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北鎮撫司那略顯肅穆的院落裡,靜謐中透著一股威嚴之氣。
陸炳麵色冷峻,將一份卷宗“啪”地一聲扔在案上,那聲響在寂靜的院落中格外清晰。
封皮上赫然寫著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王守仁。
“都查清楚了?”陸炳目光如炬,沉聲問道。
站在下麵的緹騎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躬身,姿態恭敬至極。
“回指揮,查清楚了。”緹騎聲音沉穩,不敢有半分含糊。
“王守仁,浙江餘姚人。”
“弘治十二年進士,現在翰林院當編修。”
“此人學問極好,性子卻頗為耿直,前幾天還跟兵部的人吵過架。”
陸炳微微挑眉,伸手拿起卷宗,隨意地翻了兩頁,動作透著幾分漫不經心。
“吵架?為何?”陸炳目光落在卷宗上,卻似在詢問緹騎。
“因為京營的操練章程。”緹騎趕忙答道,聲音清晰。
“他說現在的操練太過死板,若遇著蒙古人,準要吃虧。”
“兵部的主事罵他‘文官懂什麼軍務’,他便與人爭了起來。”
陸炳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有點意思。”
“陛下要的就是這種敢說真話的。”陸炳眼神中閃過一絲讚許。
“去,傳他來見陛下。”陸炳大手一揮,下達命令。
“記住,客氣點。”他又特意叮囑了一句。
緹騎領命,轉身便走,腳步輕快,帶著錦衣衛特有的利落與乾練,仿佛一陣風般消失在院落中。
翰林院那寧靜的小院裡,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王守仁正坐在院中,全神貫注地看著書。
那是一本《孫子兵法》,書頁上批注寫得密密麻麻,字跡工整而有力,可見他對這本書鑽研之深。
突然,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小院的寧靜。
那腳步聲很急,仿佛帶著某種使命,由遠及近,越來越清晰。
王守仁心中一動,下意識地抬頭望去。
就見兩個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站在門口,身姿挺拔,氣勢威嚴。
他們腰裡的繡春刀閃著寒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冷峻,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他心裡“咯噔”一下,暗自思忖:自己沒犯事啊,這錦衣衛為何會找上門來?
領頭的緹騎向前一步,抱了抱拳,動作標準而規範。
“王編修,陛下有請。”緹騎聲音洪亮,在院中回蕩。
王守仁愣了一下,眼中滿是疑惑。
“陛下?”
“陛下找我做什麼?”他忍不住開口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解。
緹騎笑了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神秘。
“小人不知。”
“隻是奉命行事。”緹騎態度恭敬,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
“王編修,跟我們走一趟吧。”
王守仁微微沉吟,隨後放下手中的書,緩緩站起身。
他整理了一下官袍,動作從容而鎮定。
“好。”
“我跟你們去。”他的聲音沉穩有力,透著一種堅定。
一路上,錦衣衛的馬跑得飛快,馬蹄聲如雷,揚起陣陣塵土。
王守仁坐在後麵的馬車上,身體隨著馬車的顛簸而晃動。
他的心裡卻在打鼓,思緒紛飛。
陛下剛登基,正是整頓朝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