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未來展望
暮春時節的青山村,清風裹挾著稻田的清香,漫過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樹。林悅坐在槐樹下的石凳上,看著不遠處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在操場上奔跑嬉鬨,銀鈴般的笑聲順著風飄過來,落在她的耳中,像極了年輕時聽慣的田埂歌謠。
“又在這兒發呆?”蘇然提著竹籃走過來,裡麵裝著剛從自家果園摘的櫻桃,顆顆飽滿紅潤。他在林悅身邊坐下,捏起一顆遞到她嘴邊,“嘗嘗,今年的櫻桃甜得很,比去年的品質還好。”
林悅張口接住,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開,眉眼彎了彎:“還是你種的果樹養得好。想當年咱們剛承包這片果園的時候,村裡人還說‘城裡來的知青哪懂種地’,現在誰見了不誇一句?”
蘇然笑著搖頭,指尖拂過石凳上刻著的淺淺紋路——那是二十年前他們夫妻倆親手鑿下的,當時是為了標記果園的邊界,如今倒成了村裡老人孩子都愛坐的“老地方”。“不是我種得好,是這土地養人,也是政策給了咱們機會。”他望著遠處連片的溫室大棚,語氣裡滿是感慨,“你看那片大棚,現在都用上了智能溫控和滴灌係統,村裡的年輕人用手機就能管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靠天吃飯’了。”
林悅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大棚頂部的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著微光,那是凱悅集團去年投入建設的“農光互補”項目,既能發電,又能為棚內作物提供適宜的光照,一舉兩得。“說到這個,昨天省農業廳的李廳長還打電話來,說想把咱們青山村的‘光伏+農業’模式在全省推廣,讓更多村子受益。”
“那是好事。”蘇然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不過推廣歸推廣,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每個村子的土壤、氣候都不一樣,得派技術員下去手把手教,不能搞‘一刀切’。”
“放心,我已經讓公司的技術部製定了詳細的方案,每個試點村都配兩名駐點技術員,還會定期組織培訓。”林悅從隨身的布包裡拿出一本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近期的工作計劃,“對了,咱們和農科院合作的‘富硒水稻’項目,下周就要在村東的試驗田播種了。這次的種子經過三次改良,不僅硒含量比普通水稻高五倍,抗倒伏能力也強,等秋收了,就能做成高端大米禮盒,銷往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
蘇然接過筆記本翻看,指尖在“富硒水稻產業鏈”那一頁停住:“你打算把大米深加工也做起來?”
“嗯。”林悅點頭,語氣堅定,“光賣原糧賺不了幾個錢,得延長產業鏈。我計劃在村西的產業園裡建一條大米深加工生產線,除了精米,還要開發糙米茶、米糠油、米粉這些產品。咱們青山村的水質好、空氣好,生產出來的產品肯定能打出品牌。到時候再通過電商直播帶貨,讓全國的人都知道咱們青山村的好東西。”
正說著,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進村子,停在老槐樹下。車門打開,一個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的年輕小夥走下來,手裡提著公文包,快步走到兩人麵前,恭敬地喊道:“林董、蘇董,我是集團市場部的張遠,今天來是向兩位彙報電商平台的運營情況。”
張遠是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老家在鄰村,畢業後就主動申請回村工作,憑借出色的能力,很快就成了市場部的骨乾。他打開公文包,拿出一份報表,遞給林悅:“這是咱們‘青山優品’電商平台上個月的銷售數據,總銷售額突破了五百萬,其中‘有機蔬菜禮盒’和‘土蜂蜜’最受歡迎,複購率達到了65。還有,咱們在抖音、快手開的直播賬號,粉絲已經突破了一百萬,每場直播的觀看人數都在十萬以上。”
“不錯,進步很快。”林悅看著報表上的數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過不能驕傲,還要繼續優化服務。比如物流這塊,偏遠地區的配送時間太長,得和快遞公司協商,在周邊城市建幾個倉儲中心,縮短配送時間。還有客服,要保證24小時在線,及時回複客戶的問題,不能讓客戶等急了。”
“我記住了,林董。”張遠認真地記下,又補充道,“還有件事想向您請示,下個月咱們想在平台上搞一場‘助農直播節’,邀請村裡的種植戶、養殖戶親自出鏡,講述他們的故事,同時推出優惠活動,幫助他們拓寬銷路。您看可行嗎?”
