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代際共融之橋:_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第100章 代際共融之橋:

第100章 代際共融之橋:(1 / 2)

第100章:代際共融之橋:一場讓鄉村老少同心的溫情實踐

芒種時節的林家村,蟬鳴漸起,田埂上的麥穗沉甸甸地垂著,空氣中滿是豐收的期待。可村東頭的老年活動中心裡,卻彌漫著一絲尷尬——幾個老人坐在長椅上,手裡攥著智能手機,眉頭緊鎖地盯著屏幕,旁邊站著的幾個年輕人急得直跺腳。

“張爺爺,您按一下這個綠色的‘確認’按鈕,就能跟您孫子視頻通話了。”村裡的大學生誌願者小夏彎著腰,手把手地教張爺爺操作手機,可張爺爺的手指有些顫抖,好幾次都點到了旁邊的廣告圖標。

“哎,這玩意兒太複雜了!”張爺爺歎了口氣,把手機揣回兜裡,“我還是等孫子放假回來吧,省得在這瞎折騰。”

旁邊的李奶奶也跟著附和:“就是啊,年輕人喜歡的那些直播、網購,我們根本看不懂。上次我想讓孫女幫我買件衣服,結果她給我發了一堆鏈接,我看來看去,還是不知道該選哪個。”

幾個年輕人麵麵相覷,他們是村裡“數字助農行動”中培養的骨乾,本想幫老人們跟上時代,可沒想到卻因為“代溝”碰了壁。負責組織活動的小林無奈地說:“我們本來想教老人們用手機,讓他們能跟子女視頻、網上購物,可老人們好像對這些不感興趣,反而覺得我們在‘折騰’他們。”

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林悅看到。她看著老人們落寞的神情和年輕人無奈的樣子,心裡泛起一陣酸楚。自從“數字助農行動”成功後,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忙著搞電商、做直播,而老人們則依舊守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兩代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年輕人嫌老人跟不上時代,老人嫌年輕人不接地氣”的隔閡。

“小林,你們彆著急,”林悅走到年輕人身邊,輕聲說,“老人們不是不想學,而是覺得這些新東西跟他們的生活沒關係。咱們得換個思路,讓老人們覺得這些新事物能幫到他們,還能讓他們跟年輕人有共同話題。”

當天晚上,林悅就召集村裡的年輕人和老人們代表開了個座談會。會上,老人們紛紛倒苦水——有的說子女在外打工,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麵,想視頻卻不會操作;有的說家裡的農具壞了,不知道該找誰修,年輕人都忙著搞電商,沒人願意幫忙;還有的說想給孫輩做些手工零食,卻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喜歡吃什麼口味。

而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煩惱——有的說想幫老人們賣手工製品,可老人們覺得賣不了幾個錢,不願意配合;有的說想教老人們用智能手機,可老人們學了就忘,自己也沒耐心反複教;還有的說想搞鄉村旅遊,可老人們覺得會打擾他們的生活,不支持。

聽了大家的話,林悅心裡有了主意:“咱們不如搞一個‘代際共融計劃’,讓年輕人和老人們一起做事,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比如,年輕人幫老人們學用智能手機、賣手工製品,老人們則教年輕人種莊稼、做手工、講村裡的故事。這樣既能解決老人們的難題,又能讓年輕人了解傳統,還能拉近兩代人的距離。”

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好,可具體該怎麼實施,卻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林悅笑著說:“咱們一步一步來,先從‘三個一’開始——辦一個‘代際互助班’,搞一場‘老帶新’農耕體驗,開一個‘祖孫手工坊’。”

第一個啟動的是“代際互助班”。林悅把老年活動中心改成了互助班的教室,每周一、三、五下午開課,讓年輕人當老師,老人們當學生,主要教老人們用智能手機、拍照片、發朋友圈。為了讓老人們有興趣,林悅還特意讓年輕人準備了“實用課程”——比如怎麼用手機交水電費、怎麼在網上掛號、怎麼跟子女視頻通話。

可開課第一天,就出了小插曲。教李奶奶用手機掛號的是村裡的年輕人小鄭,他按照流程一步步教,可李奶奶記不住步驟,反複問了好幾次,小鄭有些不耐煩了,聲音也提高了幾分:“李奶奶,我都教您三遍了,您怎麼還記不住啊?”

