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賜書!草民一定好好研讀,絕不辜負陛下期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儒也跟著拱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臣代犬子謝陛下!陛下不僅讓他入國子監,還賜下農書,這份恩典,臣父子倆記一輩子!”
“都是自家孩子,不用這麼客氣。”朱厚照擺了擺手,語氣裡帶著幾分親昵。
“作坊剛起步,你肯定忙得腳不沾地,家裡的事就讓你妻子多費心,缺什麼就跟陸炳說,錦衣衛會幫你置辦。”
“臣都記著了,多謝陛下關心。”夏儒眼眶微紅,心裡暖烘烘的。
陛下不僅管國事,連他家的瑣事都記著,這樣的皇帝,怎能不讓人儘心效力?
朱厚照看著父子倆感恩的模樣,心裡也踏實。
夏儒務實,夏臣好學,夏家這樣的外戚,才是他想要的。
不靠爵位,靠本事立足,還能幫他推行農桑,比那些隻會吸血的勳貴強百倍。
“行了,你們也累了,回去休息吧。”朱厚照揮了揮手,神色關切。
“後天納吉禮,夏府要熱鬨起來,讓你妻子好好準備,彆緊張。”
“臣遵旨!臣告退!”夏儒領著夏臣再次行禮,轉身往外走。
夏臣走在後麵,還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龍椅上的朱厚照,心裡暗暗發誓。
一定要好好讀書,學好農桑之術,絕不讓陛下和爹娘失望。
暖閣裡又恢複了安靜,朱厚照拿起張升呈上來的禮服繡樣,指尖輕輕劃過“皇後禮服繡五穀紋,妃位禮服繡纏枝蓮紋”的標注,滿意地點點頭。
張永端來新沏的茶,笑著道。
“陛下,張尚書回去定要大張旗鼓地布置,說不定這會兒禮部已經忙起來了。”
“要的就是這個勢頭。”朱厚照喝了口茶,目光望向窗外,眼神堅定。
“冊封皇後是大事,得讓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朕選的皇後,是懂農桑、知民生的;朕的外戚,是靠本事吃飯的。禮部把儀式辦得隆重又節儉,就是最好的表率。”
而此刻,禮部衙署裡早已炸開了鍋。
張升剛回去,就把朱厚照的批複和表揚傳遍了各司,吏員們個個振奮不已。
儀製司的李謙拿著流程表,對眾人喊道。
“陛下準了!後天納吉禮,正副使的禮服趕緊熨燙,祝文金箋現在就去內庫取!”
精膳司的趙全則指揮著搬聘禮,聲音洪亮。
“黃金裝錦盒,綢緞疊整齊,桑苗要用濕布裹根,彆蔫了!明天一早就裝車,按‘金帛護農’的順序排好!”
主客司的周明拿著九妃的冊封名單,快步往尚宮局趕。
“陛下要過目禮服繡樣,咱們得趕緊把繡稿送過去,讓女官連夜修改!”
整個禮部衙署人聲鼎沸,司官們抱著文書奔走,小吏們搬著禮器往來,連門口的老雜役都被叫來幫忙打掃庭院,準備迎接後天的納吉隊伍。
街上的百姓見禮部忙得熱火朝天,都紛紛打聽。
“這是要辦啥大事啊?這麼熱鬨!”
“聽說要封皇後了!就是大興縣那個織染匠的女兒,後天行納吉禮,英國公都要去呢!”
“陛下真是英明!選皇後不看家世看本事,連花費都省著來,這才是為百姓著想的好皇帝!”
議論聲順著春風傳遍京城,連京郊皇莊的織工們都聽說了,紛紛對著皇宮的方向拱手。
“皇後是懂織染的,以後咱們作坊肯定能辦好!”
夕陽西下,禮部的燈火一盞盞亮起,照亮了堆積如山的聘禮和忙碌的身影。
一場盛大而務實的冊封大典,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京城的街巷裡,也漸漸開始有了節日的氛圍。
百姓們自發地清掃門前的道路,有的還在門框上貼起了“天作之合”的紅紙,盼著親眼見見這位“懂農桑的皇後”。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