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子聽到“韃靼搶糧食、殺百姓”,臉色一下子變了。
“俺爹當年就是在宣府當兵,被韃靼殺了,原來朝廷征兵,是為了防韃靼啊!俺之前還以為,是朝廷要抓壯丁乾活呢!”
周圍的人也紛紛議論起來。
“可不是嘛!之前聽人說,當兵是去送死,還不給錢,原來不是這樣!”
“你看上麵寫的,士兵每月有三鬥糧、二百文銀,軍戶還能免兩稅,這待遇不錯啊!”
“俺家小子十七了,要是真這樣,俺願意讓他去當兵,既能保家,還能給家裡減輕負擔!”
街頭上,這樣的議論聲隨處可見。
原本對征兵的抵觸,漸漸變成了理解,甚至有人開始主動打聽,怎麼報名參軍。
順天府衙旁的“悅來茶館”裡,更是熱鬨非凡。
幾張桌子拚在一起,圍著十幾個百姓。
一個老秀才正拿著軍報,逐字逐句地念,周圍的人聽得聚精會神。
“……宣府的士兵,冬天穿著單衣站崗,凍得手都握不住槍,可還是沒人退,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退了,韃靼就會過來害百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秀才念到這裡,聲音有些哽咽。
周圍的百姓也紅了眼。
一個茶館掌櫃歎道。
“以前隻知道士兵苦,可不知道這麼苦,他們守著國門,咱們才能安穩過日子,以後可不能再說當兵的壞話了。”
“是啊!”一個布商附和道。
“我之前往宣府送布,看到士兵們住的帳篷漏風,吃的是摻了沙子的糧,可還是天天操練,不容易啊!”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青衫的讀書人,“啪”地把手裡的茶杯放在桌上,臉色鐵青地開口。
“哼!一群臭丘八的破事,也值得寫成報紙?陛下真是被奸人蒙蔽了,放著聖人典籍不學,反倒推崇這些粗鄙玩意兒,簡直是侮辱了聖人的字眼!”
這話一出,茶館裡瞬間安靜下來。
原本熱鬨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
百姓們都轉頭看向這個讀書人,眼裡滿是不滿。
老秀才放下軍報,皺著眉道。
“這位先生,話可不能這麼說!士兵守國門,護百姓,怎麼就是‘臭丘八’?軍報讓百姓懂國事,怎麼就是‘粗鄙玩意兒’?”
讀書人冷笑一聲,站起身,指著老秀才道。
“你一個窮酸秀才,懂什麼?聖人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當兵的不過是些匹夫,哪配跟讀書人相提並論?陛下要是英明,就該讓咱們讀書人多管國事,而不是讓這些粗人占了風頭!”
他這話一出口,周圍的百姓更生氣了。
一個漢子忍不住站起來。
“你這話不對!要是沒有士兵守著,韃靼打進來,你還能在這裡喝茶讀書?早就成了韃靼的刀下鬼了!”
“就是!你吃著百姓的糧,穿著百姓的布,卻看不起保護百姓的士兵,你算什麼讀書人!”
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指責讀書人。
茶館裡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讀書人被罵得臉色通紅,卻還嘴硬。
“你們……你們這些愚民,懂什麼是聖人之道?陛下這麼做,早晚要出亂子!”
他說著,推開人群,慌慌張張地跑出了茶館。
臨走前還撂下一句。
“你們等著瞧,這軍報長不了!”
茶館裡的百姓看著他的背影,紛紛唾罵。
老秀才拿起軍報,歎了口氣。
“這樣的讀書人,讀了聖賢書,卻沒了良心,真是白讀了。”
掌櫃的笑著道。
“先生彆氣,咱們有陛下的軍報,能讓百姓明白事理,他說什麼都沒用。”
“來,我再給您添杯茶,您接著念,咱們還沒聽完士兵們怎麼守宣府呢!”
老秀才點點頭,拿起軍報,繼續念了起來。
茶館裡的氣氛漸漸又熱鬨起來。
隻是百姓們心裡,都多了個念頭。
那個讀書人說的話,會不會傳到陛下耳朵裡?陛下要是知道了,會怎麼處置他?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