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衙門外的街道上,三千京營士兵整齊列隊。
徐延德和沈希儀站在隊前,腰間隻懸著普通佩刀,顯得和氣又精神。
王守仁、韓文、陸炳、劉瑾四人並肩走出衙門。
街上的百姓見這陣仗,戶部尚書、錦衣衛指揮使、東廠掌印太監竟和京營主事站在一起,身後還跟著帶糧食的士兵,紛紛停下腳步,好奇地議論。
“這是要去哪啊?韓尚書他們怎麼跟士兵一塊兒?”
“你沒看士兵背著糧袋嗎?怕是去賑災的——前幾天不是說保定府災民鬨事了?”
“有韓大人和陸大人跟著,肯定是辦大事!”
劉瑾聽見百姓的議論,嘴角勾了勾,對陸炳道:“看來這‘打草驚蛇’的第一步,不用咱們刻意做,百姓就幫著傳開了。”
陸炳也點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動靜越大,保定府那些人越慌,越容易露出馬腳。”
韓文笑著道:“走吧,彆讓士兵等急了,咱們先去城外營地會合,明日一早出發。”
四人上了馬車,三千士兵跟在後麵,浩浩蕩蕩往城外走。
一路引得路人圍觀,消息像長了翅膀,半天就傳遍了京城——“朝廷派四方大員帶兵馬去保定,說是查賑災糧,還要安撫災民”。
當晚,京城好幾處宅院都亮了徹夜的燈。
北直隸總兵府的密使連夜往保定趕,手裡攥著給保定知府的信。
城西“恒豐商號”的掌櫃偷偷把幾箱銀子往地窖裡藏。
甚至連吏部一個給事中的家眷,都在往鄉下送信。
顯然,這“大動靜”確實驚著了不少人。
暗處,錦衣衛的密探蹲在牆角,把“恒豐商號掌櫃藏銀”的場景記在紙上。
東廠的番子扮成貨郎,跟著北直隸總兵府的密使出了城。
京營的夜不收則守在城門口,把往保定方向送信的人都記了下來。
陸炳收到密探的消息時,正和劉瑾在城外營地對賬冊。
看了紙條忍不住笑:“果然慌了,才半天就有三個商號在轉移東西,還有兩個州縣官的家眷在送信,正好讓咱們順藤摸瓜。”
劉瑾也撚著胡須道:“等咱們到了保定,這些人怕是把贓物藏得差不多了——正好,省得咱們翻找。”
第二天天剛亮,隊伍就出發了。
韓文和王守仁同乘一輛馬車,一路討論保定府的賬冊漏洞。
陸炳和劉瑾各帶一隊人,前後護著隊伍,順便接收沿途密探傳來的消息。
徐延德和沈希儀則跟著士兵走,時不時給士兵遞水,倒也沒擺勳貴架子。
隊伍走得不算快,每日行五六十裡就紮營。
一來是帶著糧食藥品,負重難行。
二來是故意放慢速度,給保定府的人留“做手腳”的時間——你越轉移贓物,留下的痕跡越多,咱們抓得越準。
這一路,密探傳來的消息沒斷過。
“保定知府趙全昨晚讓人把府衙後院的糧倉封了,不許下人靠近”。
“恒豐商號保定分號的掌櫃往鄉下運了三車麻袋,看著沉得很,不像糧食”。
“本地鄉紳馮舉人的兒子往京城送信,被東廠番子截了,信裡寫‘糧已妥藏,勿念’”。
每收到一條消息,陸炳就記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