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捏著紙條的手劇烈顫抖著。
跨進暖閣時,他差點被門檻絆倒,整個人“噗通”一聲重重跪在地上。
聲音帶著哭腔,急切地喊道:“皇爺!北直隸、山西多地剛傳來急報——地龍翻身了!”
“好些村子都塌了,百姓死傷不少,地方官求朝廷趕緊撥款賑災啊!”
暖閣裡的空氣瞬間變得沉重壓抑。
韓文眉頭猛地揪緊。
地龍翻身可不是小事,尤其北直隸挨著京城,若是災情蔓延,怕是要出大亂子。
他下意識看向歐陽鐸,見這年輕主事也繃著臉,眼裡滿是急色,倒比尋常官員多了幾分實在。
朱厚照卻沒什麼臉色變化。
指尖在桌沿輕輕敲了敲,像是早有預料。
他從袖裡摸出本泛黃的冊子——正是他穿越前後,在記憶中寫下的明史簡本,翻到“弘治十八年”那頁,果然見上頭寫著“七月,陝西、北直隸、山西地震,壓死萬餘人”。
“慌什麼。”
朱厚照把冊子合上,聲音平得像潭水。
“天災而已,處置得當便亂不了。”
劉瑾被他這鎮定模樣唬住了。
愣了愣才磕頭說道:“皇爺聖明……可地方官催得緊,銀子要是送不及時……”
“銀子的事,讓戶部想辦法。”
朱厚照打斷他,目光轉向韓文。
“韓大人,你是戶部尚書,賑災撥款的事,你先拿個章程出來。具體要撥多少,糧草怎麼運,災民怎麼安置,明早給朕回話。”
韓文連忙躬身。
“老臣遵旨!今晚就召集戶部官員核算,定不讓陛下失望。”
“光有章程不夠。”
朱厚照又看向歐陽鐸。
“歐陽鐸,你跟著韓大人學些日子,今晚也去戶部幫忙。看看賑災的賬怎麼算,糧草怎麼調——這些事比查鹽稅更急,也更能看出真本事。”
歐陽鐸眼睛亮了亮。
連忙應道:“下官遵旨!定好好跟著韓大人學!”
他知道,陛下這是真把他當自己人,肯讓他沾手賑災這種要緊事。
“還有李嵩。”
朱厚照話頭一轉,又落回江南鹽稅的事上,指了指劉瑾。
“韓文,你讓人去南直隸抓李嵩時,讓劉瑾跟著。他手底下有幾個會查賬的小太監,能幫你盯著徐家的人,彆讓他們把賬本燒了。”
劉瑾連忙道:“奴婢遵旨!保證看好李嵩,一根頭發都不少給皇爺帶回來!”
韓文心裡鬆了口氣。
有劉瑾的人跟著,確實能少些麻煩——徐家在常州府勢力大,地方官未必敢真動手,有太監盯著,至少能保個“程序正當”。
他拱手道:“多謝皇爺周全。”
“事分兩頭,都彆耽擱。”
朱厚照擺了擺手。
“賬你們接著查,賑災的事也得抓緊。去吧。”
“臣下官奴婢)告退。”
三人躬身行禮,正轉身要走,朱厚照忽然開口。
“韓文,你留一下。”
韓文腳步一頓,心裡咯噔一下——陛下這時候單獨留他,是有什麼話要囑咐?
他連忙停住腳,示意歐陽鐸和劉瑾先退,等暖閣裡隻剩兩人,才躬身問:“陛下還有何吩咐?”
朱厚照沒立刻說話。
走到窗邊望著外頭的老槐樹。
七月的風帶著熱意,卻吹不散暖閣裡的沉鬱。
他指尖摩挲著窗欞上的雕花,過了半晌才慢悠悠開口。
“韓大人在朝多少年了?”
“回陛下,老臣自天順八年中進士,至今已在朝三十七年。”
韓文老實回話,心裡的不安又重了幾分。
“三十七年啊……”
朱厚照歎了口氣。
“從先帝到朕,你也算三朝老臣了。戶部的彎彎繞繞,文官裡的虛虛實實,你比誰都清楚吧?”
韓文心裡一緊。
連忙道:“老臣不敢妄言……隻是在職一日,便守一日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