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Gliese 436 b_可觀測Universe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6章 Gliese 436 b(2 / 2)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內部結構的“三層地獄”:從核心到大氣層的冰火分層

giese436b的“內部世界”,比表麵更矛盾——它像一個被揉皺的“三明治”,每一層都上演著物理規律的“逆表演”。

1.核心:5500°c的“金屬熔爐”

giese436b的核心,是一個半徑約1.2倍地球半徑、質量約10倍地球質量的金屬球。它的溫度高達5500°c比太陽表麵還熱),壓力卻達到了100gpa相當於地球核心壓力的2倍,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10萬倍)。

在這種極端條件下,核心的成分早已不是單純的鐵鎳——高壓讓鐵與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了“碳化鐵合金”fe?c)。這種合金的密度高達7.5克立方厘米,支撐著整個行星的引力場。

2.液態水海洋:1000公裡厚的“高壓熱水湖”

核心上方,是一個厚度約1000公裡、質量占行星總質量15的液態水海洋。這聽起來荒謬——表麵溫度430°c,怎麼會有液態水?答案藏在“高壓”裡:

海洋頂部的壓力約50gpa相當於地球海洋底部的500倍);

高壓抑製了水的沸騰,即使溫度達到100°c,水依然保持液態;

海洋的成分不是純水,而是溶解了大量氫氣、甲烷、硫化氫的“化學湯”——這些氣體來自icevii的融化和核心的脫氣作用。

3.icevii層:大氣與海洋的“固態緩衝帶”

在液態水海洋上方,是厚度約500公裡的icevii層。這裡的溫度約200°c,壓力約3gpa——剛好是icevii的穩定區間。這些固態冰顆粒像“雪”一樣,從大氣層沉降到海洋表麵,融化成水,補充液態水海洋的水量。

二、icevii的“循環史詩”:從大氣到海洋的“水之舞”

giese436b的“熱冰”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動態的循環係統——大氣層中的icevii,通過“沉降融化蒸發”,與液態水海洋和核心進行物質交換。

1.第一步:大氣層的“冰雨”

哈勃望遠鏡的觀測顯示,giese436b的大氣層中,icevii顆粒的直徑約110微米,像細小的冰晶。這些顆粒在恒星風的推動下,以每秒10米的速度沉降,穿過大氣層,落到液態水海洋表麵。

2.第二步:海洋的“融化引擎”

當icevii顆粒接觸液態水海洋,高壓下的融化過程瞬間發生——每克icevii融化,會釋放約334焦耳的熱量相當於1克冰在地球融化的10倍)。這些熱量被海洋吸收,維持了液態水的溫度,同時將溶解的礦物質帶入海水。

3.第三步:核心的“脫氣反饋”

液態水海洋的底部,與核心的金屬合金接觸。高溫高壓下,海水中的水分子會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其中氫氣會擴散到核心,與鐵反應生成碳化鐵;氧氣則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酸鹽。這些反應釋放的能量,又反過來加熱海洋,形成“熱循環”。

三、生命可能性的“極端猜想”:液態水海洋裡的“隱形居民”

giese436b的表麵是“煉獄”,但液態水海洋裡,卻可能藏著宇宙中最頑強的生命——它們不依賴陽光,不害怕高溫,靠化學能生存。

1.化學能的“生命燃料”

液態水海洋是一個天然的化學實驗室:

核心的脫氣作用釋放氫氣h?);

海水中的硫化物h?s)與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鹽so?2?);

這些反應釋放的能量,足夠支持化能合成生命的生存。

2.嗜熱微生物的“天堂”

地球深海熱泉中,存在嗜熱古菌如pyrooarii),能在113°c的高溫下生存,靠氧化硫化氫獲取能量。giese436b的液態水海洋,溫度約100°c,壓力是地球深海熱泉的100倍——但對嗜熱微生物來說,這不是問題:

高壓保護細胞膜不被破壞;

化學能足夠維持代謝;

溶解的礦物質如鐵、鎂)是細胞的“營養物質”。

3.甲烷生命的“可能”

大氣層中還含有甲烷ch?),濃度約0.1地球大氣層的100倍)。如果有生命以甲烷為代謝基礎類似地球的產甲烷菌),則可能利用氫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甲烷,獲取能量:

_2+4h_2→ch_4+2h_2o

這種“甲烷基生命”,不需要氧氣,能在高壓高溫的環境中存活。

四、科學意義的“範式轉移”:改寫係外行星的“認知邊界”

giese436b的發現,不是“一顆行星的秘密”,而是整個係外行星科學的“認知革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打破“熱海王星”的“氣態神話”

此前,天文學家認為熱海王星軌道周期<10天的海王星質量行星)的大氣層是“純氣態”,沒有液態水。但giese436b證明:即使是高溫行星,隻要有足夠壓力,內部也能存在液態水海洋。

2.重構“行星演化”的“內部模型”

giese436b的“冰水金屬”分層結構,讓我們重新理解熱海王星的形成:

它誕生於冰質原行星盤,捕獲大量水冰;

軌道遷移後,高溫高壓讓水冰轉化為icevii;

icevii的循環,維持了液態水海洋的存在。

3.拓展“宜居帶”的“定義維度”

傳統的“宜居帶”基於“液態水+陽光”。但giese436b的液態水海洋,靠的是“高壓+化學能”——這說明,宜居帶的範圍,可能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甚至包括靠近紅矮星的“熱行星”。

五、對人類的啟示:宇宙的“生命韌性”與“認知謙卑”

giese436b的故事,最終指向一個核心命題:生命,比我們想象的更頑強。

1.不要用地球的“舒適區”定義生命

地球生命的“舒適區”是20°c、1大氣壓、有陽光——但宇宙中的生命,可能在430°c的高溫、100gpa的高壓、沒有陽光的環境中生存。giese436b的液態水海洋,就是最好的證明。

2.宇宙的“生命多樣性”遠超想象

giese436b的生命可能不是“碳基+陽光”的模式,而是“碳基+化學能”或“甲烷基+高壓”的模式。這說明,宇宙中的生命,可能有無數種形態,我們隻是其中一種。

3.探索的意義:不是“尋找另一個地球”,而是“理解宇宙的生命邏輯”

我們尋找係外行星,不是為了找到“第二個地球”,而是為了理解:生命在宇宙中是如何起源、演化的?giese436b的“熱冰海洋”,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

結語:燃燒行星的“生命之光”,宇宙的終極浪漫

giese436b,這顆33光年外的“燃燒熱冰行星”,用最矛盾的方式,書寫了宇宙最浪漫的史詩:在最熾熱的地獄裡,藏著最溫柔的液態水海洋;在最不可能的環境中,孕育著最頑強的生命可能。

它的存在,不是對生命的“恩賜”,而是對宇宙規律的“彰顯”——宇宙的本質,是多樣性與可能性。當我們仰望這顆行星,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燒紅的球”,而是宇宙給我們的“生命啟示”:

生命,總能找到生存的方式;

宇宙,總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探索,永遠是人類最動人的使命。

下一站,我們將用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的“眼睛”,更近距離地觀察giese436b的液態水海洋——或許,我們能找到“生命的光譜指紋”。但無論結果如何,giese436b已經告訴我們:宇宙中,從來不缺少生命的奇跡。

宇宙的回響:

當我們合上最後一頁,giese436b的故事,已經變成了人類對宇宙的“深情告白”。它是一顆“燃燒的熱冰行星”,更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對係外行星、對生命、對宇宙的全新認知。

這顆33光年外的行星,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地球的美麗而忘記宇宙的遼闊,不要因為生命的脆弱而放棄對未知的探索。在億萬光年外的某個地方,可能還有更多的“giese436b”,更多的“熱冰海洋”,更多的“生命奇跡”,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理解,去敬畏。

宇宙很大,我們很小,但我們的好奇心,可以跨越星際。這,就是giese436b給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宇宙的浪漫,從不是星辰的閃爍,而是生命的韌性。

喜歡可觀測universe請大家收藏:()可觀測universe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藍星第一社死戰神 重生1989從閩南菜園子開始 讓你去婦科當醫生,你卻去泡妞? 異世法師冒險手冊 都有係統了,道侶多點很正常吧 雜役?我是你祖宗 斬妖除魔:我能吸收道行 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 小子修仙傳 你一個築基,讓我大乘期自廢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