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拖著沉重的腳步邁進內閣值房。
門軸轉動聲剛落,幾個等候的閣老便圍了上來,眼神急切如炬。
賓之兄,陛下怎麼說?劉尚書那邊有眉目嗎?
次輔楊一清率先開口,語氣裡滿是擔憂。
他雖不讚同劉大夏的迂腐,卻也不想看到文官集團徹底被皇帝壓製。
李東陽走到案前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水入口微苦,他緩緩道:陛下說了,要放過劉大夏可以,但必須交出永樂年間鄭和的航海圖,否則大明報會繼續‘關注’劉尚書的事。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去兵部問過劉大夏了,他說航海圖早就被他燒了,還說下西洋是勞民傷財,燒圖是為了大明好。
燒了?怎麼可能!
一個閣老急得拍了桌子,手掌與木案碰撞聲清脆。
那航海圖是永樂爺留下的寶貝,記錄了多少海外疆土,劉大夏怎麼敢說燒就燒?
依我看,他就是藏起來了!
另一個閣老附和道,語氣裡滿是篤定。
怕陛下拿了圖再搞下西洋,花錢又費力!
李東陽擺了擺手,指著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
先彆管圖是不是真燒了,說說這些奏折吧。
百官都要抵製大明報,說要和陛下力爭到底,保住文官的體麵,你們覺得這事兒能成嗎?
怎麼不能成!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閣老激動地站起來,衣袖帶倒了案邊的茶盞。
文官是大明的根基,管賦稅、理刑案、掌吏治,沒有我們,朝廷根本轉不動!
陛下要是真把文官逼急了,我們就集體請辭,看誰能收拾爛攤子!
不少閣老紛紛附和,眼裡滿是固執的堅持。
李東陽看著他們義憤填膺的樣子,忍不住歎了口氣。
你們口口聲聲說‘文官基本盤’,可你們想過沒有——什麼才是文官的基本盤?
是百姓的信任!是能辦實事的能力!
他指著窗外,聲音提高了幾分。
不是靠‘祖製’壓人,不是靠集體請辭要挾陛下!
現在一張大明報,就讓你們人人心惶惶,為什麼?
因為報紙上說的是實話!
你們之中,有人拿祖製擋事,有人貪墨賦稅,有人空談誤國,所以才怕百姓知道真相!
要是你們都能像楊一清那樣辦實事,像馬文升那樣整吏治,還會怕一張報紙嗎?
一番話下來,閣老們都沉默了。
有的低下頭,露出愧疚的神色;有的卻依舊不服氣,梗著脖子不說話。
李東陽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滿是無奈。
文官集團積弊已久,不是他三言兩語就能喚醒的。
可要是順著他們和陛下硬剛,最終隻會兩敗俱傷。
罷了,先散了吧。
李東陽疲憊地揮了揮手。
明天我再去見陛下,看看能不能再勸勸,你們也彆再遞抵製報紙的奏折了,隻會惹陛下更生氣。
閣老們陸續離開,值房裡隻剩下李東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