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咋買了那麼多東西啊?”
一關上門,方桃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田大嫂拿走了田家的東西後,車上都還是滿滿當當的,雖然還沒看清楚到底都是些啥東西,但肯定是花了不少錢的。
“你們爹的活計確定下來了!”哪怕特意壓低了聲音,劉春麗臉上都難掩喜色。
“真的?!”
這話瞬間收獲了三個小的如出一轍的驚喜表情。
方式穀點了點頭:“真的。”
“不過茶樓還沒開張,暫時還不用過去,跟東家說好了,五日後再過去。我趁著這段時間,把家裡的地給翻好,種上菜,再去山上多砍些柴來,把家裡的事情都給料理好了就去上工。”
“那有住的地方嗎?”方梨仰頭問道。
方桃:“開多少工錢啊?”
方澄:“每個月能休息幾天啊?跟之前在天山縣的時候一樣嗎?”
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在天山縣的時候,酒樓的待遇很好的。
不僅一個月的月銀有二兩銀子,酒樓得了什麼新鮮的食材,廚房那邊都會給方式穀留一份讓他帶回去加餐。
一個月還能有三天的休息時間,遇到中秋、春節、端午這些節日的時候東家還會給紅封,發肉蛋水果糧油之類的禮品。
所以哪怕方式穀有的時候沒有劉春麗一個月的銀子掙得多,但是這些隱形的福利給到的實際實惠卻是很多的。
方式穀在酒樓做工,她們一家人幾乎是很少花錢去買過菜的。
“住的地方肯定是有的,咱家現在在城裡又沒有房,回村也有十裡地呢,不住在那的話,來回折騰可不方便。”
方式穀一邊說,一邊動手把車上的糧袋給搬了下來。
之前聽到外麵瘟疫橫行,糧價又漲了後他就想囤糧,但是房子還沒蓋好,沒地方放,守著都怕被人看見偷了,後來去問了糧價,可能是馬上就要秋收了,開平縣倒是沒怎麼漲價,就暫時沒買。
現在房子蓋好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囤糧。
今兒粗糧細糧一共買了五石,他之後去了城裡上工的話,這些糧食都夠一家人吃上半年的了。
有了這麼多的糧食,他們夫妻倆這心裡都踏實了下來。
“不過你們在村裡我不在也不放心,還是得時不時的回來才行,所以我跟你們娘商量了一下就買了這驢。”
“有了驢,以後也不用總是去借知簡他們的了,咱們一家人都能方便一些。”
雖然陳大金和謝知簡都願意借,不會為著這小事多說什麼,可是總是要麻煩彆人的話,時間久了人家也會覺得煩的。
有了驢的話,他進山砍柴直接砍滿一車再回來,也不用來回折騰。
還有他不在家,兒子年紀也還小,沒多大力氣挑水,有驢就可以直接把水運回來了,也能省事許多。
劉春麗還要時不時的進城去繡樓賣繡活,怎麼算都得需要一個代步的。
兩人商量了一番便覺得還是買一頭驢或者牛和騾子會好一點,驢是最便宜的,最後就買了驢。
“這肯定不能跟天山縣比了,我十幾歲就去的酒樓,在那乾了十幾年了,知根知底的,算自己人,那些個好處也是慢慢的漲上來的。”
“咱在這兒人生地不熟的,初來乍到,能找到個活乾,我都謝天謝地了。”方式穀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要不是今兒又給那廣聚樓的掌櫃的塞了快一兩銀子,這活還不一定能談下來呢。
“那到底是多少啊?”方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