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和張偉站在一旁,看著李強的動作。
起初,他們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但很快,他們發現了異常。
李強翻閱文件的速度,太快了。
他幾乎是一眼掃過一頁,手指就已經掀起了下一頁的頁腳。
沒有停頓,沒有思考。
那不是閱讀,更像是一種機械的掃描。
就像是在翻一本漫畫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明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看了一眼張偉,張偉的臉上,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這個人,在乾什麼?
他真的在看嗎?
還是隻是在做樣子?
李強的手,在文件上飛快地翻動。
一份,兩份,三份……
整整一箱文件,足足有幾百頁。
李強卻像是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沒有絲毫停歇。
他的眼球快速移動,瞳孔微微收縮。
那雙眼睛,此刻看起來,不像是人的眼睛。
更像是某種精密儀器的鏡頭,冰冷而高效。
李明的後背,開始滲出冷汗。
作為檔案專家,他很清楚這份文件的分量,彆說十分鐘,就算給他十個小時,他也隻能理出個大概。
他突然意識到,這個人,不是在做樣子。
他是真的在看。
而且,是在用一種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方式在看。
十分鐘後。
李強合上了最後一份文件。
他將所有文件整齊地放回木箱,然後退後一步,閉上了眼睛。
辦公室裡,安靜得可怕。
李明和張偉屏住呼吸,死死地盯著李強。
吳融坐在辦公桌後,表情平靜。
“報告長官。”
李強睜開眼,聲音沉穩。
“日軍海軍陸戰隊第三大隊,兵力1132人,駐紮虹口公園,指揮官佐野太郎,軍銜大佐。”
“裝備:三八式步槍987支,歪把子機槍36挺,擲彈筒54具,九二式重機槍12挺,九四式山炮6門。”
“彈藥儲備:步槍彈約18萬發,機槍彈約4萬發,炮彈約600發。”
“補給線路:主要依靠海運,補給船為長穀川丸號,排水量3200噸,將於三日後攜帶第一批增援物資抵達吳淞口。”
“船上載有:大米120噸,罐頭食品40噸,醫療用品若乾,以及……”
李強的聲音,在辦公室裡回蕩。
他將整箱文件的核心數據,一字不差地全部背了出來。
不僅如此。
“另外,”李強頓了頓,“第47號情報和第89號情報存在矛盾。”
“第47號情報稱,第三大隊的重機槍數量為12挺,但第89號情報中,關於彈藥消耗的記錄顯示,重機槍的實際使用數量應為14挺。”
“結論:第三大隊極有可能隱藏了一個雙聯裝重機槍小隊,作為預備火力。建議核查。”
李強說完,重新閉上了眼睛,臉色因精神高度集中而顯出一絲蒼白。
辦公室裡,死一般的寂靜。
李明的臉色,已經變得慘白。
他的喉結上下滾動,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張偉的雙腿在微微顫抖。
他死死地抓著椅背,才勉強讓自己站穩。
他們兩個,一個是軍統電訊處的譯電高手,一個是機要處的檔案專家,卻被眼前這個衣衫襤褸的男人,用一種近乎非人的能力,徹底擊潰了所有的驕傲。
這個人……
他不是人。
他是一個活著的數據庫!
吳融站起身,走到李強麵前。“辛苦了,書庫。”
“應該的。”李強睜開眼,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吳融轉過身,看向李明和張偉。他什麼也沒說。隻是平靜地看著他們。
那雙眼睛裡,沒有嘲諷,沒有得意。
隻有一種冰冷的、不帶任何感情的審視。仿佛在看兩件派不上用場的工具。
李明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他突然明白了。
吳融今天讓他們搬文件,讓李強當著他們的麵展示能力。不是為了炫耀。
而是為了告訴他們。
你們,不配留在這裡。
第二天。
軍統本部。
戴隱的辦公室。
李明和張偉站在辦公桌前,低著頭。
戴隱坐在椅子上,手裡夾著一支煙,眼神陰沉。“你們要調離?”
“是的,戴老板。”李明的聲音有些顫抖,“我們……能力不足,不堪大用。”
“能力不足?”戴隱冷笑一聲,
“你們兩個,一個是電訊處的王牌,一個是機要處的頂梁柱。現在跟我說能力不足?”
李明咬了咬牙。“戴老板,第六組……不是我們能待的地方。”
“那裡有怪物。”張偉的聲音更低,“真的怪物。”
戴隱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他沒有再說話,隻是揮了揮手。
“滾。”
兩人如蒙大赦,轉身離開。辦公室的門關上。
戴隱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煙霧在他眼前繚繞。
他的臉色,陰晴不定。
吳融。
這個人,越來越讓他看不透了。
喜歡黃埔剛畢業,係統逼我當諜戰之王請大家收藏:()黃埔剛畢業,係統逼我當諜戰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