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在簡陋的會議室裡,那位帶頭的老專家,名叫“陳啟明”,也是工廠的廠長,斬釘截鐵地說道。
“為什麼?”梁耀不解。
“因為,我們信不過你們。”陳啟明廠長,毫不客氣地說道,“你們這些玩資本的,今天,可以捧著錢來找我們。明天,等你們的技術到手了,或者,找到了更便宜的代工廠,就會毫不猶豫地,把我們像一塊抹布一樣扔掉。”
“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了。”他的聲音裡,帶著深深的疲憊和不信任。
孫立想要解釋,卻被梁耀用眼神製止了。
梁耀知道,跟這些,經曆過太多風雨,對資本充滿了警惕的老專家們,談商業,談合同,是沒有意義的。
他需要,用他們,唯一能夠理解,也唯一能夠信服的方式,來打動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就是,技術。
“陳老,”梁耀站起身,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拿起筆,“您剛才說,你們在‘藍色磷光材料’的穩定性和發光效率上,遇到了瓶頸,是嗎?”
陳啟明愣了一下,點了點頭。這是他們目前,最大的技術難題。也是限製他們,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的關鍵。
梁耀,沒有再說話。
他隻是,在白板上,飛快地,寫下了一連串,極其複雜的,分子結構式,和量子隧穿效應的,數學模型。
這些東西,不是來自“啟明星”的設計圖,而是來自那個,50年後的垃圾場裡,一塊被廢棄的,柔性屏幕的邊角料上,殘留的一點點,技術信息碎片。
一開始,陳啟明和會議室裡的其他幾個老專家,還隻是,抱著審視的態度,看著梁耀在那裡“故弄玄虛”。
但是,看著看著,他們的表情就變了。
從審視,到驚訝,到難以置信,再到最後的狂熱!
“這……這個分子鍵的耦合方式……天哪!太……太巧妙了!”
“他……他竟然,利用了激子自旋禁阻的原理,來提高磷光效率!這……這簡直是天才的想法!”
“快!快拿紙筆來!記下來!這個模型,可以解決我們三年的難題!”
整個會議室,瞬間,變成了一個,狂熱的,學術研討會現場!
那幾位剛才還對梁耀,充滿了戒備和不信任的老專家們,此刻已經完全忘記了,他們的身份,他們的立場。他們像一群看到了絕世武功秘籍的武癡,圍在白板前,圍著梁耀,激動地討論著,爭辯著,雙眼都在放光!
喬紫鶯站在一旁,看著那個在白板前侃侃而談,仿佛自帶光芒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絲,溫柔的,與有榮焉的微笑。
她知道,這個男人,再一次用他那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智慧,征服了這些同樣值得尊敬的科學的“頑石”。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技術突破的喜悅中時,陳啟明廠長,卻突然長長地歎了口氣。
“可惜啊……”他看著白板上那完美的公式,眼神黯淡了下來,“這個方案,雖然理論上可行,但它,需要一種極其特殊的,‘聲波共振微雕’技術來對材料,進行分子級彆的精準蝕刻。”
“而掌握這項技術的,全世界,隻有一個人。”
“那就是,我那個,因為當年,堅持要搞這個‘不切實際’的技術,而跟我們所有人,都鬨翻了的小師弟……”
“隻可惜,他十年前就負氣去了日本。”
“從此杳無音信。”
喜歡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請大家收藏:()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