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的春天,空氣中依然帶著一絲涼意,但訓練場上的草皮已煥發出勃勃生機。
201112賽季的德甲聯賽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多特蒙德作為衛冕冠軍,與拜仁慕尼黑的爭冠大戰趨於白熱化。
每一分都至關重要,每一場比賽都不容有失。
這種緊繃的氛圍,也彌漫在每一堂訓練課中。
李昊的心態沉澱了下來。
他不再糾結於一線隊的短暫閃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u19的比賽和訓練中。
他在青年歐冠和地區聯賽中的表現愈發穩定和成熟,不再是那個隻依靠本能和天賦的“獨狼”,而是真正成為了球隊攻防轉換的節拍器和不可或缺的領袖。
他的德語進步神速,已經能夠流暢地進行日常交流,甚至能聽懂大部分戰術會議上複雜的術語。
他與u19隊友們的關係也真正融洽起來,場上默契,場下也能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
這種紮實的進步和沉穩的心態,沒有逃過於爾根諾伊曼和一線隊教練組的眼睛。
一天下午,一線隊訓練結束後,克洛普沒有立刻離開場地。
他雙手插在口袋裡,棒球帽簷壓得很低,目光投向了相鄰的u19訓練場。
裡肯正在指揮一場高強度的隊內對抗賽。
克洛普默默地看了十分鐘。
他的目光始終跟隨著那個身披紅色背心替補一方)、在中場不知疲倦奔跑、不斷大聲呼喊、指揮隊友跑位的黑發少年。
一次,本方後衛大腳解圍,球飛向中場。
李昊判斷落點,迅速卡住身位,用身體扛住對方防守球員,穩穩地將球卸下。
他沒有急於向前,而是冷靜地觀察,用一腳貼地的斜傳找到了突然前插的邊後衛,瞬間打開了局麵。
另一次,對手發動快速反擊,李昊從中場線開始回追,一路狂奔三十米,最終在禁區弧頂完成了一次乾淨利落的滑鏟破壞。
克洛普的嘴角微微動了一下。
這時,諾伊曼不知何時站到了他的身邊。
“他最近…穩定多了。”
諾伊曼開口說道,語氣平靜,“不再隻想著模仿格策或者羅伊斯。他開始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點去影響比賽。”
克洛普沒有轉頭,依舊看著場內:
“他的防守積極性一直很好。但現在,他開始用腦子踢球了。裡肯把他調教得不錯。”
“不僅僅是裡肯的功勞。”
諾伊曼說,“他自己想通了。有時候,挫折比順境更能讓人成長。”
克洛普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忽然問道:
“他的合同,到什麼情況了?”
諾伊曼似乎早有準備:
“還是青訓學徒合同,今年夏天到期。根據國際足聯規定,他年滿17周歲後可以簽署職業合同。”
克洛普摸了摸胡子拉碴的下巴,目光深邃:
“我們不能等到夏天。拜仁、沙爾克…甚至英格蘭那邊,嗅覺都很靈敏。一次助攻,足夠讓很多人睡不著覺了。”
諾伊曼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我明白了。我會和佐爾克先生溝通。”
幾天後,德甲第30輪,多特蒙德主場對陣科隆。
比賽進行到第85分鐘,多特蒙德已經3:0領先,勝局已定。
威斯特法倫南看台的歌聲震耳欲聾。
第四官員舉起了換人牌。
23號下,49號上。
23號是香川真司。49號,是李昊。
看台上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和好奇的議論聲。
不少球迷還記得幾周前德國杯上那個助攻萊萬的龍國小子。
李昊深吸一口氣,踏上了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的草皮。
這一次,他沒有第一次登場時的緊張和僵硬。
他快速跑向右路的位置,投入到比賽中。
時間所剩無幾,但他的每一次跑動、每一次逼搶都依舊全力以赴。
他甚至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前場反搶,為球隊贏得了一個界外球。
雖然沒能再次創造進球,但他的表現沉穩、積極,沒有出現任何失誤。
賽後,克洛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這次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