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梯田窯暖_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章 梯田窯暖(1 / 1)

王龍飛站在新租的兩畝梯田前,心裡那股火燒火燎的勁頭更旺了。這地,簡直就是為他那點寒酸的預算和天馬行空的土法量身定做的!

地勢高,背風,朝陽。最關鍵的是,那一道近四米高、近乎垂直的土質斷層,像一堵現成的、厚實無比的北牆,矗立在梯田上方,默默吸收著冬日微弱的陽光。

“這地方…太合適了!”他搓著手,嘴裡嗬出白氣,眼裡閃著光。有這堵天然厚牆,保溫的事就解決了一大半!

但北方冬夜的酷寒,光靠一堵土牆還不夠。他想起了“黃土坡老農”提過的“借地溫”,還有網上零星看到的“儲熱”概念。一個更大膽、更土氣的念頭冒了出來——掏洞,儲熱。

說乾就乾。他掄起鎬頭,開始在斷層底部相對鬆軟的地方掏挖。泥土凍得梆硬,一鎬下去隻能留下個白點,震得虎口發麻。他生了堆小火,慢慢烤化表層的凍土,再一點點往裡挖。

進度慢得像螞蟻啃骨頭。挖出來的凍土塊堆在一邊,很快又凍成了一坨。手上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黃豆看不懂主人在挖什麼,以為在找寶貝,興奮地跟著刨土,弄得渾身是泥。

王龍飛沒理會,全部心思都在這洞上。他計劃挖一連串小窯洞,互相連通,形成一個小小的地下通道網絡。每個洞裡,他打算放置那些從廢品站淘換來的、鏽跡斑斑的舊鐵桶。

鐵桶不好找,尺寸合適的更少。他跑遍了附近的廢品收購站,比劃著,挑選著,最後拉回來十幾個大小不一的舊油桶、化工桶,仔仔細細裡外刷洗乾淨,確保沒有有害殘留。

挖洞、運桶、清洗…這些活比搭棚架更耗體力,也更枯燥。但他咬著牙乾,每天都有進展。視頻裡更新著掏洞的艱辛、鐵桶的安置,網友們的評論更加熱烈:

“博主這是要造地下宮殿?”

“舊鐵桶儲熱?天才啊!就是太費手了…”

“注意安全啊!土洞彆挖塌了!”

“期待效果!這要是成了,絕對是低成本大棚供暖經典案例!”

“黃土坡老農”也發來長語音,語氣帶著讚許和更具體的指點:“娃有想法!洞彆挖太大,容易塌!鐵桶擺好,用泥巴把桶和洞壁之間的縫隙填死,泥巴蓄熱好!桶和桶之間用細鐵管連起來,水能循環熱得勻!”

王龍飛依言而行。鐵桶一個個安置進挖好的土洞裡,用和好的泥巴仔細封填縫隙。又找來了幾根細鐵管和一個舊的小水泵,笨拙地按照指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簡陋的循環係統。

最後,他在棚內靠近土牆的地方,用舊磚頭砌了一個極其簡易的爐灶,煙道小心地通向棚外。循環水管從這裡經過,加熱後的水可以流入地下連通的鐵桶網絡。

所有鐵桶的外露部分和循環管道,他都小心翼翼地用厚厚一層泥巴包裹起來,像給它們穿上了保暖的泥衣,既能防止熱量過快散失,也能保護鐵桶減緩鏽蝕。

當最後一個鐵桶被泥巴覆蓋妥當,整個係統簡陋地連接完成時,王龍飛站在棚內,看著這座融合了天然地勢、廢舊鐵桶、泥巴和手工管道的地下“儲熱庫”,心裡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忐忑。

這玩意兒,理論上能行嗎?晚上燒一把火,熱水在鐵桶裡循環,泥巴緩慢釋放熱量,能抵得過北方冬夜的嚴寒嗎?

他沒有把握。這完全是一次基於碎片化知識和自身理解的野路子嘗試,失敗的可能性極大。

但看著那堵厚實的天然土牆,看著地上凸起的、包裹著泥巴的管道痕跡,聞著空氣中泥土和鐵鏽混合的氣息,他心裡又有一股莫名的信心。

這法子土得掉渣,幾乎沒花什麼錢,全憑力氣和巧思。如果成了,就是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可以複製的過冬方案。

他點燃了爐灶裡的第一把柴火。火焰跳躍著,舔舐著水管,發出輕微的劈啪聲。他蹲在旁邊,感受著那一點點逐漸傳來的、微弱的暖意。

希望,就像這初生的火苗,雖然微弱,但確確實實地點燃了。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禾紀元 極寒末世我在末日前囤物資 末世收割:我的係統能提現 摳腳大漢變身貓娘後,被拍賣了 末世搜打撤:打造最強庇護所 豆包旺旺我 網遊之零級強者 全民網遊:開局獲得世界級天賦! 詭詐師 從龍族開始打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