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平米玻璃溫室的地基剛剛澆築完成,“田園共創驛站”的鋼結構開始吊裝,幾個重大項目如同張開的巨口,持續消耗著“本味農莊”的資金流。財務主管小孫拿著最新的資金報表,眉頭緊鎖地走進了王龍飛的辦公室。報表上,代表現金流的曲線,正朝著警戒線滑落。
“飛哥,靜姐,”小孫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溫室項目的第二筆進度款下周必須支付,驛站的材料采購款也到了結算期,加上春季生產投入和新招聘人員的首月工資,這個月的資金缺口……有點大。我們的常規銷售收入,覆蓋日常運營沒問題,但支撐這麼大規模的同時建設,開始吃力了。”
王龍飛接過報表,快速掃過那些刺眼的數字,臉色凝重起來。他抬頭看向剛走進來的李靜:“靜,最擔心的情況還是來了。項目不能停,但資金鏈更不能斷。”
李靜走到他身邊,看了看報表,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窗外倉庫區堆積的包裝箱,眼神逐漸變得銳利:“龍飛,我們不能隻想著節流,更要學會高效地開源。眼下,最快、最直接的開源方式,就是盤活我們最大的存量資產——庫存。”
一、庫存壓力:被忽視的“沉睡”資產
“本味農莊”經過幾年的發展,尤其是去年產量的提升和產品線的豐富,積累了一定規模的庫存。主要包括:
1.沙棘產品係列:為保障穩定供應和應對旺季訂單,沙棘原漿、冷凍果、沙棘油等都有相當數量的安全庫存。部分批次的包裝規格或因臨近保質期,需優先處理。
2.乾貨製品:香菇、木耳、馬勃菌乾品、乾製野菜等,雖然保質期長,但也占用了大量倉儲空間和資金。
3.禮品套裝:為春節市場準備的各類禮盒,仍有部分剩餘。
4.非當季農產品:如去年秋收的優質蜜棗、部分包裝精美的雜糧。
這些庫存,本是穩健經營的保障,但在當前急需現金的特殊時期,就成了“沉睡”的資本。如何在不衝擊正常價格體係、不損害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快速、高效地將這些庫存轉化為現金流,成為擺在團隊麵前的緊迫課題。
二、戰略決策:打響“清倉增效”突擊戰
王龍飛立即召集了全體核心管理層,召開緊急戰略會議。
“同誌們,情況大家都知道了。”王龍飛開門見山,沒有回避問題,“幾個大項目一起上,資金壓力非常大。現在,我們需要打一場‘清倉增效’突擊戰!目標很明確:在一個月內,通過一係列營銷組合拳,盤活現有庫存,回籠一筆可觀資金,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同時鍛煉團隊的應急營銷能力!”
李靜接著闡述了行動原則:“這次清倉,不是簡單的甩賣降價。我們必須守住三條底線:第一,堅決維護‘本味’品牌價值,不能給人造成廉價處理的印象;第二,不能衝擊我們正常價格體係和新品銷售;第三,要把它變成一次與客戶互動、鞏固關係的機會,而不是一次性的透支消費。”
會議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而充滿鬥誌。大家清楚,這不僅是解決資金問題,更是一次對團隊運營能力的極限考驗。
三、精準策動:多維度營銷組合拳
經過頭腦風暴,一套詳儘的“本味春煥·清倉增效”行動方案迅速形成:
1.線上渠道為主戰場:小程序+直播引爆
主題包裝:張小梅團隊連夜策劃,將清倉活動包裝為“春耕計劃·感恩回饋季”,強調是為了支持新項目建設、回饋新老客戶,而非產品問題。文案突出“支持本味發展,共享成長紅利”的情感牌。
專屬頁麵與優惠券:在“本味生活”小程序首頁開辟醒目活動專區,設計專屬頁麵。發放大額限時優惠券如滿299減80)、組合套裝券,製造緊迫感。
直播帶貨引爆:由張小梅和周媛擔綱主播,策劃數場專題直播。重點推銷庫存較大的沙棘原漿組合、菌菇乾貨禮盒、蜜棗雜糧套餐等。直播中不僅介紹產品,更穿插展示溫室、驛站工地的建設進展由程諾拍攝短視頻),將清倉與新項目綁定,講述品牌故事,激發客戶參與感和支持意願。設置抽獎、秒殺環節,拉動人氣。
社群精細化運營:在會員群、粉絲群進行預熱和專屬推送,針對高價值客戶提供更個性化的組合建議和優惠。
2.線下渠道協同:定向拓展與聯動
深化與“食之本”合作:王龍飛親自拜訪秦總,提出針對其旗下餐廳,推出定製化的“本味春膳”食材包,將沙棘原漿、特級菌菇、精品雜糧等以優惠的批發價打包供應,幫助餐廳開發春季新菜式,實現雙贏。
開拓團購福利市場:李強負責聯係以往有合作意向的企業工會、大型社區,推出“員工春季福利套餐”,價格優惠,配送上門。
激活農莊體驗消費:在農莊接待遊客時,推出“春日尋味”主題,遊客購買清倉產品可享受額外折扣,或贈送溫室、驛站項目的“未來參觀體驗券”,將短期清倉與長期引流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