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南京下關碼頭。
江麵上霧氣蒙蒙,輪船的汽笛聲在清晨的空氣裡拉得很長。
碼頭上擠滿了人。
難民、苦力、商販、巡警,還有幾個穿著灰色製服的軍統便衣,正在人群中來回穿梭,盤查著每一個看起來可疑的人。
一個穿著破舊蒙古袍的男人,從一艘貨船的跳板上走下來。
他的臉被風沙刻出了深深的溝壑,頭發亂糟糟的,手裡提著一個破舊的布包。
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從西北逃荒來的難民。
沒人會多看他一眼。
男人走到碼頭邊緣,停下腳步,目光在人群中掃視。
他在找人。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灰色長袍、戴著十字架項鏈的年輕女人,提著一個竹籃,從人群中走了過來。
她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像是教會裡那些專門做慈善的修女。
“這位先生,需要幫助嗎?”
女人的聲音很輕,但男人聽得很清楚。
他抬起頭,看向女人。
女人的眼睛,清澈而冷靜。
男人的嘴角,微微動了動。
“我從很遠的地方來。”
“那您一定餓了。”
女人從竹籃裡拿出一個饅頭,遞給他,“教會設有施粥點,我帶您去。”
兩人的對話,平淡無奇。
周圍的人,沒有一個注意到他們。
女人轉身,男人跟在她身後,兩人穿過碼頭,走進了一條狹窄的巷子。
巷子儘頭,停著一輛黑色的轎車。
車門打開。
女人先上車,男人跟著坐了進去。
車門關上的瞬間,女人臉上那副溫和的表情,瞬間消失。
她摘下十字架項鏈,扔進竹籃裡,眼神中的溫和褪去,隻剩下屬於戰士的銳利。
她轉過頭,看向男人。
“書庫,歡迎回家。”
男人也脫下了蒙古袍的帽子,露出一張清瘦但輪廓分明的臉。
他就是李強,代號“書庫”。
“紅櫻。”
李強的聲音有些沙啞,緊繃了一路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影子呢?”
“在第六組等你。”
陳若琳發動汽車,“路上可能會有盤查,彆說話。”
李強點了點頭。
汽車駛出巷子,融入了南京城的車流之中。
第六組辦公樓。
二樓,吳融的辦公室。
李明和張偉依舊在。
他們已經在第六組待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裡,吳融給他們安排的工作,全都是一些枯燥到令人發瘋的檔案整理工作。
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也沒有任何機密可言。
兩人每天就是在檔案室裡,把一堆亂七八糟的情報,按照時間、地點、人物分類,然後歸檔。
像兩個沒有思想的打字員。
李明和張偉心裡憋著一肚子火。
他們是戴老板親自挑選的精英,是來監控第六組情報流向的。
結果現在,他們連吳融每天在乾什麼都不知道。
吳融每天準時來辦公室,但他的辦公室門,永遠是關著的。
沒人知道他在裡麵做什麼。
也沒人敢問。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
吳融走了進來。
他的身後,跟著一個穿著破舊衣服、滿臉風霜的男人。
李明和張偉抬起頭,看了一眼,然後又低下頭繼續工作。
他們以為,這又是哪個從前線回來的情報員。
“李明,張偉。”
吳融的聲音響起。
兩人立刻站起身。
“吳組長。”
“把檔案室裡,關於日軍海軍陸戰隊在上海布防的那箱文件,搬過來。”
李明愣了一下。
那箱文件,是昨天剛從軍統機要處調來的。
裡麵全是絕密情報。
涉及日軍在上海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補給線路,甚至還有幾份日軍內部的通訊記錄。
按照規定,這種級彆的情報,隻有吳融本人才有權限查閱。
“吳組長,這……”
張偉有些猶豫。
“搬過來。”
吳融的語氣沒有任何波動。
兩人對視一眼,轉身走向檔案室。
幾分鐘後,他們抬著一個沉重的木箱,走進了辦公室。
木箱被放在辦公桌上。
吳融打開箱子,裡麵是一遝遝用牛皮紙袋封好的文件。
他沒有動那些文件,而是轉過身,看向站在一旁的李強。
“書庫,這些文件,你有十分鐘。”
李強點了點頭。
他走到辦公桌前,伸手拿起第一份文件。
拆開牛皮紙袋,抽出裡麵的紙張。
然後,他開始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