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時光回響的勳章_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第110章 時光回響的勳章

第110章 時光回響的勳章(1 / 1)

第110章:時光回響的勳章:一場讓奮鬥故事照進現實的榮耀禮讚

秋分時節的林家村,晨霧還沒散儘,田埂上就飄起了新收稻穀的清香。村文化廣場上,紅色的燈籠掛了滿樹,“林家村奮鬥精神紀念館開館儀式”的橫幅在晨光裡格外醒目。八十歲的林悅坐在鋪著軟墊的輪椅上,蘇曉舟蹲在她身邊,小心翼翼地幫她整理著藏青色的外套領口,而不遠處,林曉星正帶著實踐隊的年輕人,給趕來參加儀式的嘉賓分發印著“林家村記憶”的文創手冊——手冊封麵是蘇樂樂設計的插畫,畫著1982年的土坯房、1995年的食品加工廠、2020年的希望小學,最後定格在如今綠意盎然的生態稻田。

“太奶奶,您看,省文旅廳的李廳長已經到了!”林曉星跑過來,手裡拿著份嘉賓名單,語氣裡滿是激動。她今天特意穿了件淺藍色的連衣裙,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胸前彆著枚小小的竹編胸針,那是蘇樂樂用老竹匠張叔留下的竹料做的,上麵刻著“傳承”兩個字。

林悅順著曉星指的方向望去,看到李廳長正和幾位專家模樣的人站在廣場入口,仔細看著牆上掛著的老照片——那是蘇曉舟花了三個月整理的“林家村奮鬥史”照片牆,從1982年林悅剛到村裡時的黑白照片,到1985年食品加工廠開工的彩色合影,再到2000年希望小學奠基的場景,每一張都帶著歲月的溫度。

“時間過得真快啊,第一次見李廳長的時候,曉舟還在上學呢。”林悅輕聲感歎,手指輕輕敲了敲輪椅的扶手。她想起2018年李廳長來村裡考察文化保護時,還特意跟她聊了很久,說要把林家村的故事當成鄉村振興的案例推廣,如今五年過去,紀念館終於建成了,那些藏在時光裡的奮鬥故事,終於有了一個像樣的“家”。

九點整,開館儀式正式開始。蘇曉舟作為村支書,首先走上台致辭。他手裡拿著那本1982年林悅寫的筆記本,聲音帶著幾分哽咽:“今天,我們建這個紀念館,不是為了炫耀過去的成績,而是為了記住那些不容易的日子——記住1982年,林悅帶著大家在黑市賣西紅柿賺第一桶金的艱難;記住1985年,工廠產品滯銷時,她帶著員工挨家挨戶推銷的韌勁;記住2000年,為了建希望小學,她和蘇然把家裡的積蓄都拿了出來的決心。這些故事,是林家村的根,也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財富。”

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老村民都紅了眼眶。曾經在食品加工廠工作過的王阿姨,擦著眼淚對身邊的人說:“那時候工廠沒銷路,林悅帶著我們去縣城的集市試吃,天不亮就出發,晚上抹黑回來,腳都磨出了水泡,卻從來沒說過一句累。現在我孫子在希望小學上學,每次路過學校,都要跟我說‘奶奶,這是林悅奶奶建的學校’,我心裡就特彆驕傲。”

接下來,李廳長走上台,手裡拿著份紅色的證書:“今天,我不僅是來參加開館儀式的,還要代表省文旅廳,給林家村頒發‘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基地’的證書!林家村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它從貧困小山村變成了富裕村,更在於它守住了奮鬥的精神,傳承了文化的根脈。從林悅女士到年輕的實踐隊,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真正力量!”

