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成為文淵閣九先生後,姚辰需從外院搬入內閣弟子專屬的居所。他緩步走出內閣區域,重回外院那處熟悉的院落,準備收拾行囊,也將青靈童子一並帶入內閣。
剛踏入外院範圍,沿途遇到的學子們見到他,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敬畏、羨慕交織的複雜神色,紛紛停下腳步,恭敬地躬身行禮:
“見過九先生!”
“九先生!”
一聲聲“九先生”傳入耳中,讓姚辰微微一怔,心中泛起一絲奇異的感覺。不久之前,他還是他們中的一員,如今卻已是需要被尊稱“先生”的內閣弟子。身份的轉變,來得如此之快。
當他走到自己原先居住的小院附近時,正巧遇到了顏子墨、寧吟、祁道周三位外院教習。姚辰停下腳步,如同往日般,準備執弟子禮。
然而,顏子墨卻率先開口,臉上帶著欣慰而又有些感慨的笑容,拱手道:“姚辰……不,現在該稱一聲九先生了。”
寧吟與祁道周也微笑著頷首致意:“九先生。”
連昔日授業的教習也如此稱呼,姚辰心中那絲不習慣更濃了,但他很快調整過來,鄭重還禮:“三位教習折煞學生了,無論何時,三位依舊是姚辰的老師。”
顏子墨撫須笑道:“禮不可廢。入了內閣,便是書院核心,這一聲‘先生’,你當得起。”話語中充滿了對後輩成才的讚許。
這邊的動靜引來了不少外閣弟子的注意。明莤、王翰、景念薇、幕伊芸、木魯那等人也聞訊趕來。看到姚辰與三位教習站在一起,而教習們竟稱呼姚辰為“九先生”,他們先是愕然,隨即反應過來。
明莤眼神複雜,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但還是率先斂衽行禮:“見過九先生。”
王翰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拱手道:“九先生。”
景念薇和幕伊芸對視一眼,也乖巧地跟著行禮,脆生生道:“九先生。”隻是眼神中那份仰慕,似乎更深了些。
木魯那撓了撓頭,嘿嘿笑道:“九先生,您可真厲害!”
聽著這些昔日同伴,甚至可稱朋友的人如此恭敬地稱呼自己,姚辰心中輕歎,知道這便是地位的差距帶來的必然變化。他溫和地對眾人點了點頭:“明師姐,王兄,諸位,不必如此多禮,私下我們還是同窗。”
話雖如此,但無形的隔閡已然產生。姚辰不再多言,進入小院,簡單收拾了物品。青靈童子早已感知到他的到來,歡快地蹦到他身邊:“少閣主!不,現在該叫九先生啦!我們是不是要住進那個看起來很氣派的文淵閣了?”
“嗯,走吧。”姚辰揉了揉青靈的腦袋,帶著他,在眾多外院弟子複雜的目光注視下,再次走向內閣區域,背影漸行漸遠,仿佛踏入了另一個與他們截然不同的世界。
入住文淵閣安排的清幽院落後,姚辰便開始了在內閣深居簡出的修行生活。他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楚翰之指引的兩處聖地——藏書樓與符道摹影壁。
文淵閣的藏書樓高達七層,內部空間遠比外麵看起來更為廣闊,運用了空間折疊的陣法。書架林立,直抵穹頂,上麵擺放的並非全是光華閃閃的玉簡秘籍,更多的是紙質書籍,竹簡,甚至獸皮卷,充滿了歲月的沉澱感。空氣中彌漫著書香與古卷特有的氣息。
姚辰如同掉入米缸的老鼠,沉醉在這片知識的海洋中。他從最底層開始,隨心翻閱,不拘類彆。有先賢對天地大道的感悟隨筆,有失傳已久的史籍秘聞,有看似無用卻蘊含至理的雜家學說,也有對各類功法神通的獨特見解批注。他兩世為人的靈魂,讓他對這些知識有著超乎常人的吸收與理解能力,常常能從看似不相乾的記載中,觸類旁通,獲得靈感。
也正是在這藏書樓中,他頻繁地遇到了那位清冷如仙的八先生——薑媱。
初次在樓中偶遇,姚辰依著規矩,主動打招呼:“薑師姐。”雖然兩人年紀相仿,但她畢竟早幾日入門。
