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再次灑進道觀時,淩霄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花了整整一夜研讀《先天一炁訣》,那些玄奧的法門在他腦海中反複推演。雖然玉簡直接將知識烙印在意識裡,但真正理解運用又是另一回事。
“呼……”他長出一口氣,在破舊的蒲團上盤膝坐定,努力擺出五心朝天的姿勢。腿腳有些發麻,他彆扭地調整了幾下,才找到相對舒服的坐姿。
按照功法所述,他需要先靜心凝神,感知天地間流轉的“炁”。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現代人的思維總是活躍的,雜念如同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昨天吃的泡麵是什麼牌子?公司的報表還沒做完……不對,已經回不去了。那道驚雷究竟是怎麼回事?係統到底是什麼來頭?
他煩躁地抓了抓頭發,意識到自己又在胡思亂想。
“靜心,要靜心。”他喃喃自語,努力放空大腦。可越是刻意,就越是難以平靜。窗外鳥鳴啁啾,風吹樹葉沙沙作響,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一切都顯得格外清晰刺耳。
時間一點點流逝,太陽漸漸升高,暖意透過窗紙灑在他身上。淩霄保持著打坐的姿勢,腿已經麻得沒有知覺,額頭滲出細汗,卻依然什麼都感覺不到。
周圍空空如也,除了空氣還是空氣。哪有什麼“天地元氣”?
焦躁感越來越強。他是不是根本不適合修煉?也許係統找錯人了?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像野草般瘋長。
就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忽然想起《道德經真解》中的一句話:“致虛極,守靜篤。”
他恍然大悟。自己太過急於求成,反而落了下乘。修煉不是完成任務,而是順應自然。
他不再刻意追求“感知”,而是放鬆身心,仿佛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呼吸漸漸平穩綿長,思緒如同沉入靜謐的湖底,雜念慢慢沉澱。
又是一段漫長的等待,就在他腿麻得快要失去知覺時,丹田處忽然傳來一絲極其微弱的暖意。
那感覺轉瞬即逝,像是錯覺。
淩霄心神一振,連忙收斂心神,全力捕捉那絲微弱的氣感。他按照功法記載的路線,小心翼翼地引導這絲暖流在經脈中運行。
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那氣感細若遊絲,時斷時續,仿佛隨時都會消散。他必須全神貫注,如同嗬護初生的火苗,稍有不慎就會前功儘棄。
汗水順著額角滑落,他卻渾然不覺。所有心神都沉浸在那絲微弱的氣感上,引導著它在體內緩緩流轉。
一個周天運行下來,竟花了大半個時辰。當那絲氣感最終回歸丹田時,雖然依舊微弱,卻明顯壯大了些許,如同溪流彙入大海。
淩霄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隻覺得渾身舒暢,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一種難以言喻的輕鬆感傳遍四肢百骸,連方才麻木的雙腿都恢複了知覺。
他緩緩睜開眼,發現陽光已經西斜,竟不知不覺過去了一整天。腹中饑腸轆轆,嗓子乾得冒煙,精神卻前所未有的清明。
“成功了……”他喃喃自語,聲音因乾渴而嘶啞,卻掩不住其中的喜悅。
雖然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絲氣感,但這意味著他真正踏上了修行之路。這不是武俠小說中的內力,而是一種更本源、更精純的力量——先天一炁。
他撐著發麻的腿站起身,踉蹌著去找水喝。粗糙的陶碗盛滿清水,喝起來卻甘甜無比。就著冷水啃了幾口硬邦邦的乾糧,他卻覺得勝過從前吃過的任何珍饈。
填飽肚子後,他迫不及待地再次打坐,想要確認那絲氣感不是錯覺。
這一次順利得多。心念一動,那絲暖流就從丹田升起,雖然依舊微弱,卻聽話地隨著意念在經脈中流轉。每運行一個周天,就壯大一分,身體的舒暢感也增強一分。
當他再次睜眼時,月色已經灑滿庭院。夜風微涼,他卻覺得渾身暖洋洋的,絲毫沒有寒意。
站在院中,他仰望著這個陌生世界的星空。繁星點點,銀河璀璨,與現代都市被汙染的天空截然不同。
“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好好活下去吧。”他輕聲對自己說,目光漸漸堅定,“在這個世界,走出屬於自己的道。”
夜風拂過,帶來遠山草木的清新氣息。淩霄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體內那絲微弱的先天一炁,第一次對這個陌生的世界產生了歸屬感。
修行之路漫長,但這第一步,他終究是踏出去了。
喜歡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