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拿著河間府送來的奏報,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奏報上寫著“秀才主動幫忙排版,百姓爭相看報,油墨紙張皆有鄉紳捐贈”。
跟之前“油墨被換、查無實據”的窘境比,簡直是天差地彆。
“陛下這招也太神了!”劉瑾對著身邊的檔頭感歎。
“之前那些秀才還說報社‘禍亂民心’,現在倒好,主動幫忙不說,還拉著鄉紳捐東西,這就是製旨的威力啊!”
檔頭笑著道。
“可不是嘛!聽說宣讀製旨那天,河間府的秀才們臉都白了,當天就有人來報社報名幫忙,生怕耽誤了開業,斷了自己的科舉路。”
劉瑾點點頭,又拿起真定府的奏報。
上麵寫著“吏員名額爆滿,秀才們排隊報名,還主動提出分文不取,隻求能為報社做事”。
“真定府之前連個吏員都招不到,現在倒好,排隊搶著來。”劉瑾忍不住笑出聲。
“陛下這招‘斷科舉’,真是掐住了讀書人的命門,比咱們東廠的詔獄還管用!”
同一時間,錦衣衛衙門裡,陸炳也收到了大名府的彙報。
彙報裡說,大名府的勳貴主動把自家的空院子讓出來做報社,還捐了一百兩銀子,說是“為陛下新政儘綿薄之力”。
“之前大名府的勳貴還跟咱們叫板,說‘報社不該管官員的事’,現在倒好,主動讓院子捐錢,這就是陛下製旨的威懾力。”
陸炳對著千戶笑道。
“可不是嘛!大名府的勳貴怕耽誤報社開業,連累當地科舉,還主動去勸其他阻撓的人,現在大名府上下,沒人敢說半個‘不’字。”
千戶附和道。
陸炳點點頭。
“把這些情況整理一下,立刻報給陛下,讓陛下也高興高興。”
“是,指揮使!”千戶躬身告退。
接下來的半個月,北直隸各府縣的報社,像雨後春筍一樣開了起來。
河間府的報社裡,秀才們忙著排版。
吏員們幫不會認字的百姓讀報。
讀到“某知縣貪腐被罷官”,百姓們就拍手叫好。
讀到“某縣丞修橋便民”,百姓們就交口稱讚。
一個之前抵製報社的秀才,現在正拿著毛筆,認真地寫著百姓的建議。
嘴裡還念叨:“之前是我糊塗,以為報社是跟官員作對,現在才知道,報社是幫百姓說話,是為大明好,我得好好乾,爭取能讓陛下看到我的本事。”
真定府的報社裡,報名當吏員的秀才排起了長隊。
“我會寫文章,還會算賬,讓我進報社吧,我不要俸祿,隻要能為報社做事就行!”
一個年輕的秀才對著負責登記的吏員道。
“彆著急,都有機會,陛下說了,隻要好好乾,以後有機會舉薦你們入仕。”
負責登記的吏員笑著道。
秀才們一聽,更興奮了,排隊的隊伍又往前挪了挪。
大名府的報社開業那天,勳貴們親自到場,還帶來了戲班,唱了一出《忠君報國》。
百姓們看得高興,報社門口擠滿了人,報紙剛印出來就被搶空了。
“以後報社要是缺什麼,儘管跟我說,我一定幫忙,咱們都是為陛下做事,為百姓謀福利。”
一個勳貴對著報社的吏員道。
消息傳到京師,坤寧宮暖閣裡,朱厚照正聽著陸炳和劉瑾的彙報,臉上滿是笑容。
“好!好!”朱厚照連拍了兩下案。
“沒想到製旨的效果這麼好,不到半個月,河間、真定、大名府的報社就都開起來了,還這麼熱鬨,你們做得好!”
“都是陛下英明,製旨震懾了那些阻撓者,不然也不會這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