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民們熱情高漲的回應聲中,楊易安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
石老爹挑選了三位組長,將眾人分成三組:一組伐木材,一組運木材,一組清理場地並建設食店。土生土長的村民們住著土階茅屋,一個個踏實勤懇,埋頭苦乾。他們手腳麻利、乾活利落,食店在眾人的努力下,食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起來。
另一處河邊,幾個木匠正熱火朝天地打造水車。楊易安望著他們專注的模樣,心想:這些無疑都是能工巧匠,絕不能埋沒了他們的才華,定要給他們機會大展身手、施展抱負。
看似順風順水的建設背後,實則多了一個人的加入。這個意外轉折要從前幾天講起。
當晚,楊易安與石誌方、王碧瑤圍坐在油燈下,油燈火苗跳動。他們仔細商討著要建造成怎樣的食店。以飲食為主,客店為輔。要怎樣設計食店鋪和客房呢?搖曳的光影在三人臉仿動,映照著他們眼底燃燒的希望。三個人在熱烈爭論不休。爭論些什麼?當然是食店的布局問題。
油燈突然“劈啪”炸開一朵燈花,王碧瑤用木枝撥弄燈芯,燭火驟然明亮,將牆上三人交疊的影子拉得老長。“依我看,客房得圍著天井建回廊,既能通風又省木料。”她指尖劃過草圖紙上的方形輪廓。
石誌方卻重重拍案,震得墨硯裡的汁液濺出星點:“使不得!我們這潮氣重,木料挨著天井不出半年準腐壞。倒不如沿後山夯土牆,冬暖夏涼才是長遠計。”他常年握鋤頭的手掌覆在圖紙上方,指節因用力泛白。
楊易安望著二人漲紅的臉,突然想起白日裡木匠們打磨水車時的專注神情。他抓起炭筆在圖紙角落勾勒出旋轉的木輪:“為何不試試把水車引到後廚?既能碾磨米麵,又能帶動風箱,還能借著水流聲做天然白噪音。”
就在他們積極討論之時。門被敲響了。他們都停下來,楊易安想:這麼夜了還有誰來找我呀?
楊易安正想開口問之際,王碧瑤已經快步流星地過去開門。
門外麵站著一個英俊男子。這男子二十出頭,在油燈的映照下,臉上輪廓分明。楊易安仔細一看,這不是蘇小妹表哥胡秋明嗎?
門外的胡秋明手中提著一壇酒,臉上綻放燦爛的笑容。
“楊三少,你這蒸漏器相當高效率。我提了一壇過來讓你嘗嘗。”胡秋明笑容可掬,說著打開酒壇封層。
一股勁烈酒香撲鼻而來。王碧瑤拿來杯子。胡秋明迫不及待地倒了四杯酒:“來大家嘗嘗。”
楊易安拿起酒慢慢嘗了一口。一股香醇馥鬱,酒烈焰如火。心想:自己設計的蒸漏器械總算沒有白費,這胡秋明晚上來訪有什麼要事嗎?
“嘩!好酒,夠烈,夠香,夠醇。”石誌方讚口不絕於耳。
就在這時,胡秋明發現了桌子上的食店規劃圖紙。隨手拿起來細細打量。
“這精美絕倫圖紙是誰畫的呀?”胡秋明眼中像發現了新大陸,“這樣的平麵圖簡單直接,一目了然。這奇奇怪怪的符號又是什麼?”
