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青訓營開放日的邀請函,像一枚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李昊看似波瀾不驚的訓練生活中,悄然漾開一圈漣漪。
他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這張卡片,包括盧克肖。
他隻是將它小心地收在抽屜深處,和那塊懷表放在一起。
偶爾在訓練疲憊或感到壓抑的夜晚,他會拿出來看一眼。
那上麵印著的威斯特法倫南看台的恢弘景象,以及“足球世界歡迎你”的字樣,像一扇遙遠的窗,透進來一絲不同顏色的光。
這微小的秘密,給了他一種奇異的支撐感。
加練定位球成了他雷打不動的日常。
專項教練對他的進步速度感到驚訝。
他的腳法越來越穩定,弧線越來越刁鑽。
他甚至在訓練賽中嘗試主罰了幾次前場任意球,雖然還沒能直接得分,但幾次都驚出了對方門將一身冷汗。
“嘿,獨狼!你現在是又想當飛毛腿又想當導彈發射井啊?”
盧克肖在一次訓練後勾住他脖子調侃,語氣裡卻帶著佩服,“教練組快愛死你了。”
李昊隻是笑了笑。
他知道,這還不夠。
他需要一件真正的、足以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的武器。
英足總那邊的“關注”變得更加具體。
俱樂部裡偶爾會出現一兩個西裝革履、胸前掛著英足總證件的人,他們會安靜地站在場邊觀看訓練,偶爾在本子上記錄著什麼。
他們的目光總會若有若無地落在李昊身上。
主教練馬克對待他的方式也更加微妙。
訓練要求依舊嚴格,但會給他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戰術講解時,會特意問他:
“李,如果是你在這個位置,你會怎麼選擇?”
這是一種無聲的認可,也是一種無聲的壓力。
李昊能感覺到,自己正被放在一個更精密的顯微鏡下觀察、評估。
每一次失誤,每一次成功,都會被賦予額外的權重。
這種無處不在的注視,讓他更加繃緊了自己的神經。
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足球裡,試圖用汗水淹沒掉那些紛亂的想法。
然而,倫敦的家,永遠是那根最刺人的弦。
李偉強似乎對他“乖巧”地參加選拔營並入選精英計劃感到滿意,臉上的冰霜融化了些許。
但他並沒有放鬆“引導”,反而開始更具體地規劃李昊的“未來”。
他開始更頻繁地提起“商業價值”、“形象塑造”、“媒體關係”這些詞。
“你的社交媒體賬號需要專業團隊打理了。”
“有幾個不錯的品牌露出機會,對你未來有好處。”
“和英足總青訓總監的侄子在一個隊?要多和他交流,那是重要的人脈。”
每一次,李昊都隻是沉默地聽著,然後用最簡短的“嗯”、“再看吧”應付過去。
他感覺自己像一顆被精心擦拭、調整角度、等待發射的棋子,而棋盤卻並非他所願。
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一個周五的傍晚。
李昊提前結束加練回到倫敦的家中,意外地發現客廳裡除了父親,還坐著一位陌生的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