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坐在暖閣案前,手指在宣府邊軍名冊上輕輕劃過。
他的腦子裡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宣府的軍報,得有人鎮場,還得有人實乾。
這是他當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鎮場的人,必須在軍中有威望,能讓邊軍將領信服。
英國公張懋是太宗爺靖難時的功臣之後,英國公府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比。
他的兒子張侖是世子,一直在京營曆練,懂軍務。
讓他掛職軍報社長,再合適不過。
實乾的人,得有才乾,還得有韌性。
王守仁現在是兵部侍郎,腦子活,能寫能斷。
關鍵是這人文武雙全,以後是能成大事的人。
讓他管軍報的具體事務,既是曆練,也能為他以後晉升攢經驗。
“就這麼定了!”
朱厚照一拍案,對著門外喊,“張永!”
張永快步進來,躬身。
“奴婢在,皇爺有何吩咐?”
“你明天一早,先去京營找張侖。”
朱厚照道,“告訴他,朕有要事召他,讓他立刻跟你回暖閣。”
張永點頭。
“奴婢記下了,那還有彆的吩咐嗎?”
“再派個小太監去兵部值房。”
朱厚照補充道,“王守仁要是到了兵部,就讓小太監引他來暖閣,彆讓他走冤枉路。”
張永心裡一動,連忙問。
“陛下,您這是要給宣府的報社找負責人?”
“不是報社,是軍報。”
朱厚照笑了笑,“宣府是軍事要塞,得辦一份專門報道邊軍的‘大明軍報’,張侖和王守仁,就是朕選定的人。”
張永眼睛一亮。
“陛下英明!張世子有英國公府的威望,王侍郎有才乾,有他們倆在,宣府的軍報肯定能辦好!”
“你知道就好。”
朱厚照擺擺手,“記住,明天一早就去,軍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彆耽誤了。”
“奴婢遵旨!奴婢明天天不亮就去京營!”
張永躬身告退,心裡暗暗佩服——陛下選人的眼光,真是沒人能比,既看背景威望,又看真才實乾,這軍報能成。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天邊還掛著幾顆星星。
張永就揣著傳召的口諭,快步往京營趕。
京營的校場上,已經傳來了士兵操練的呐喊聲。
整齊劃一,震得地麵都微微發顫。
張永走近一看,張侖正穿著銀色的盔甲,手裡拿著長槍,站在高台上,盯著下麵操練的士兵。
他的眼神銳利如刀。
“都給本將拿出點力氣!”
張侖的聲音洪亮,“宣府的邊軍在守國門,你們在京營偷懶,對得起身上的盔甲嗎?”
士兵們聽得一振,呐喊聲更響了。
手裡的長槍揮得更有力。
張永站在台下,沒敢打擾。
直到張侖喊了“稍息”,才上前一步。
“張世子,陛下有旨,召您立刻去暖閣,有要事商議。”
張侖一愣,連忙卸下頭盔,露出滿是汗水的額頭。
“陛下突然召我,可是出了什麼事?”
“具體的奴婢也不清楚,隻知道陛下很著急。”
張永道,“陛下說了,讓您立刻過去,彆耽誤。”
張侖不敢耽擱,轉身對身邊的副將杭雄道。
“這裡交給你,繼續操練,彆因為我走了就鬆懈,要是讓我回來看到有人偷懶,軍法處置!”
杭雄躬身。
“末將領命!世子放心,末將定不會讓您失望!”
張侖點點頭,跟著張永往校場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