“這是我畫的食店鋪設計圖,這些符號是阿拉伯數字。用來標記長度的。”楊易安聽後也是暗暗吃驚心想:這胡秋明隻是一眼就看明白了這平麵設計圖紙。難道他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
胡秋明聽後,坐了下來。像是不給他說個清楚明白就不休的樣子。用手指比劃著圖紙上的線條。
“我這個就好奇心重,遇到自己不理解不了的總要弄個明白。這阿拉伯數字和我詳細講講。”
楊易安想起石誌方曾說過,胡秋明對建房、木匠、鐵匠、造船等技藝極為癡迷。他不動聲色地打量著眼前的胡秋明,此人雖不善交際,卻對新奇事物充滿熱情。或許,在食店建造一事上,他能成為得力幫手。
楊易安先賣起了關子:“胡秋明這阿拉伯數字可以用來衡量事物的大小、多少,像身高體重。也能給事物編號,方便查找和管理。還能用於運算。”
“那就要好好請教楊三少你了。”胡秋明對新知識的渴求全部寫在了表情裡。
“這阿拉伯數字以後慢慢和你講。聽說你對建築學造詣頗深,我們三個討論的內容你已經聽到了吧。有什麼高見呢?”楊易安想看看這胡秋明是不是有點料。
胡秋明微微一愣,立即目光落在桌上的圖紙上,摸著下巴沉思片刻。“依我之見,二位所言皆有道理。王姑娘主張的回廊式客房,確實在通風與節省木料上有優勢;石兄提出沿後山夯土牆,也切中了此地潮氣重的要害。而楊三少將水車引入後廚的想法,更是獨具匠心。”
油燈忽明忽暗,將四人的影影得搖搖晃晃晃。
“我倒有個法子,能把你們的主意都揉到一處。”胡秋明眼前一亮。
他扯過一張草紙,抓起炭筆飛速勾勒:“王姑娘說的回廊圍天井,可在廊柱底部嵌上青石基座,離地麵三寸,再在四角開排水溝。石老哥擔心的潮氣,就這麼破了。”說著又在圖紙上添了幾筆,“後山夯土牆也不白建,正好用來擋北風,與回廊形成穿堂風,冬暖夏涼兩不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誌方剛要開口,胡秋明已搶著道:“至於水車,我們把它做大些,分兩股水道。一股進後廚,碾米拉風箱;另一股繞著天井轉,既能當景觀,水流聲還能蓋住客人說話聲。”他狡黠地眨眨眼,“這可比什麼白噪音都管用。”
楊易安聽後不由自主地點頭,心想:這胡秋明是個工匠型的人材。雖對於經營不善,也不善於交際,但是他對真理追求,對新知識的渴望絕對是一個思想覺悟高的人。
“楊三少,你最後一步的引水。水從何處引?”胡秋明凝重地望著楊易安。
“當然是河裡麵。”
胡秋明聞言卻並未釋然,指尖重重叩擊桌麵:“河水枯水期水位驟降,水車無水空轉,後廚豈不斷了營生?且開鑿水渠,河邊到大王山等於倒流,這樣開鑿何等的困難?”
楊易安未曾細想過這問題,被胡秋明一問卻問倒了。
“大王山半山腰有一口深潭,潭水是注入曲河的。我們可以從這引水。”石誌方衝口而出,“隻是這大王山岩石居多,開鑿不易。”
楊易安眉頭緊鎖,陷入沉思。石誌方蹲下身,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河道走向,“從老龍潭引水雖好,可那片區域遍布堅硬的花崗岩,單憑我們現有的工具,不知要耗多少時日。”
“用竹筒!”胡秋明脫口而出,“將竹筒內壁塗上桐油,再以麻絲和石灰密封接口,既能保證水流暢通,又可防滲漏。”
“食店規劃建設問題我幫你解決了,你也要幫我解決下這阿拉伯數字問題吧。”胡秋明心中依然記掛著這事。
“這個沒有問題,但是我有個要求。”楊易安笑眯眯地看著胡秋明。
“彆賣關子,快說!”
“胡老兄真是個爽快人,我的要求就是你要加入我們的建造來,你擔任總工程師。”
“楊三少眼光毒得很!你能把我們的主意擰成一股繩,這本事十裡八鄉找不出第二個!”石誌方拍拍胡秋明肩膀。
“這個正中下懷,我找你就是想參與你們工程的。”胡秋明喜出望外。
楊易安拿來一疊白紙,開始講述阿拉伯數字和阿拉伯數字四則運算。
石誌方和王碧瑤聽得一愣一愣的,胡秋明卻頻頻點頭。
喜歡箭神三少爺請大家收藏:()箭神三少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