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想她也這麼問了,“你一次買那麼多,一下子吃完不會積食嗎?”
“這個糯米做的東西不好消化。”
“我問過那個賣糯米糍粑的嬸子了,她說這個放在陰涼處最少可以放兩三四天。”
“冷了會有點變硬,蒸一下就可以吃了。”
“到時候乾活累了蒸一個吃,想想就滿足。”
好吧,這個理由很強大,至少如果她沒空間,沒物資,她也會這麼乾。
……
他們回去後,這次沒有再去找什麼山貨,而是去找了幾捆柴。
因為接下來的日子也不得閒,把紅薯地裡和高梁地裡的草除完後。
稻田也快扒好了,她們又要開始插秧。
上次夏收前趙園園幾個新知青沒什麼準備,所以經常乾活累了一天後,下午下工還要去背柴。
又累又餓真的很痛苦。
因此,趁著現在有時間可以多囤一點柴。
就是有一點煩惱,現在放柴火的地方屋簷太淺,每次下點雨柴火就全淋濕了。
背完柴回來,趙園園先是把油熬好,再把半斤瘦肉也一起放進油炸了。
另外半斤和著酸筍一起炒。
先用熬油剩下的油鍋把一半的河蝦炸一下。
然後又炒了個酸筍炒瘦肉。
最後另一半的河蝦和著紅薯葉煮湯。
這一頓飯,是趙園園下鄉以來吃得最豐盛的一頓。
不過菜沒吃完。
酸筍炒肉和河蝦還剩一半這樣子,明天吃。
而綠葉子菜趙園園覺得隔夜了不好吃,然後就吃完了。
吃完飯,趙園園在燒水的時候,看到林萊娣乘著月色走進安漫漫的屋裡。
神情有點奇怪。
看到趙園園在看她,林萊娣神情尷尬的說了句,“趙知青晚上好。”
也不等她回答。
就徑直推開安漫漫的房間進去了。
不一會兒,安漫漫的房間便傳來她大聲的質問。
“你進來我房間乾什麼?”
林萊娣進安漫漫房間的時候,安漫漫正打著手電筒整理東西。
吃完飯後,因為來這裡這麼久了沒有人會無緣無故亂闖彆人的房間。
所以安漫漫隻合上門就進房間來整理東西了。
她先是拿著手電筒打開家裡寄來的信。
看著信裡一字一句關心的話,想到以前一家人幸福歡樂的場景,她想家了。
她一字一句的仔細的讀著父母,哥哥姐姐給她寫來的三封信。
除了寫明那些錢和物是誰給寄的外,就一直在關心她在鄉下的生活。
如她所料,那三十塊錢,父母給寄了二十塊,哥哥姐姐每人給寄了五塊。
從字裡行間體會著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眼淚像決了堤一樣流出來。
漸漸的她開始泣不成聲。
看著父母親人寫來的信,她突然覺得好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