能檢測儀逐點測試屏蔽效果,確保每一處都沒有信號泄漏,測試合格率達到100。

?高溫防護層:在靈能屏蔽層外側,噴塗特製的高溫防護塗料。這種塗料能承受1500c的高溫,是保護艙體結構不被聚變核心運行時產生的高溫損壞的關鍵。噴塗時,莉娜操控自動化噴塗機械臂,確保塗料厚度均勻,誤差不超過0.1毫米,噴塗完成後,還需在100c的恒溫環境中烘烤24小時,讓塗料完全固化。

?應急泄壓通道:在框架的四個角落,預留了4條應急泄壓通道,通道內壁鋪設高強度陶瓷材料,能承受突發能量衝擊。凱帶領團隊在通道內安裝了智能壓力傳感器,當核心艙內壓力超過安全閾值時,傳感器會自動觸發泄壓閥,將多餘能量導入外部的緩衝裝置,避免艙體因壓力過大發生爆炸。

“能源核心艙是‘奇美拉’最關鍵也最危險的模塊,任何安全隱患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凱在檢查應急泄壓通道時,特意用模擬壓力裝置進行測試,“剛才的測試中,泄壓閥在壓力達到1.2倍安全閾值時準時開啟,泄壓速度達到設計標準的110,能有效應對突發能量泄漏。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後續還需要進行至少10次極限壓力測試,確保防護係統萬無一失。”

開工儀式後的三天裡,e2船塢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建造節奏。白天,機械臂的轟鳴聲、焊接槍的滋滋聲、團隊成員的討論聲交織在一起,構成忙碌而有序的“建造交響曲”;夜晚,船塢內的應急燈依舊明亮,部分技術骨乾自願留下加班,對白天安裝的構件進行二次檢測與校準,確保每一個環節都零缺陷。

第三天傍晚,能源核心艙的框架搭建與基礎防護初步完成。當最後一根支撐梁的螺栓擰緊,最後一處靈能屏蔽膜的測試通過,船塢內響起了短暫而熱烈的掌聲。此刻的能源核心艙,雖未安裝核心設備,卻已能看出大致輪廓——24根星晶合金桁架構成的長方體框架,像一座堅固的“鋼鐵堡壘”,表麵的靈能屏蔽膜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應急泄壓通道的指示燈緩慢閃爍,像在呼吸的“安全閥門”。

“這三天的進度比預期快了10,框架精度全部達標,基礎防護係統測試合格。”凱拿著建造進度表,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下來,我們將開始安裝聚變核心的固定裝置與能源傳輸管道,預計7天後完成這部分工作,再用10天時間進行核心設備的吊裝與初步調試。”

星璃走到框架中央,靈能輕輕環繞整個艙體,感受著其中蘊含的“潛力”:“這個‘心臟’的框架比我想象中更穩定,靈能在其中流動時幾乎沒有阻礙,未來安裝聚變核心後,能源傳輸效率應該能達到設計預期的95以上。”

雷諾站在船塢入口,望著初具雛形的能源核心艙,心中充滿了感慨與期待:“這隻是‘奇美拉’計劃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模塊需要建造,更多挑戰需要克服。但今天,我們用雙手證明了,隻要有堅定的信念,有團結的力量,再宏大的夢想也能一步步變為現實。”

夕陽的餘暉為能源核心艙的框架鍍上一層金色,團隊成員們圍在艙體旁,紛紛用終端記錄下這一時刻——有人拍攝照片,有人錄製視頻,還有人在艙體的基座上留下自己的簽名,每一個簽名都代表著一份承諾,一份對“奇美拉”的期待,一份對人類未來的希望。

夜幕降臨,e2船塢的燈光依舊明亮。部分團隊成員開始準備第二天的建造材料,另一部分則在整理當天的測試數據,每個人都在為能源核心艙的下一步建造忙碌著。他們知道,能源核心艙的開工隻是“奇美拉”計劃的序章,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更艱難的挑戰要麵對,但隻要保持這份熱情與專注,他們就一定能讓“奇美拉”級在星空中蘇醒,開啟屬於人類的反擊之路。

這一夜,“先鋒號”的e2船塢注定無眠。能源核心艙的框架在燈光下靜靜矗立,像一座正在崛起的“希望豐碑”,見證著團隊從“圖紙”到“實體”的跨越,也預示著人類文明在這片星域中,即將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回1983:東北趕山狩獵年代 諸天:開局舌戰杏子林 我在聊齋當合同工 鳳棲九霄重生 拾穗兒 靈氣複蘇:開局獲得河圖洛書 傀儡修士逆改天道的熱血傳奇 神界卷編製?憑考公卷贏諸神 快穿蘇景妧的日常 哥們,正經搞玄學!真沒勾引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