當李廳長把證書遞給蘇曉舟時,廣場上的掌聲和歡呼聲差點掀翻了屋頂。林曉星帶著實踐隊的年輕人,拉起了一條寫著“傳承奮鬥精神,建設美好鄉村”的橫幅,孩子們也拿著自己畫的“我心中的林家村”畫作,圍在橫幅周圍,笑得格外燦爛。

開館儀式結束後,大家跟著講解員走進紀念館。紀念館分三個展廳,第一個展廳叫“艱難起步”,裡麵陳列著林悅當年用過的煤油燈、賣西紅柿的竹籃、辦工廠時的營業執照複印件,甚至還有1985年工廠滯銷時,客戶退回的辣椒醬瓶子。講解員指著那個瓶子,輕聲介紹:“就是因為這次滯銷,林悅女士才意識到,光有好產品不行,還要懂市場。她花了一個月時間,跑遍了周邊五個縣城,終於找到問題所在——原來當時的包裝太簡陋,客戶覺得不上檔次。後來她重新設計了包裝,還印上了‘林家村特產’的字樣,銷量很快就上去了。”

第二個展廳叫“蓬勃發展”,展示的是1990年到2010年的故事。這裡有食品加工廠擴大規模時購買的第一台自動化設備模型,有蘇然當年跑業務時用的舊自行車,還有希望小學孩子們的作業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麵“愛心牆”,上麵貼滿了被資助學生的感謝信。“從2000年到現在,林悅女士和蘇然先生一共資助了128名貧困學生,其中有36人考上了大學,有的成了醫生,有的成了老師,還有的像林曉星一樣,回到了鄉村工作。”講解員的聲音溫柔而堅定,“這麵牆,是愛心的傳遞,也是奮鬥精神的延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個展廳叫“薪火相傳”,是專門為年輕人準備的。這裡陳列著林曉星團隊設計的生態稻田規劃圖、蘇樂樂的文創產品樣品、鄭陽運營的抖音賬號後台數據截圖,還有實踐隊抗旱時用過的抽水泵和水管。“2023年夏天,林家村遭遇旱災,實踐隊的年輕人連續半個月泡在田裡,白天抽水灌溉,晚上研究抗旱技術,最終保住了120畝稻田。”講解員指著展櫃裡的抽水泵,“這台機器,不僅救了秧苗,更讓我們看到,年輕一代已經接起了奮鬥的接力棒。”

李廳長在第三個展廳裡停留了很久,他拿起蘇樂樂設計的“非遺伴手禮”盒子,仔細看著上麵刻的紮染口訣,笑著對身邊的專家說:“你看,這就是傳承的力量。老手藝沒有過時,隻要年輕人願意創新,就能讓它煥發生機。林家村的實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鄉村振興,既要守住根,也要開新花。”

中午時分,紀念館裡依然擠滿了人。林悅坐在輪椅上,被大家圍在中間,聽老村民們講過去的故事。曾經造謠林悅的張嬸,如今也老了,她拉著林悅的手,不好意思地說:“林悅啊,當年是我糊塗,聽了彆人的閒話就跟著造謠,你彆往心裡去。現在看到村裡這麼好,孩子們這麼有出息,我才知道,你當年做的都是對的。”

林悅笑著搖搖頭:“都過去的事了,還提它乾什麼?現在大家日子過好了,比什麼都強。”她看著身邊嘰嘰喳喳的孩子們,心裡滿是欣慰。有個小男孩拿著本畫冊,跑到她麵前,認真地說:“林悅奶奶,我長大了也要像您一樣,建設咱們村!”

林悅摸了摸小男孩的頭,眼裡滿是慈愛:“好孩子,隻要你有這份心,好好讀書,將來一定能為村裡做貢獻。記住,不管做什麼,都要腳踏實地,不能怕困難,更不能忘了根。”

下午,實踐隊特意在生態稻田裡安排了“農耕體驗”活動。李廳長和專家們跟著林曉星下了田,體驗插秧的樂趣。雖然大家的動作很生疏,有的把秧苗插得歪歪扭扭,有的還濺了一身泥,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李廳長一邊擦汗,一邊對林曉星說:“現在的年輕人,能放下手機走進田裡,不容易啊。你這個生態稻田的想法,既保護了環境,又讓遊客體驗了農耕文化,值得推廣!”

