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清晨的薄霜開始點綴在沙棘樹的枝葉間。“食之本”追加的訂單像一道軍令狀,懸在王龍飛心頭。產能提升計劃必須立刻推進,但這第一步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天剛蒙蒙亮,王龍飛和李強就召集了臨時雇來的六名村民,準備在二號沙棘園全麵推廣趙大虎的改良施肥方案。趙大虎抱著一疊打印好的施肥指導單,上麵詳細標注了每棵樹的肥料配比和用量,這是他和林薇根據實驗數據反複核算的。
“鄉親們,”王龍飛提高聲音,努力讓語氣顯得平靜而堅定,“從今天起,咱這二號園施肥,得按這單子上的來。量多量少,都有講究,為的是果子長得更好,更值錢。”
村民們都湊過來看,臉上多是茫然。領頭的村民老陳,種了一輩子地,捏著那張打印紙,眉頭皺成了疙瘩:“飛娃子,這……這紙上寫的斤兩,也太細了吧?咱施肥向來是估摸著來,這一棵半斤,那一棵八兩,哪能這麼準?這不耽誤工夫嘛!”
“是啊,”旁邊有人附和,“地氣不一樣,樹勢也不一樣,哪能一個模子套?”
李強趕緊解釋:“陳叔,這是大虎他們根據科學實驗算出來的,最合適的量,能省肥料,還能讓果子品質更好!”
“科學?”老陳搖搖頭,語氣帶著老一輩的固執,“種地靠的是經驗,是感覺!這紙上談兵,能準嗎?彆到時候肥沒省下,再把樹給燒壞了!”
場麵一時有些僵持。王龍飛知道,強行推行隻會適得其反。他深吸一口氣,放緩語氣:“陳叔,您的經驗是寶,我們都敬重。這樣行不?咱們先按這法子試一小片,就那邊角上那二十棵樹。您呢,還按您的老法子施旁邊這片。等到時候掛果了,咱拉出來比比,看哪邊的果子好,行不?”
老陳沉吟了一下,看著王龍飛誠懇的眼神,又瞥了眼旁邊躍躍欲試的趙大虎,終於點點頭:“成!飛娃子,就衝你這話,咱就試試!不過醜話說前頭,要是這新法子不靈……”
“不靈,損失算我的,工錢照付!”王龍飛斬釘截鐵。
一場潛在的衝突暫時化解,但王龍飛心裡明白,這僅僅是開始。技術推廣遠不是印發幾張紙那麼簡單,它挑戰的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和作業習慣。
與此同時,李強負責的產能提升也步履維艱。新招來的臨時工對標準化流程不熟悉,打包、貼標的速度慢,差錯率也高。為了趕“食之本”的訂單,李強不得不親自上陣,忙得腳不沾地,脾氣也見長。
“哎呀!又貼歪了!標簽要對齊中線!說過多少次了!”李強對著一個手忙腳亂的年輕臨時工吼道,聲音因為疲憊而有些沙啞。那小夥子嚇得一哆嗦,差點把整卷標簽掉在地上。
張小梅趕緊打圓場:“強哥,消消氣,慢慢來。小王,你看我示範一次……”她耐心地手把手教,但效率一時半會兒難以提升。
午休時,李強癱坐在裝雞蛋的筐子上,對著王龍飛倒苦水:“飛哥,這麼下去不行啊!人手是多了,可不出活!質量還忽高忽低!‘食之本’那邊催得緊,網店的老客戶也因為發貨慢有意見了!我這邊快壓不住了!”
王龍飛遞給他一個水壺,眉頭緊鎖。他何嘗不急?但光急沒用。“流程,強子,關鍵是流程。”他指著打包區,“把流程再細化,分步驟,每個步驟定好標準,做成圖示,貼在牆上。新來的人,先培訓,考核合格再上崗。慢就慢一點,基礎打牢了,後麵才能快起來。”
李強歎了口氣,點點頭:“也隻能這樣了。我下午就把流程圖畫出來。”
更大的風浪,來自網絡。那個模仿者“山野本味”似乎盯上了他們,不僅宣傳語相似,最近發布的幾條視頻,場景構圖都隱隱有模仿的痕跡,甚至在一期視頻裡,陰陽怪氣地暗示“某些網紅農莊”打著高端的旗號抬價,不如他們“實在惠民”。
一些不明就裡的網友被帶了節奏,跑到“本味農莊”的賬號下留言質疑:
“人家‘山野’的價格便宜好多,東西看著差不多啊?”
“是不是成名了就飄了?”
“支持良心價,反對價格虛高!”
這些評論像一根根小刺,紮在團隊每個人的心上。張小梅負責客服,壓力最大,回複時儘量保持禮貌,但委屈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王龍飛看著那些評論,沉默了很久。晚上,他沒有立刻更新視頻,而是將趙大虎實驗田的對比數據、沙棘原漿的檢測報告、以及工人們嚴格按照新流程工作的場景,剪輯成一段無聲的短片,配上了一段簡潔的文字:
“價格背後,是土壤數據的反複驗證,是每一道工序的嚴格把控,是麵對質疑時對‘本味’的堅守。我們選擇難走的路,隻為對得起每一份信任。時間會說話。”
他沒有點名道姓,隻是平靜地展示事實。
視頻發布後,評論區很快形成了兩派爭論。有鐵杆粉絲力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支持本味!一分價錢一分貨!”
“數據不會騙人!那些模仿者敢曬檢測報告嗎?”
“博主彆理杠精,做好自己!”
也有持懷疑態度的:
“說得挺好聽,誰知道數據是不是真的?”
“反正太貴了,吃不起。”
“還是‘山野’更親民。”
爭論中,“黃土坡老農”再次發聲,這次他發了一段長文:
“農產品的價值,不在包裝,不在炒作,而在其內在品質與生產的可持續性。‘本味農莊’嘗試的數據化、標準化管理,正是精細化農業的雛形,雖稚嫩,方向正確。模仿易,創新難。價格高低,市場自會檢驗。望博主沉心靜氣,莫被浮雲遮望眼。”
老人的話,像定海神針,讓王龍飛浮躁的心安定了不少。他回複:“謹記教誨,不忘初心。”
夜深人靜,王龍飛獨自在院子裡檢查明天要發給“食之本”的貨。秋風掠過,已有凜冽之意。他想起白天的爭執、網絡的質疑、推廣的艱難、產能的壓力……這一切,都像是秋風卷起的塵埃。但他也看到了趙大虎盯著數據時眼中的光,看到了張小梅耐心教新人的樣子,看到了李強雖然抱怨卻依舊埋頭苦乾的背影。
風起於青萍之末。這陣陣秋風,或許正預示著,一場真正的變革,即將在這片土地上掀起更大的波瀾。他能做的,就是握緊手中的鋤頭,紮穩下盤,迎接風雨,也迎接風雨過後可能出現的彩虹。他打開手機,給秦悅發了一條信息:“秦總,首批加單貨物已備齊,明日準時發出。關於長期合作與產能規劃,我已草擬一份初步方案,稍後發您審閱。”
他決定,不能隻被動接招,要主動出擊,用更成熟的合作方案和更紮實的自身實力,去應對一切挑戰。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