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微光與薄利_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章 微光與薄利(1 / 1)

日子像上了發條,在王龍飛身上哢噠哢噠地轉得飛快。

天不亮就下地采摘,露水打濕褲腳;緊趕慢趕送完縣城的幾家老客戶;下午一頭紮進那間堆滿泡沫箱、冰袋和膠帶的臨時“打包車間”,稱重、包裹、填單,忙得頭暈眼花;傍晚雷打不動跑去鎮上的快遞點發貨;晚上回來還要強撐著剪輯視頻、回複雪片般的私信和評論。

累,是真累。身體像一架透支的機器,每個關節都在呻吟。但心裡那點被遠方陌生人點燃的火苗,卻支撐著他不敢停下。

破麵包車後廂的泡沫箱越摞越高,發往的城市也越來越遠。北京、上海、廣州…那些他隻在電視裡見過的大城市名字,如今真切地印在他的快遞單上。

利潤,依然薄得像張紙。他精打細算到每一個泡沫箱的尺寸,每一毫升冰水的用量,膠帶都舍不得多纏一圈。網友們的理解和支持讓他能把價格定在一個勉強覆蓋成本、略有盈餘的水平,但前提是他必須把自己的人工和時間壓縮到極致。

他開始更細致地記錄。一個破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某月某日,寄往上海,3斤野菜,泡沫箱成本x元,冰袋x元,快遞費x元,實際收入x元,盈餘x元。

數字冰冷,但看著那一點點累積起來的、微薄的盈餘,他心裡卻有種異樣的踏實。這是他自己一拳一腳打出來的,乾乾淨淨。

屏幕那邊的世界,也越來越鮮活。不再隻是冰冷的訂單和地址,而是有了具體的人和故事。

那個在上海打工的山西小夥,每次收到野菜都要發來一大段話,說就著這口家鄉味才能咽下外賣;那個廣州的白領媽媽,會曬出用他寄去的野菜給孩子做的輔食,誇讚綠色健康;還有那個總愛在評論裡給他提種植建議的“黃土坡老農”,偶爾也會私信問他某種野菜現在的長勢,像位遠方的師傅。

互動多了,點子也多了。有網友建議他彆光賣野菜,可以搭配點自家曬的乾菜或者醃的鹹菜;有人讓他試試直播采摘過程,更直觀;還有人提醒他該申請個品牌或者商標,保護起來。

王龍飛一邊摸索,一邊嘗試。他試著曬了點蘿卜乾,切成條,在院裡支起簸箕晾曬,拍成視頻發出去,很快被預訂一空。醃鹹菜他還不熟練,失敗了幾缸,但沒人笑話他,反而在評論裡分享起自家祖傳的醃菜方子。

他甚至真鼓起勇氣,用那台二手運動相機嘗試了一次清晨采摘的直播。畫麵晃動,他話不多,隻是埋頭乾活,偶爾回答幾句彈幕問題。沒想到效果還不錯,不少人說就愛看這原生態的勞作,踏實。

黃豆也成了小網紅,它在地埂上追蝴蝶、打滾撒歡的憨態,總能收獲一堆“雲吸狗”的歡呼。

慢慢地,他的視頻賬號不再隻是一個賣菜的窗口,更像是一個連接城鄉的小小驛站。城裡人在這裡尋找失落的鄉土記憶和安心食材,他則通過屏幕,窺見另一種生活的輪廓,收獲著前所未有的認同和價值感。

這天晚上,他算完又一筆細賬,看著那個雖然增長緩慢但確實在增加的盈餘數字,又看了看窗外靜謐的田野和屋裡堆著的待發貨物。

身體依舊疲憊,心裡卻不再像剛回村時那樣空落和迷茫。

這條路,是被生活硬生生逼出來的,走得磕磕絆絆,滿身泥濘。利潤微薄,前路依舊漫長辛苦。

但每一步,都踩得實實在在。每一份來自遠方的認可,都像一盞微燈,照亮他前行的溝坎。

他關了燈,躺倒在炕上。月光透過窗欞,灑在炕沿那本密密麻麻的賬本上。

薄利之下,是生活沉重的分量,也是希望微光的重量。他得扛住了,才能走得更遠。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第四天災:到底誰才是域外天魔 模擬器:我,諸天至高家族老祖! 超神之自研戰錘40K科技 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