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瑤也在一旁積極建言:“我雖然乾不了重活,但可以幫忙準備些工具,再給大夥燒燒水、送送飯。對了,咱們還得定個工期,也好有個盼頭。”
楊易安思索片刻,說道:“工期就先定為一個月吧。大家加把勁,爭取按時完工。”
次日,石誌方把村民們都來了村口的老槐樹下。
楊易安審視著場上的人。石老爹夫婦得到了他的青蒿汁治療,現在已經完全康複。他腿有傷,在老槐樹下的一張石登坐了下來。他四十出頭,身形高大壯碩,國字臉,雙眼銳利,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楊易安再看看場上的村民,老的老,小的小,婦人居多。
石老爹聲如洪鐘地緩緩開口:“今天把大家聚集在這裡。是有點事情要向大家講。這位就是我們楊大善人的三兒子,楊易安。我們每個人都接受過楊大善人的救濟。每年乾旱收成不好,楊大善人都施粥救濟鄉親。現在楊三少想在大王山腳下開一間食店,需要勞動力。但是由於資金問題,付不起工錢,遇到了困難。現在誰願意出力幫忙的,每天免費招待兩餐飯。等日後食店鋪完工,可優先錄用做服務員。”
場上的眾人竊竊思索起來。一會兒一個六十出頭的白發老頭,扶著拐杖,站了起來,慢慢伸直有點駝的背:“村長,我們也是知恩圖報的人,想幫忙。但是目前春耕馬上開始了,今年是個旱春。還需要大量的人力挑水、翻地、平地。我們也是愛莫能助啊。”
白發老頭的話剛完下麵的人紛紛點頭附和。
一位抱著娃娃的婦人也亮起了嗓子:“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本來勞動力就不足,把勞動力全部都拉走了。我們今年的生計誰來負責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易安見到這情況,向石誌方一招手。石誌方急忙走近低聲問什麼事。他在石誌方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石誌方連連點頭後向家裡跑。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患難見真情,非常時期,就要有非常手段。大家的難處我理解,也不勉強。願意幫忙的站過來楊三少這邊吧。”石老爹威嚴地說。
雖然大部分村民都是猶豫不決,但是還是有五七個身形幾骨瘦如柴,麵黃肌瘦的婦人站了過來。
楊易安見到這種困難重重,依然有人肯放下自家農活來幫助自己。心想:這站出來的都是知恩圖報善良之人。日後若有出頭之人定要重重回報。
楊易安見時機差不多了,開口打斷了竊竊私語的村民。
“謝謝父老鄉親們的鼎力支持,我也明白鄉親們的難處。為了我們春耕生產,我也儘點綿力。大家看。”楊易安向自家的茅草屋方向一指。
隻見石誌方拉著一頭牛,肩上扛著鋤頭和鶴嘴鋤正往這走來。
“為幫鄉親們能夠順利春耕,有個好收成。我把這大水牛,和兩把鋤頭借給鄉親們用。”楊易安胸有成竹地說:“另外我還叫縣城裡鐵老爹打造鐵犁、鐵耙、鐵鏟。到時候一起借給鄉親們用。”
眾人聽到他說,鐵老爹還打造鐵犁,鐵耙之類的農具,以後都可以借給他們用。又見到石誌方拉來的大水牛,和肩上扛著的鋤頭來到了麵前。眾人炸鍋了。
眾人都興奮得又叫又跳。
楊易安雙手向下壓:“大家靜一靜,我還有點事要講。”
場上又馬上鴉雀無聲。
“為了解決挑水難的問題,我打算先造一台人力水車引水春耕。另外凡是願意免費幫我建造食店的人,除了優先錄用外。還贈送一把鋤頭作為工錢回報。”楊易安高聲說道。
眾人聽聞,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一陣熱烈的討論。一位年輕後生從人群中擠出,滿臉激動:“楊三少,您這可真是幫了大忙!我家正愁著春耕的事兒呢,這下有了這些農具和水車,心裡踏實多了!我第一個報名幫您建食店!”說罷,他滿臉期待地望向楊易安。
這時,一位中年漢子也大聲說道:“楊三少,您家向來仁義,如今又這般為大夥著想,我們要是還不幫忙,那可就太沒良心了!算我一個!”他的話語剛落,周圍便響起一片附和聲,越來越多的村民舉起了手,原本猶豫的神情也被堅定和熱情所取代。
石老爹站起身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聲如洪鐘地說:“大夥都聽好了!楊三少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我們可得把活兒乾漂亮了!我提議,我們選出幾個能乾的人當組長,帶著大夥有秩序地幫忙,怎樣?”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楊易安看著踴躍響應的村民,心中滿是感動,眼眶微微泛紅:“謝謝大家!等食店開起來,我們一起過上好日子!既然石老爹這麼說,那就麻煩石老爹幫忙挑選組長,組織一下。我和石誌方這幾天就去縣城催促鐵老爹打造農具,同時準備建造水車的材料。”
喜歡箭神三少爺請大家收藏:()箭神三少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