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書瑤從富昌縣帶回來的,不僅僅是一紙初步的合作意向,更是一種外交上的突破和自信。青嵐縣不再是被孤立和覬覦的肥肉,而是擁有了與鄰縣平等對話、互通有無資格的潛在夥伴。這個消息在縣衙內部傳開後,眾人精神都為之一振。
外部壓力暫緩,沈逸得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內部的深化治理和即將到來的秋收盛典上。
土豆的豐收已是定局,但傳統作物粟米、黍子的長勢也因水利的初步修繕和相對安定的環境而遠勝往年。沈逸決定,將這次秋收慶典辦得比土豆豐收祭更為隆重,不僅要慶祝糧食滿倉,更要借此機會,全麵展示青嵐縣數月來的建設成果,進一步凝聚人心,塑造全新的縣域認同。
慶典的籌備工作在寧清漪的總攬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水泥廣場被清掃得一塵不染,插上了更多的彩旗。學堂的孩子們在楚瀟瀟的指導下,排練著簡單的歌舞和朗誦。巡檢司的兵丁在趙虎的帶領下,負責場地安全和秩序維護,他們嶄新的鋼刀和挺括的號服,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柳書瑤則統籌著物資和獎賞,準備在慶典上對修路、墾荒、工坊建設中的優秀者進行公開表彰。
而沈逸,則著眼於更深層次的東西。他深知,物質的豐富固然重要,但精神的凝聚和體魄的強健同樣不可或缺。借著慶典的東風,他推出了兩項新的舉措。
第一,是成立“青嵐縣講習所”。由他本人、寧清漪以及陳書吏等有學識者輪流主講,內容不拘一格,可以是解讀朝廷新政由沈逸“加工”過的),可以是宣講農事新法結合係統知識),也可以是普及衛生常識芸娘提供素材),甚至可以是講述曆史故事、英雄傳奇蘇小蠻對此很感興趣)。講習所麵向所有百姓,每旬一次,旨在開啟民智,統一思想。
第二,則是推行“民兵操練法”。沈逸以加強地方自保、輔助巡檢司為由,要求各鄉、各村,在農閒時節,組織青壯年進行簡單的軍事操練,由巡檢司派員指導。操練內容主要包括隊列、號令識彆以及簡單的長矛刺殺技巧。此舉一方麵可以潛在提升全縣的軍事動員能力,另一方麵也能增強基層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這兩項舉措在慶典籌備期間一經宣布,便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講習所讓普通百姓有了接觸“學問”的機會,倍感新奇與榮耀。而民兵操練,則讓習慣了散漫的農人們既感到些許負擔,又隱隱有一種被重視、被組織起來的力量感。
秋高氣爽,天公作美。秋收盛典當日,青嵐縣城萬人空巷,齊聚水泥廣場及周邊新修的道路。廣場中央,金黃的粟米、火紅的高粱、飽滿的豆類與那標誌性的、堆積如山的土豆共同構成了一幅絢麗的豐收畫卷,視覺衝擊力無比強烈。
沈逸攜七位夫人登台,接受了萬民的歡呼。他發表了簡短而有力的講話,總結了數月來的成就,感謝了所有人的付出,並展望了更加美好的未來。隨後,盛大的遊行開始。
走在最前麵的是巡檢司的儀仗隊,鋼刀映日,步伐鏗鏘。
緊隨其後的是各鄉推薦的豐收代表,捧著沉甸甸的穀物,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接著是工坊區的代表,抬著新打造的精美農具和一塊象征性的鋼錠。
蒙學堂的孩子們穿著整潔的衣裳,唱著嘹亮的歌謠,引得眾人紛紛喝彩。
甚至還有一隊由老石匠和泥瓦匠組成的隊伍,扛著水泥抹子、耐火磚,展示著建設者的榮光……
遊行隊伍沿著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行進,所到之處,歡呼雷動。百姓們看著這支由士兵、農夫、工匠、學子組成的隊伍,深切地感受到,青嵐縣已經不再是那個死氣沉沉、任人欺淩的貧瘠之地,而是一個充滿活力、團結奮進的整體!
寧清漪看著這井然有序、熱情洋溢的場麵,看著身邊夫君挺拔自信的身影,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成就感。她悄悄握住了沈逸的手,低聲道:“夫君,這便是你想要的盛世之基嗎?”
沈逸回握住她微涼的手,感受著掌心傳來的細膩與堅定,微微一笑:“這隻是開始,清漪。我們要建的,是一個人人能吃飽穿暖,有書讀,有尊嚴,外敵不敢欺的……新青嵐。”
【叮!成功舉辦大型盛會,極大提升凝聚力與區域認同,聲望+600!】
【叮!接收到來自“寧清漪”的深度共鳴與情感依賴,聲望+25!】
蘇小蠻今日沒有跟在沈逸身邊,而是帶著一隊女兵她最近從流民和本地女子中招募了一些身手敏捷、膽大心細者,組建了女子偵察隊),穿梭在人群外圍,警惕地巡視著。她的目光如同鷹隼,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跡象。看到慶典順利進行,百姓歡騰,她嘴角也忍不住上揚,但握著腰間短劍沈逸用第一爐鋼為她打造的那把)的手,卻始終沒有放鬆。
柳書瑤則在後台忙得不可開交,清點、分發著各類獎賞物資,確保承諾落到實處。她的精明與高效,確保了慶典的每一個環節都順暢無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芸娘帶著婉兒、秀兒,在廣場一角設立了臨時的義診點,為一些在慶典中感到不適的百姓提供幫助,散發著預防秋燥的湯藥,贏得了許多感激。
楚瀟瀟則用她的畫筆和文字,飛快地記錄著這盛大的場麵,準備整理成《青嵐秋收紀盛》,作為重要的史料。
慶典從清晨持續到黃昏,當夕陽給整個縣城鍍上一層金色時,氣氛達到了最高潮。沈逸宣布,今夜將在廣場舉行篝火晚會,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