“當然可行!”林悅眼前一亮,“這個想法好,既接地氣,又能讓消費者了解咱們產品的來源,增加信任感。到時候我和蘇然也去直播間湊個熱鬨,給咱們青山村的產品代言。”
張遠離開後,林悅和蘇然繼續坐在石凳上,聊著村裡的發展。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稻田上,給綠油油的禾苗鍍上了一層金邊。不遠處,村裡的老人們坐在樹蔭下下棋、聊天,孩子們在田埂上追逐打鬨,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
“還記得咱們剛創業的時候嗎?”蘇然突然開口,語氣裡滿是回憶,“那時候你推著自行車,在集市上賣自己種的蔬菜,風吹日曬的,一天也賺不了幾個錢。後來開食品廠,資金不夠,咱們四處去借,還被人騙了好幾次。產品滯銷的時候,你連著好幾天睡不著覺,眼睛都熬紅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悅想起那些艱難的日子,忍不住笑了:“是啊,那時候真難。不過還好,有你在我身邊,陪著我一起扛。還有村裡的鄉親們,在咱們最困難的時候,都伸出了援手。要是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凱悅集團,也沒有今天的青山村。”
“所以咱們更要好好乾,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蘇然握住林悅的手,掌心溫暖而有力,“下一步,咱們還要把村裡的旅遊也發展起來。你看咱們村的山清水秀,還有百年老槐樹、古石橋這些老物件,完全可以搞‘鄉村旅遊’。咱們可以建幾家民宿,搞一些采摘、垂釣、農事體驗活動,讓城裡的人來這裡放鬆心情,感受鄉村的魅力。”
“我也是這麼想的。”林悅眼中閃爍著光芒,“而且旅遊發展起來了,還能帶動村裡的餐飲、住宿、手工藝品等產業,讓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咱們還要和周邊的村子合作,打造‘鄉村旅遊線路’,形成規模效應。比如,遊客來咱們青山村摘櫻桃、體驗農事,再去隔壁的李家村看古村落、品特色小吃,去王家村登爬山、賞瀑布,這樣既能吸引更多遊客,又能讓大家共同受益。”
說到這裡,林悅從布包裡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遞給蘇然:“這是我製定的《青山村鄉村振興五年規劃》,裡麵詳細寫了未來五年咱們村在農業、工業、旅遊業、教育、文化等方麵的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你看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蘇然接過文件,仔細翻看。文件裡,每一個目標都清晰具體,每一項措施都切實可行:農業上,要實現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打造“青山優品”農產品品牌;工業上,要擴大食品加工廠和新能源公司的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旅遊業上,要建成集休閒、度假、體驗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年接待遊客達到五十萬人次;教育上,要擴建希望小學,增加師資力量,改善教學條件,讓村裡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文化上,要挖掘和保護村裡的傳統文化,建設鄉村文化廣場、圖書館、博物館,舉辦民俗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想得很周全。”蘇然看完,對林悅豎起了大拇指,“不過要實現這些目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
“資金方麵,咱們凱悅集團可以投入一部分,再申請政府的鄉村振興專項基金,還可以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技術方麵,繼續和農科院、高校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人才方麵,除了招聘專業人才,還要培養村裡的年輕人,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林悅語氣堅定,“咱們還可以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比如給他們提供創業補貼、低息貸款、免費培訓等,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正聊著,遠處傳來一陣汽車喇叭聲。林悅抬頭望去,隻見一輛大巴車緩緩駛進村子,車身上寫著“凱悅集團資助貧困學生夏令營”的字樣。車門打開,一群穿著統一服裝的孩子走下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是咱們資助的那些貧困學生。”林悅站起身,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次夏令營,咱們安排他們來青山村體驗生活,參觀咱們的工廠、果園、希望小學,讓他們感受鄉村的變化和發展,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動力。”
蘇然也站起身,看著孩子們歡快的身影,語氣中滿是感慨:“這些孩子都是祖國的未來,咱們一定要好好資助他們,讓他們能安心讀書,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等他們大學畢業了,要是願意回農村發展,咱們一定大力支持,給他們提供平台和機會。”
林悅點點頭,眼中滿是期待:“我相信,等這些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有很多人回到農村,用他們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到那時候,咱們農村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裕、更加繁榮。”
夕陽漸漸落下,天空被染成了絢麗的橙紅色。孩子們在操場上放風箏,風箏飛得很高,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林悅和蘇然並肩站在老槐樹下,看著這美好的一幕,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你說,十年後的青山村會是什麼樣子?”林悅輕聲問道。
蘇然想了想,笑著說:“十年後,咱們的‘富硒水稻’‘有機蔬菜’會成為全國知名的品牌,食品加工廠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新能源公司會為國家的‘雙碳’目標做出重要貢獻。村裡的旅遊會搞得紅紅火火,民宿、餐館遍地開花,遊客絡繹不絕。希望小學會建成現代化的學校,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優秀的師資力量,村裡的孩子不用再去城裡上學。老人們會有完善的養老保障,安享晚年。年輕人會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好工作,不用再背井離鄉。整個村子會變得更加整潔、更加美麗、更加和諧,成為人人羨慕的‘幸福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悅聽著,臉上露出了向往的笑容:“不止是青山村,我還希望咱們的模式能推廣到更多的農村,讓全國的農村都能像青山村一樣,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還希望咱們的凱悅集團能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擔當的百年企業,不僅要做大做強,還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慈善、教育、環保等方麵做出更多的貢獻。”
“會的,都會實現的。”蘇然緊緊握住林悅的手,眼中滿是堅定,“隻要咱們堅持不懈地努力,隻要咱們心懷感恩、勇於擔當,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咱們這一輩子,能趕上這個好時代,能為家鄉、為社會做些實事,值了。”
夜色漸濃,村裡的路燈次第亮起,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鄉村的夜晚。孩子們的笑聲漸漸平息,村裡恢複了寧靜,隻有偶爾傳來的狗叫聲和蟲鳴聲,交織成一首溫馨的鄉村夜曲。
林悅和蘇然並肩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更相信,隻要夫妻同心、攜手共進,隻要心懷對家鄉的熱愛、對未來的期待,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讓青山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更多的農村像青山村一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書寫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而這份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也像一粒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長成了參天大樹,指引著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創造更多的奇跡與輝煌,為這個偉大的時代,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