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躬身道。
“陛下的手段,奴婢們望塵莫及,以後還請陛下多指點,奴婢們一定好好辦事。”
劉瑾也跟著道。
朱厚照擺擺手。
“不用謙虛,你們也辛苦了。現在北直隸大部分地方的報社都開起來了,剩下的還有哪個地方?”
王瓊站在一旁,連忙道。
“回陛下,剩下的隻有宣府了。”
“宣府?”朱厚照皺了皺眉。
“宣府是軍事要塞,大部分是邊軍和軍戶,民生事務比其他府少,咱們的大明報社側重民生,在宣府開報社,怕是沒人看啊。”
“陛下說得對,宣府的百姓大多是軍戶,平時主要是操練、守邊,沒太多民生事務要反映,報社要是側重民生,確實不合適。”
李東陽也道。
朱厚照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的天空,陷入了思考。
宣府是京師的屏障,邊軍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大明的安危,要是在宣府開報社,隻報道民生,確實沒意義。
可宣府也不能沒有報社,邊軍的情況、軍戶的困難,也需要讓朝廷知道,讓百姓知道。
那宣府的報社,應該報道什麼呢?
朱厚照的手指輕輕敲著窗欞,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
既然宣府是軍事要塞,那報社就不報道民生,專門報道邊軍的情況,報道軍戶的困難,報道將領的功過,就叫“大明軍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朱厚照就覺得可行。
邊軍的情況,陛下需要知道,百姓也需要知道,讓百姓知道邊軍的辛苦,能讓百姓更支持邊軍;讓邊軍知道,他們的功過朝廷都看在眼裡,能激勵他們好好守邊。
可“大明軍報”該怎麼弄?報道哪些內容?由誰來負責?是讓東廠和錦衣衛負責,還是讓宣府的將領配合?
朱厚照越想,腦子裡的思路越清晰,可還有些細節需要琢磨,比如軍報的內容怎麼審核,怎麼保證報道的真實性,怎麼送到邊軍手裡。
他轉過身,對著陸炳和劉瑾道。
“宣府的報社,不能按普通的報社來辦,得另想辦法。你們先下去,讓宣府的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先摸清宣府的情況,尤其是邊軍和軍戶的情況,回來跟朕彙報。”
“臣奴婢)遵旨!”陸炳和劉瑾躬身應道,轉身走出暖閣。
暖閣裡隻剩下朱厚照、李東陽和王瓊三人。
“陛下,您是不是有什麼想法了?”
李東陽看著朱厚照,好奇地問。
朱厚照笑了笑,沒直接回答,隻是道。
“宣府是軍事要塞,不能沒有報社,隻是得辦出宣府的特色,等摸清情況,朕再跟你們商量。”
“陛下英明,宣府情況特殊,確實需要特殊對待,臣等聽陛下的安排。”
王瓊連忙道。
朱厚照點點頭,又走到案前,拿起宣府的邊軍報表,仔細看了起來。
宣府的邊軍最近還算安穩,可軍戶的日子不好過,有的軍戶沒飯吃,有的軍戶的孩子沒錢讀書,這些情況,都需要讓朝廷知道,讓百姓知道。
“大明軍報……”朱厚照小聲念叨著,眼裡閃過一絲光芒。
隻要把“大明軍報”辦起來,不僅能解決宣府報社的問題,還能讓朝廷更好地了解邊軍的情況,激勵邊軍好好守邊,一舉兩得。
隻是,具體該怎麼操作,還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朱厚照放下報表,又陷入了思考,腦子裡開始規劃“大明軍報”的細節。
該報道邊軍的操練情況,還是軍戶的困難?該讓誰來寫報道,是讓邊軍的文書,還是讓東廠、錦衣衛的人?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暖閣裡的燭火亮了起來,朱厚照還在思考著,嘴角時不時露出一絲笑容,顯然是想到了好主意。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