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三維沙盤在吳融的意識深處緩緩展開。
華北地區的山川、河流、城市、鐵路線,被無數數據流精確構建,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
【戰爭推演模塊已啟動。】
【正在加載戰場數據……】
【檢測到高危情報威脅!】
沙盤之上,代表日軍情報網絡的紅色光點,不再是零星分布。
它們像病毒一樣,從天津、北平、濟南三個核心城市,沿著鐵路線和公路網瘋狂蔓延,彙聚成一片觸目驚心的赤色洪流。
【係統分析:日軍正在進行大規模情報整合與戰前準備,規模遠超常規滲透。】
【警告:日方已啟動最高級彆的信息封鎖,所有在華北的國軍情報站,均被壓製或誤導。】
【初步推演結論:日軍極有可能正在醞釀一場針對整個華北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其戰略目標未知,但級彆極高。此計劃將對未來戰局產生決定性影響。】
看著沙盤上那片不祥的紅色,吳融的後心感到一陣寒意。
戴隱的“考驗”,原來不是一道簡單的送分題,而是一頭已經張開血盆大口的猛獸。
他必須拿到這份計劃。
不僅是為了完成戴隱的任務,更是為了改變即將到來的曆史悲劇。
但現在的他,精神能量僅剩700點,連一次最簡單的【身份偽造】都無法啟動。
必須讓“南京之鋒”動起來。
這把新鑄的利刃,需要在敵人的鮮血中完成最後的開鋒。
吳融坐直身體,打開抽屜,取出三份空白的信紙。
他沒有猶豫,迅速寫下三條不同的指令,塞入三個不同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
翌日,夜。
金陵郵政總局的分揀室內,燈火通明。
張昊天,代號“鐵骨”,正埋頭在一堆堆信件中。他現在是夜班分揀員王大力,一個沉默寡言的退伍老兵。
一隻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張昊天抬頭,看到一個熟悉的郵差,對方朝他使了個眼色,指了指角落裡一個待處理的郵包。
等那人走後,張昊天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
郵包的夾層裡,藏著一枚小小的、用蠟封好的紙卷。
他借著上廁所的功夫,展開紙卷。
上麵隻有一行字,和一個地址。
“晚十點,三號安全屋,見。”
……
同一時間,金陵女子大學的圖書館。
穿著一身素色旗袍的陳若琳,代號“紅櫻”,正在翻閱法文詩集。
她如今的身份,是家道中落的歸國畫家蘇晚。
一個女學生走過她身邊,不小心將一本書碰掉在地。
陳若琳彎腰幫她撿起。
女學生連聲道謝,匆匆離開。
陳若琳回到座位,指尖卻多了一張折疊成小方塊的紙條。
是閱覽室的借書憑證。
隻是背麵,用鉛筆寫著同樣的地址和時間。
……
中央大學附近的小公寓裡。
李文軒,代號“書生”,正奮筆疾書。
他現在是激進的青年記者方振武,正在寫一篇抨擊政府對日外交軟弱的評論文章。
敲門聲響起。
是樓下的報童。
“方先生,您要的《中央日報》。”
李文軒接過報紙,遞過幾枚銅板。
關上門,他展開報紙。
在報紙中縫廣告欄的一處標點符號上,有一個用針尖紮出的小孔。
他將報紙對著燈光。
那一行廣告文字裡,有三個字被針孔標記了出來。
“三號屋”。
……
下關碼頭,棚戶區。
這裡是吳融設立的三號安全屋,一間不起眼的民房。
潮濕的空氣裡,混雜著魚腥味和煤煙味。
房門被有節奏地敲響。
三短,一長,兩短。
吳融拉開門栓。
李文軒、張昊天、陳若琳,三人先後從黑暗中閃身進來。
這是他們結束地獄訓練後,第一次在線下集結。
三人的臉上,都帶著偽裝。
李文軒戴著眼鏡,一副文弱書生樣。張昊天皮膚黝黑,手上滿是老繭,沉默寡言。陳若琳畫著淡妝,氣質清冷,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但他們的眼神,都藏著同樣的鋒芒。
“長官。”三人齊聲低語。
吳融點了點頭,關上門。
“這次叫你們來,有一個任務。”
他沒有廢話,直接攤開一張南京地圖。
“我們的第一個實戰任務。”
吳融的指尖,點在了地圖上一個被紅圈標注的建築上。
“日本駐南京領事館。”
三人的呼吸同時一滯。
那地方,是南京城內的國中之國,龍潭虎穴。
“根據情報,日軍正在醞釀一份針對華北的絕密作戰計劃。這份計劃的原件或副本,極有可能就藏在這座領事館的某個保險櫃裡。”
吳融的聲音很平靜。
“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它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