林曉星不好意思地笑了:“李廳長,這都是太奶奶和爺爺們打下的基礎。我們隻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加了點新想法而已。下一步,我們想在稻田裡建個‘農耕科普園’,讓城裡的孩子來體驗的時候,還能學到農業知識。”

“好想法!”李廳長點點頭,“省文旅廳可以給你們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你們要好好乾,把林家村的故事講得更遠,讓更多人知道,鄉村不僅有美景,還有奮鬥的精神和溫暖的人情。”

傍晚時分,嘉賓們陸續離開。林曉星和實踐隊的成員們,陪著林悅和蘇曉舟坐在紀念館的院子裡,看著夕陽慢慢落下。院子裡種著幾棵桂花樹,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心裡暖暖的。

“太奶奶,今天是不是特彆開心?”林曉星靠在林悅身邊,輕聲問。

林悅點點頭,目光落在紀念館的門牌上——那門牌是用老槐樹的木料做的,上麵刻著“林家村奮鬥精神紀念館”,字體蒼勁有力,是蘇然生前最喜歡的隸書。“開心,也安心。”她輕聲說,“看到你們這麼有出息,看到村裡的日子這麼好,我和蘇然也能放心了。”

蘇曉舟看著遠處的生態稻田,感慨地說:“媽,您還記得嗎?1982年您剛到村裡的時候,咱們村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現在不僅有了紀念館,還有了生態稻田、非遺研學營,這都是您當年不敢想的吧?”

“是啊,不敢想。”林悅輕輕歎了口氣,眼裡卻滿是笑意,“那時候隻想讓大家能吃飽飯、穿暖衣,沒想到現在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這要感謝這個時代,更要感謝一代代願意為村裡付出的人——感謝老竹匠張叔,願意把竹編手藝傳下去;感謝周阿婆,堅持了一輩子紮染;感謝你們,願意放棄城裡的工作,回到村裡建設家鄉。”

“太奶奶,我們還要謝謝您。”林曉星認真地說,“如果不是您當年的堅持,就沒有今天的林家村。您的故事,就像一盞燈,一直照著我們往前走。”

這時,鄭陽拿著手機跑過來,興奮地說:“曉星,咱們紀念館開館的視頻火了!抖音上已經有五十多萬播放量了,還有很多網友留言說想來村裡看看,有的還問能不能報名參加研學營!”

蘇樂樂也跟著說:“我設計的文創產品,今天有好幾個商家想跟咱們合作,說要把伴手禮賣到全國各地去!”

看著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林悅和蘇曉舟相視而笑。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給每個人都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林悅知道,紀念館的開館,不是奮鬥故事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那些藏在展櫃裡的老物件、照片、書信,會像一個個時光的信使,把林家村的奮鬥精神,傳遞給更多人,也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了家鄉的美好未來,繼續努力奔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晚上,村裡舉辦了熱鬨的篝火晚會。村民們圍著篝火唱歌跳舞,老人們唱起了當年的山歌,年輕人則跳起了流行的舞蹈,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笑聲傳遍了整個村莊。林悅坐在輪椅上,看著眼前的熱鬨景象,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想起1982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自己一個人坐在土坯房裡,看著窗外的大雪,心裡滿是迷茫;而現在,她身邊有家人,有朋友,有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還有一個越來越好的家鄉。

“曉舟,你看,這就是我當年想要的日子。”林悅輕聲說,聲音裡滿是滿足。

蘇曉舟緊緊握住母親的手,眼眶有點紅:“媽,您做到了。您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改變了整個林家村的命運。您的故事,會永遠留在我們心裡,留在這個紀念館裡,留在林家村的每一寸土地上。”

篝火越燒越旺,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林曉星和實踐隊的年輕人,手拉手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歌聲嘹亮而堅定。林悅跟著輕輕哼唱,手指隨著節奏輕輕擺動。她知道,林家村的故事,還會繼續書寫下去;那些埋在時光裡的奮鬥精神,會像這篝火一樣,永遠溫暖,永遠明亮,照亮鄉村未來的每一段路。

夜深了,篝火漸漸熄滅,但紀念館裡的燈還亮著。展櫃裡的煤油燈、竹籃、筆記本,在燈光下靜靜躺著,仿佛在訴說著那些不平凡的歲月。而在紀念館的門口,那棵老槐樹的葉子輕輕搖曳,像是在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也像是在期待著,未來更多精彩的故事。

喜歡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民求生:從亂葬崗挖到帝王陵 厲煞纏村:我靠祖傳道書斬煞 大唐:投資武則天我成了萬古一帝 李雲龍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乾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 鐵血1645:從揚州十日開始 被做局後我獲得最強消費返現係統 八零:十歲上山打獵忙,全家幫忙 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紀進化五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