李奶奶的臉一下子紅了,低著頭說:“我老了,腦子不好使了,不學了不學了。”說著就要走。

林悅趕緊攔住李奶奶,笑著說:“李奶奶,您彆著急,小鄭不是故意的,他就是有點急脾氣。咱們換個方法,您把步驟寫在紙上,回家慢慢練,有不懂的就問小鄭,他肯定會耐心教您的。”

然後,林悅又把小鄭拉到一邊,輕聲說:“小鄭,老人們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學東西慢很正常。您想想,小時候您學走路、學說話,老人們也是一遍一遍教您的,現在輪到您教他們了,可得有耐心啊。”

小鄭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林總,我知道錯了,我以後肯定有耐心,慢慢教老人們。”

接下來的日子裡,小鄭果然變了很多。他特意給李奶奶畫了掛號步驟圖,還在每個步驟旁邊配了簡單的圖畫,比如“點這個像醫院一樣的圖標”“在這裡填您的身份證號”。李奶奶學得很認真,遇到不懂的就給小鄭打電話,小鄭總是耐心地解答,有時候還會上門手把手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半個月後,李奶奶終於學會了用手機掛號。她激動地給在外地打工的兒子打電話:“兒子,媽會用手機掛號了!以後我身體不舒服,再也不用麻煩你請假回來陪我去醫院了!”電話那頭的兒子也很開心,還特意給小鄭發了個紅包表示感謝。

“代際互助班”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的老人們加入進來。張爺爺學會了用手機拍照片,還把自己種的蔬菜拍成照片發朋友圈,引來不少點讚;王奶奶學會了用手機購物,給孫輩買了好幾件衣服,孫輩收到後還特意視頻跟她說“謝謝奶奶”。

第二個啟動的是“老帶新”農耕體驗。林悅選了村裡的一塊試驗田,讓老人們當“農耕老師”,教年輕人種莊稼、辨節氣、用農具。年輕人大多是“90後”“00後”,有的連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更彆說種莊稼了。

負責教年輕人種玉米的是村裡的老周叔,他種了一輩子莊稼,經驗豐富。可剛開始教的時候,年輕人卻鬨出了不少笑話——有的把玉米種子種得太深,有的澆水太多,還有的分不清玉米苗和雜草,把玉米苗當成雜草拔了。

老周叔又氣又笑:“你們這些年輕人啊,真是五穀不分!這玉米種子得種三指深,澆水要見乾見濕,玉米苗的葉子是長條形的,雜草的葉子是圓形的,可不能再拔錯了!”

年輕人也覺得很不好意思,趕緊跟著老周叔重新學習。老周叔雖然嚴厲,卻很有耐心,他手把手地教年輕人怎麼鬆土、怎麼播種、怎麼施肥,還跟他們講過去種莊稼的故事——比如哪一年遇到了旱災,大家是怎麼抗旱的;哪一年玉米豐收,大家是怎麼慶祝的。

年輕人聽得津津有味,不僅學會了種莊稼,還了解了村裡的曆史。負責電商的小林說:“以前我覺得種莊稼又累又不掙錢,可聽了周叔的話,才知道種莊稼這麼不容易,也才明白咱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以後我幫老人們賣農產品,一定要把這些故事講給客戶聽,讓他們知道咱們的農產品有多珍貴。”


最新小说: 三國:開局強搶甄氏五姐妹 春秋風雲,我乃華夏第一謀士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 殺死那個番茄作家 小叔兼祧兩房後,詐死夫君回來了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 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 最強女保鏢 覺醒秦始皇,全場都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