薑媱抬眸,清冷的眸子看了他一眼,隻是微微頷首,算是回應,便繼續低頭翻閱手中的一卷古籍,周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息。
姚辰也不在意,自顧自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然而,藏書樓雖大,兩人常來的區域卻有所重疊,尤其是收藏頂尖書法真跡摹本、詩詞孤本以及符道理論基礎典籍的區域。見麵次數多了,偶爾目光交彙,也會微微點頭。
轉折發生在一日下午。姚辰正在研讀一本關於上古符文書體演變的殘卷,其中幾個古符的釋義連他也覺得晦澀難懂,不禁低聲自語,推演其可能的變化。
“此處符文,非是‘鎮’意,當為‘引’,引動地脈之氣。”一個清澈如冰泉的聲音在一旁響起。
姚辰抬頭,隻見薑媱不知何時站在不遠處,手中也拿著一卷類似的獸皮古卷,正看著他剛才疑惑的那處。
姚辰恍然,仔細一想,結合上下文,果然如此。他拱手道:“多謝薑師姐指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薑媱輕輕“嗯”了一聲,便欲離開。
姚辰卻心中一動,開口道:“師姐也對此道感興趣?我觀此卷所述,與《雲笈七簽》中殘篇似有印證,不知師姐可曾留意?”他隨口說出了自己前世記憶中的一部道藏名,並提出了一個關聯性的問題。
薑媱腳步一頓,清冷的眸中閃過一絲訝異。《雲笈七簽》乃是極其冷僻的古籍,即便在神殿也屬秘藏,她沒想到姚辰竟也知曉。她轉過身,看向姚辰,眼神中少了幾分疏離,多了一絲探究:“你讀過《雲笈七簽》?”
“偶然得見殘篇,略有涉獵。”姚辰謙遜道,隨即將自己的一些理解,結合兩世見識,娓娓道來。
他言辭懇切,見解獨到,往往能發前人所未發。薑媱起初隻是靜靜聆聽,偶爾插言一兩句,指出關鍵。但漸漸地,她被姚辰廣博的學識和精妙的見解所吸引,也開始更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兩人從上古符文,聊到書法流變,又從某位詩人的千古名句,探討到其中蘊含的天地至理,甚至延伸到符籙結構與詩詞格律之間某種玄妙的對應關係。
姚辰發現,薑媱雖然外表清冷,但內心對知識有著純粹的追求,在詩詞、書道、符道上的造詣極高,許多觀點都讓他有茅塞頓開之感。而薑媱也驚訝於姚辰思維的活躍與知識的淵博,他的一些想法天馬行空,卻又隱隱契合大道,尤其是某些對詩詞意境的解讀,精妙絕倫,直指本心,讓她沉寂的心湖也泛起了漣漪。
天才與天才之間,本就容易產生共鳴和欣賞。他們同樣驚才絕豔,同樣對大道充滿探索之心,同樣在諸多領域有著共同的愛好。姚辰兩世為人,情商閱曆遠超同齡,言談風趣而不失分寸,總能恰到好處地引導話題,營造舒適的交流氛圍。
於是,在文淵閣靜謐的藏書樓裡,常常能看到這樣一幅畫麵:青衫少年與素衣少女,或並肩立於書架前低聲探討,或對坐於窗邊案幾旁執筆論道,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泛黃的書頁和兩人專注的側臉上,時光仿佛都變得緩慢而寧靜。
他們之間的交流從最初的偶遇指點,變成了默契的定期探討。關係也從最初的陌生與疏離,逐漸變得熟悉而親近。雖然薑媱依舊話不多,神情多數時間仍是清冷的,但麵對姚辰時,那冰封的容顏會微微解凍,眼眸中也會多了幾分專注與柔和。
青靈童子有時會好奇地趴在藏書樓門口張望,看著裡麵相談甚歡的兩人,小臉上露出賊兮兮的笑容,嘀咕道:“嘿嘿,少閣主和八先生,好像很聊得來嘛……”
姚辰沉浸在這種與同道交流、知識飛速增長的愉悅中,幾乎忘卻了外界紛擾。然而,他並不知道,他與薑媱日漸親近的景象,落在某些人眼中,卻如同毒刺,深深紮入了心底。內閣的風雲,並未因他的低調而平息,反而在暗處悄然醞釀。
喜歡星辰耀九州請大家收藏:()星辰耀九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