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安全感怎麼辦?
那就想想辦法。
王興珠想的辦法簡單粗暴。
她直接去買了個工作,新工作是供銷社的售貨員。
這是個肥差,供銷社經常會有一些瑕疵品“打骨折”銷售,價格往往隻有正常商品價格的一半還不到。
有瑕疵的地方並不影響使用,頗受群眾們的歡迎。
你想要,我也想要,東西就那麼多,何況供銷社的職工第一個得到消息,有自家需要的基本都被內部消化了,哪裡輪得到其他人。
想要?你就得托關係。
於是,在附近鄰居發現王興珠在供銷社上班的第一天,鄰居堆裡就炸了鍋。同時,王興珠在附近的人緣也好了起來。
當初王興珠一人帶著一個孩子搬進了這條街,周圍鄰居不說有多熱情,但都隻是個麵子情。
現在不同了,就連王思華出門玩碰到鄰居,都有人喊他讓他彆玩太久,早點回家。
王思華第一次還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畢竟小胖出門也是這樣,小胖的爺爺是國營飯店的廚師,也是一個可以被托關係的崗位。
可架不住次數多,王思華去哪玩都感覺有人在關注他,怎麼誰都認識他啊?
小孩子想不通的事,就要去問大人。
“你又不是什麼大人物,哪有人時刻關注你,那些都是咱們的鄰居,咱們住在這裡也有一段時間,認識你有什麼奇怪的。”
王興珠邊曬衣裳邊不在意的回答,大人間的勾勾繞繞不是五歲小孩子該知道的,小時候正是建立三觀最關鍵的時候。
什麼時候都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大家關注的中心,要讓他覺得自己和彆人沒什麼兩樣,王興珠不認為受到過多關注是什麼好事情。
“哦。”王思華把小手伸進袖子裡撓了撓胳膊,對著王興珠眨了眨眼睛,見她的表情沒有什麼特彆的,頓時有些失望。
他還以為大家是看他好看才給他打招呼的,他年紀雖然小,但也知道美醜。
偶爾在家裡照鏡子的時候,他都覺得自己好看慘了,好看的人出門會被關注,會被人打招呼,這是受歡迎的體現。
小胖就是這樣說的。
以前和小胖出去玩的時候,也有不少人喊小胖,小胖說大家是看他長得俊還有福氣才和他打招呼的。
可是到他這裡,咋變了樣呢?
雖然有些失望自己不是這條街的“明星”,但小家夥有樣學樣,再出門看到認識的鄰居不等他們喊他,自己就先喊起人。
“王奶奶,太陽這麼大還出去啊?哦,買菜啊。那您慢點走,小心腳下的石頭~”
“孫叔叔,去上班啊~”
“陳阿姨,去買米?我剛從那邊過來,現在沒人排隊哦,您快點走,免得等會人多啦~”
如果說以前鄰居們是因為王興珠的工作而想要和他們搞好關係,畢竟總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那麼現在就是因為王思華的個人魅力。
誰會討厭一個總是帶著笑,喊人還有甜甜小奶音的孩子呢?
王思華小同誌憑自己的個人魅力,成功的成了“彆人家”的孩子,憑實力成為這條街的“小明星”。
後來,王興珠再帶著王思華出門的時候,鄰居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王興珠,而是王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