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小偉忙於應對監軍、整頓內務之時,一份來自兵部的十萬火急軍報,如同晴天霹靂,打破了暫時的平靜!
軍報內容讓所有看到的人臉色劇變:崇禎十一年九月,皇太極親率滿、蒙、漢八旗大軍十餘萬,繞過山海關防線,分道從牆子嶺、青山口等處突破長城隘口,大舉入塞!京畿震動!
虜騎入寇!而且規模空前!
清兵鐵騎一路勢如破竹,連克薊州、豐潤等地,兵鋒直指北京!朝廷急令各地兵馬入京勤王!
消息傳到承天府,行轅內一片死寂。陳新甲嚇得麵無人色,王裕民也沒了之前的倨傲,驚慌失措地尖聲道:“這…這如何是好!咱家得立刻回京護駕!”
周遇吉、徐銳等將領則紛紛請戰:“督師!虜騎猖獗,京師危殆!請立刻下令,全軍北上勤王!”
王小偉的心臟也是猛地一沉。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中原內亂未平,遼東巨患已至!曆史上,這次清兵入塞,曆時半年,深入中原兩千裡,破城七十餘座,俘獲人口財物無數,是明末一次極其慘重的浩劫!
必須北上!必須阻止他們!
但他立刻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軍遠征,非同小可。尤其是麵對機動性極強的清軍騎兵,步兵為主的新軍如何應對?後勤如何保障?湖廣剛定的局麵會不會再生變數?朝中的敵人會不會趁機發難?
他目光掃過驚慌的陳新甲和王裕民,心中瞬間有了決斷。
“陳部堂,王公公。”王小偉沉聲道,“勤王救駕,乃我等臣子本分。然湖廣新定,仍需大員坐鎮。請陳部堂留守此地,統籌後勤,安撫地方,確保我軍後路無憂。請王公公即刻輕裝返京,向陛下稟明我軍即刻北上之決心,並協理京中防務。”
這番話合情合理,既給了陳新甲留守的權力他求之不得),又給了王裕民回京的借口他恨不得立刻就走),實則將他們支開,免得礙手礙腳。
二人自然無異議,連忙答應。
支開二人後,王小偉立刻召開軍事會議。
“北上勤王,勢在必行。但如何北上,需有萬全之策。”王小偉指著地圖,“清兵騎兵眾多,來去如風,我軍若尾隨其後,必疲於奔命。我的計劃是:”
“第一,精選部隊。我軍不可能全部北上。由我親率八千精銳五千新軍步兵,一千五百騎兵,五百炮兵及臼炮哨)即刻輕裝出發,星夜兼程,直趨京師!周遇吉,你率餘部留守湖廣,清剿殘寇,確保根基不失!”
“第二,後勤先行。立刻動用所有騾馬車輛,裝載彈藥糧草,由徐銳負責,組建一支快速後勤車隊,沿官道先行北上,在預定地點設立補給點!”
“第三,情報至上。‘夜不收’全部撒出去,不僅要探查清軍主力動向,更要密切關注其分兵劫掠之部隊動向!我們要打的,不是追擊戰,而是攔截戰和阻擊戰!利用我軍火器優勢,在其歸路上設伏,或痛擊其分散劫掠之部隊!”
“第四,聯絡友軍。立刻派出信使,聯絡北直隸、山東等地尚能作戰的明軍,特彆是盧象升大人的天雄軍曆史上正於此時在巨鹿與清軍血戰),試圖協同作戰!”
一套以精兵疾進、依托火力、攔截為主的北上策略迅速形成。這與以往明軍被動尾追的戰術截然不同。
“諸位!”王小偉目光掃過眾將,“此去不同剿流寇。我們將麵對的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更為凶悍的後金八旗兵!這將是一場硬仗,惡仗!但這也是我等軍人衛國之責,報效皇恩之時!望諸位奮勇殺敵,揚我軍威!”
“願隨督師!殺虜報國!”眾將熱血沸騰,齊聲怒吼!
承天府立刻高速運轉起來。精選部隊,準備糧草彈藥,分配任務……整個城市彌漫著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王小偉則抽空給長公主寫了一封簡短的家書,隻報平安,未提凶險。他知道,自己即將踏入的,是一個比中原剿寇更加慘烈、更加危險的戰場。
三日後,一切準備就緒。王小偉率領八千北伐精銳,誓師出征!
大軍北上,蹄聲踏踏,旌旗獵獵。這一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內部的流寇,而是來自關外的、威脅華夏存亡的凶殘外虜!
曆史的車輪,轟鳴著駛向了新的、更加壯闊而慘烈的篇章。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